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年纪做该做的事

如题所述

其实讲道理,没有什么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事情和不合适的事情。
这个只取决于你怎么看这个世界,取决于你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你自己认为合适,就是合适,你自己认为不合适,就是不合适。
非常简单。
可是如果你真的全凭自己的主观去判断,那就太唯心了,一定会被其他人说教。
有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可以跟你说,什么叫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
就是罗素有个比喻,说每个人都像一条河,幼年发源,少年活泼,青年湍急,中年静深,老年入海而慢,渐渐迂阔。
我觉得就是讲了您的问题。
或者还有个比喻,人的一生,就像一棵树,何时生长,何时发育,何时开花,何时有果,何时凋零。
都有其过程,跟您的问题也很像。
我认为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就是讲自然而然,没有跨越历史的进程,就是按照一定的规矩来走。
就是少年做少年的事情,青年想青年的心思,中年烦恼中年的,老年愁老年的。
不去越过自己的年龄和心理路程,不在一夜之间成熟为中年,也绝不突然变成赤子。
承担在各个时期的角色,活好自己的社会担当。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乃从心所欲,不逾矩。
之所以千百年来被奉为圭臬,原因应该是,它讲了各个年龄段的心态和处世的原则。
简单透彻,可是您自己的人生毕竟是您自己的,所以您还是听听别人的建议,自己做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一定要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一个35岁的拥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在一个普通的编辑岗位上却不一定比一个应届毕业生更有竞争力,继续停留在原地踏步的结果就是被一批又一批涌进职场的新人替代掉。——题记

最近孙国勇的来访,让桃檬内心很震撼。王楠的失落,也让桃檬想到自己的四十岁会是什么样?

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人生具有阶段性的。

最近桃檬之前的一个公司的同事王楠找到她,聊自己要找工作的事。但是,言语间,桃檬感觉到了王楠的人生的失意。WN,1962年生人,今年53岁。桃檬认识她的时候是2009年,那年她47岁,在华文天下做外国文学的出版部主任,后来2010年去了凤凰阿歇特做主任,2012年左右去了漓江出版社做了主任。2014年底的时候离职了。现在在家,对自己没有信心,看不清楚出版行业的方向,但是,家里的经济基础又不能够支撑她,让她一直在家里待下去。

前几天与自己见面的孙国勇先生也是这个情况。SGY,北大中文系毕业,出身名校,当年的天之骄子。上世纪60年代生人,已经50岁左右的人了。工作年限在27年左右。起初,被分派到一个传统的出版社,后来,下海到一家民营出版公司,具体原因不详。2011年从博集天卷出来,当年他45岁,做到了博集天卷的副总编辑,其实也还将就,他为什么会离开那样一个相对知名的民营出版机构呢。现在寄情于山水之间。并且言谈之间,知道他经济基础一般,就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北京有一套房子,试图在三亚偏僻的地方再买一套房子。谈话间感觉他对编辑这个职业已经失去了兴趣,觉得没有前途,一副不得志的样子。为什么呢?他说他离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股份,干下去也没意思。当时的年薪就是十几万。

他们绝对不是社会的底层,也不是完全的事业上的失败者,起码他们或者做到了主任,或者做到了副总编。但是,尴尬的是,在40多岁的时候,都开始走起了人生的下坡路。都没有能够在职场上完美谢幕,失去了工作的热情,或者寄情于山水之间,或者郁郁寡欢,找不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

桃檬想来想去,最根本的原因在他们在自己四五十岁的年龄,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他们已经不适应这个行业发展的需求了,他们也没有在职场在谋求到适合自己四五十岁年龄的位置。虽然当年是适应的,但是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最终没能跟上整个行业发展的步伐,最终,未到离职的年纪,还是被淘汰了。

虽然,用淘汰这个词很残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