如何评价竹林七贤中的向秀?

如题所述

向秀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打铁,母亲种菜,一家人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收入却极低,生活难得温饱。向秀受够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饥饿折磨,对能吃的食物特别珍惜,从小就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他吃饭时掉了一个米粒都要捏起来抿进嘴里,每次吃饭都吃得干干净净。他入朝为官后,有了丰厚的俸禄,完全可以过花天酒地的上流社会生活,但他却把钱财广济穷人,自己仍然保持着穷家子弟的俭朴作风。他每次坐着朝廷配给的牛车外出公干,吃饭时坚决不接受宴请,一不进官衙,二不进驿站,三不进酒楼,四不进饭馆,总是要把牛车赶到大街上小吃摊边自费就餐。他若发现小吃摊上有人吃不完而剩下的食物,常常会心疼得直跺脚。时间长了,同僚们对向秀的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官场上给他起了一个外号,讥讽向秀是“一国俭”,意思是说“一国之内唯有向秀最俭”。向秀不怕嘲笑,仍然理直气壮、我行我素,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穷人情结,时时刻刻和穷人心连心。

晋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向秀家乡一冬无雪,春旱无雨,田地里的麦苗长得稀稀落落,老百姓欲哭无泪,忧心忡忡。向秀得知了家乡的灾情后,多方筹款购买粮米运回家乡,还带领家里人每天在京城的各个饭店收集遗弃的馍餠和米饭,回到家选择还能食用的切成馍片、拍成饭饼,晒干后妥善地储存起来。这些干粮黄的黄,白的白,混在一起,装入麻袋。向秀给它们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金银饼”。日积月累,装满了金银饼的麻袋垛满了向秀所住的屋子。

当年秋天,向秀的家乡闹起了蝗灾,庄稼颗粒无收。临近年关,十家就有九家揭不开锅,很多人饿得奄奄一息。向秀得知这个消息后,就雇用了十几辆牛车把储存的“金银饼”全部运回了家乡。在这生死关头,村里人吃上了“金银饼”,男女老少都赞颂向秀是他们的大救星。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向秀积劳成疾,死于任上。村里人知道后,痛哭流涕,如丧考妣。几百人成群结队,头系白布,步行二百余里,纷纷赶到京城洛阳为向秀哭灵,然后人人手拉灵车,返乡途中哀声不绝,将这位家乡伟人隆重葬于村子的南地。村里的所有人口,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衣襟兜上一包黄土,虔诚地为向秀添墓,竟然堆成了一个高大的巨冢。村里的不少人家有感于向秀的恩德,就自发搬迁到向秀冢的附近居住,日夜守墓,陪伴向秀。后来,这里人口逐渐多了,形成了一个新的村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2

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

向秀肯定“口思五味,目思五色”是“自然之理”、“天地之情”,主张“开之自然,不得相外也”,又认为必须“节之以礼”,“求之以事,不苟非义”,由此推及人的社会心理和欲求,如名利富贵等,从而强调合“自然”与“名教”为一。通过向秀注解所体现出来的儒道两家经典的互解,“使儒道两家的分歧,通过字句上的精心诠释而得以化解,为经世致用奠定思想基础”。《难养生论》为向秀为启发嵇康进一步阐述其养生思想而著,向秀以世俗见解立意,并非其真实意识表示。

庄子逝世后,他的学说沉寂了数百年,终于在魏晋之际,在竹林七贤的心中复活。嵇康、阮籍沿着《庄子》的游心之路,激烈反对社会体制,打出了“越名教任自然”的旗帜:嵇康奋起反抗,白白送掉了性命;阮籍借助虚幻的神仙境界,却抑郁而终。面对现实,向秀“觉悟”了。他清醒地看到,在社会体制的铜墙铁壁面前,个人的反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脱离社会的自由逍遥只是幻想,沿着“游世”方向前行,恐怕是惟一的出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