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函的内容和写法要求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

公函是用于机关、单位之间互相商洽、询问、答复、请求时所使用的一种公务性信件。在党支部的T作中主要于与上级组织和其他部门之间联系工作时使用。公函使用的范围较广,使用频率极高,同级组织、上下级组织、不相隶属机关都可使用。有时向上级机关请示一件较细小的事情,也可以不写正规的“请示”,发一份公函即可:上级也可以不用正式的批复,而用一份复函来答复。公函不像正规文件那样有严格的限制,它可以不用正式的文件头签,而用单位的信笺就行,一般不需要编文件的号码,签发也比较简便。

书写格式:标题。把所要传达的内容在标题上概括出来,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关于借用贵公司会议室为我单位召开党员大会的函”。也可以酌情省略。称谓。写主送机关。可以是一家单位,也可以是多家单位(如邀请函)。如有多个主送机关,则应一并列H;。主送机关后边需加冒号。正文。通常由事由、事项、结语组成。事由,即发函缘由,可以简要地交待情况,说明发函目的?事项,指商洽、询问、答复、请求的内容,这是公函的重点。注意叙事要简明,具体:结语,一般用“请予大力支持”、“请予协助解决”或“以上意见,请予函复”“特此函告”等结尾。落款和日期。正文的右下方处写发函单位全称,加盖公章。最后标明成文时间。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4
‍‍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函,从广义上讲,就是信件。它是人们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一种常用的书面形式。但是,作为公文法定文种的函,就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般书信的范畴,不仅用途更为广泛,最重要的是赋予了其法定效力。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这说明,除有直属上下级之间隶属关系外的一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甚至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一律用“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在阐述“函的效力”时强调指出:“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发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2004年第1期《泛议“函”的使用与写作》)。

‍‍
第2个回答  2018-01-24
‍‍

公函要标准规范,合乎逻辑,在结构上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标题,跟一般的信函不同,公函的标题通常要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类别(函).有时可省写发文机关,但事由和文种类别不能省略.另外,标题的右上方要有编号.编号先大写,然后小写,或加括号。正文,正文的开头顶格写受文单位,然后另起一段写发函的原因、联系的事项,最后一般要用“请研复”、“请协助”等字样提出具体要求,结束正文。落款,法定作者、日期,并加盖公章。公函的写作要求是:一事一函,语言规范、明了,语气合乎内容要求。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