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政府时期是什么时期

如题所述

里根政府的重振国威战略

1981年罗纳德里根入主白宫,宣誓就任美国第40届总统。里根是美国正出在 内外交困的时期出任总统的,面对的是国内国外一大堆的困难:从过内看,自1980年 2月美国陷入战后第七次经济危机。据统计,这一年美国GDP增长率0.1%,而失业率却高达7.1%,消费品的物价上涨12.4%。从国外看,美国苏联全球争霸中,美国当时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苏联在军备竞赛和地区扩展方面的挑战中咄咄逼人(体现在国民经济进一步军事化 )。有官方资料统计,苏联军队达530万,美国只有220万;苏拥有坦克55000辆,军舰200艘,战斗机5400架,陆军师27个。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当时的苏联已经赶上了美国的军备,在军备的常规力量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同时,苏联在核战略武器上的投入与发展也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苏联利用美国国内越南战争的泥淖情绪和“水门事件综合症”以及短时间内不愿卷入国际冲突之隙,也加强了对第三世界的势力扩张,从南亚,东南亚,中亚,非洲中部入手夺取势力更加广阔的范围,不断建立军事基地。表现比较 明显的是1979年,苏联派十万大军入侵主权国家阿富汗,这闷头的一阵雷响打破了美国搞”缓和”政策的幻想。此外,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不仅没有响应美国对苏联的经济制裁反而大幅度增加对苏联的贸易,对美国这轴心主导国的离心倾向越来越明显。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要求美国同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求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威信正在逐步下降等等。
在这种国内国外背景上台的里根,上台后就立即调整对外的政策。里根认为美国的地位之所以下降是因为苏联的作怪和美国的软弱。里跟政府为了改变“美守苏攻”的局面,他这届政府放弃了前几任总统所推行的“缓和”战略和关于世界多极化的理论,不主张“一个半战争”和“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而是强烈地认为取得主动权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来应对来自苏联各方面的进攻。于是里根总统重谈两极格局老调,积极推行“扩军抗苏,重振国威”、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关系总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重新振兴美国的经济,恢复美国军事的优势地位,大力遏制苏联对外扩张作为美国对苏联的对外政策的中心环节,缓和与盟国的关系,将尽量把盟国拉到与苏联的对抗中来,重新建立美苏对抗中美国的主导和领导地位。另外,积极在第三世界扩张美国的势力,建立起抗苏联合战线,并立足于实力对抗的需要,采用灵活的措施,永不放弃“联系”与对话。
大体说来,里根对苏联的对外战略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扭转70年代来美苏争霸中美国的被动局面;第二阶段就是取得压倒苏联的战略优势。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里根政府分别在两届任期里付出了行动。第一届里根政府就提出了“重振国威”的战略,主要从国内外两大方面着手。
一、在国内方面,从整顿经济入手,逐步恢复美国的经济实力
卡特政府后期,1979到1980年度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8.6%,国家财政赤字达到278亿美元。里根上台后,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采取扩大联邦财政预算,通过三高三减(高利息、高汇率,高赤字和减税,减社会福利,减少政府干预)等政策较快地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困境。从1983年起,美国经济中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6.8%,创二战来美国经济增长的新高。经济的增长使得美元的地位开始上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开始下降。经济整顿的成功大大地增强了里根政府对抗苏联的信心和决心。
二、在国外方面,根据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大力调整对外政策
1.对苏联采取强硬的对抗政策。
里根政府不惜血本把军费开支提高到有史以来的水平。据美国官方的资料统计,美国1981——1985年的军费开支分别是1575.12亿美元、2137.5亿美元、2394.7亿美元、2681.5亿美元、3051亿美元,五年合计为11738.83亿美元。在军费预算方面还计划1986到1990年将增加到2万亿美元。此外,里根政府还积极谋求战略核武器优势,尤其是防御系统的优势,提出了战略防御系统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强调实行新的灵活的反应战略。扩充海军力量,保证海上战略优势,停止对苏联进行先进的技术交流等等。
2. 协调盟国关系,经济上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发展,从经济上来孤立苏联。
里根政府说服了西欧盟国就北约于1979年12月作出的“双重协定”(即一方面在欧洲部署新式中程导弹,另一方面同苏联进行削减欧洲中程导弹的谈判)美欧关系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另外,美国继续借重中国的经济来抗衡苏联,使苏联处于更加孤立的经济范围。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发表了八一七联合公报,里根表示愿意遵守“上海公报”的原则来发展两过之间的关系,然而美国却没有停止过向台湾出售武器。美国在政治上避开与中国的实质性关系谈判,而是从1983年开始加强两过经济的发展与贸易来抗衡苏联。
3.在第三世界国家加强与苏联争夺势力范围,推行“低烈度”战略。
这是美国用武力在第三世界国家驱赶和排挤苏联势力所采取的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做法。1981年里根就任总统后的第三天就向尼加拉瓜政府施压并冻结对尼加拉瓜各方面援助,迫使尼加拉瓜政府向萨尔瓦多反政府停止提供武器。1983年,格林纳达发生了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政变,里根政府果断地派海军占领了格林纳达并扶植了有利于亲美的政府上台。美国通过这两次行动打破了苏联在拉丁美洲建立的所谓“古巴——尼加拉瓜——格林纳达的三角关系”。美国还用各种成功的经验和手段,使用用武力和外交手段不断拔除苏联在第三世界各地的驻点
4. 联合经济强国,奉行“以实力求和平 ”的外加政策 ,向苏联施压。
美国通过对外政策联合日本,西欧盟国等经济强国对苏联进行经济方面的制裁。在制裁的同时不放弃同苏联裁军和地区问题进行各种谈判,用强大的经济实力致使苏联在政治上作出一定的让步,通过恩威并施软硬兼用的手段捞取政治优势。

里根政府的第二次革命战略

1985年里根成功连任了美国总统,同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他上任后提出了外交新思维。即是在“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论调下,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非军事化和人道化的“三化”思想,从理论到实践都积极地推行和平主义的方针。在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新思维(实质是苏联向美国求和的宣言)的指导下,里根政府在坚持以实力为基础遏制苏联的战略目标前提下,对苏联的政策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在里根第二任时期对苏关系的调整标志着苏美关系进入了综合国力较量和对话为主的新时期。
里根政府在第二任期就依据“大遏制小缓和”的战略指导提出了“第二次革命”的口号,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1. 宇宙空间革命:即推行以“星球大战计划”为主要内容的“高边疆战略”
美国历史上提出过“老边疆战略”——把美国边界向西部扩展;“新边疆战略”——把美国的势力向新兴国家和地区扩展;“高边疆战略”——把美国的势力范围向高空扩展。
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是在1983年3月2日的一次公开讲话中正式提出的,1985年1月3日美国白宫公布了《总统战略防御计划》文件,宣称“炸群那里防御计划是一个集中搞显见防御技术的大力推行的研究计划”。该计划的目的主要有四个:一是利用美国的经济、科技及空间技术优势,开拓利用宇宙空间,通过争夺空间,取得对抗优势。二是占领宇宙高地靠发挥美国的核威为美国推行单积极世界打下基础。三是用军事工业带动民事工业,提高经济实力,增强与西欧、日本的竞争力量。四是要迫使苏联增加军备预算与开支,用经济拖跨苏联 。里根政府制定这计划后,在国内成立了一个机构——美国太空问题全国委员会来进行管理并预计在2015年前分四个阶段来实施(克林顿1993年入主白宫后停止了这一计划)。
2. 第三世界革命:即是在第三世界实施“有限制推回战略”
1986年3月5日,里根在致国会咨文中阐述了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策,被成为“里根主义”。里根主义的主要内容是美国趁在苏联处在内外交困的时期,加紧在第三世界势力的扩展,来应对苏联70年代来对美国的挑战和进攻,达到扩大“自由国家”的目的。美国对亲苏联的第三世界国家推行“低烈度战争”战略,把苏联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势力有限推回到雅尔塔划定的势力范围之内。通过这一系列的战略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势力和地位又重新上升。
3.针对美国国内,掀起了一场拾回美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精神革命
里根是美国保守主义代表的领袖,通过进一步倡导用保守主义来解决美国的政治问题,经济 问题,社会问题,拾回了美国传统的强国主导的价值观念,使国内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局面和统一的政治局面。
美国在加强与苏联抗衡的同时也采取了灵活的政策,不放弃与苏联的谈判与合作,形成了一整套“大遏制,小缓和”的对苏联的外交政策战略。总之,在里根任总统期间,美国同苏联的对抗中推行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遏制,是改被动变主动的进攻性遏制,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美国不断节节获得胜利,在全球战略的争霸中逐步占据了有利的主动地位,使美国在美苏关系中重新恢复到美攻苏守的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