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怎样通过语言描写人物性格的

如题所述

  如下:
  ①以独创的“互见法”记写人物的主要经历和重要特征。
  这是《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 以写刘邦为例。《高祖本纪》自然以写刘邦为主。写其起义、战斗、开国的经历,写其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显然都是正面的描写。毕竟刘邦是本朝的开国帝王。刘邦性格中狡诈、阴刻、残忍、无赖的一面,司马迁并不放过,只是另有安排。在其他人物的传记如《项羽本纪》、《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等中毫不客气地如实写来。如在《项羽本纪》。不仅通过范曾之口写刘邦“贪于财货,好美姬”,更着重写刘邦的无情和无赖:

  (楚军)围汉五三匝。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于是遂得脱。…… (楚汉在广武对峙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此外,《萧相国世家》还写了刘邦如何猜忌功臣,《淮阴侯列传》记叙他不断以阴谋手段削夺韩信兵权,以及诛杀功臣的阴刻残忍。通过本传和其他人物传记的补充描叙,刘邦完整的经历及其多侧面的性格特征就充分表现出来。
 《史记》“互见法”的使用,既让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但《史记》令人赞叹的是:在非“互见”的情况下,即在同一篇传记里,也做到了这种对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刻画,如《项羽本纪》。记中写项羽,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如揭竿而起,率领天下英雄兴兵灭秦;又有儿女情长,如与虞姬悲歌死别;既义重如山,如与部下同甘共苦,财物分享;又吝啬小气,如刻好的官印却迟迟不发给得到分封的功臣;有时果敢决断,如杀宋义而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如鸿门宴上不忍杀掉刘邦。总之,经过司马迁精心选材,通过多种材料详略互异的穿插描述,在一篇传记里就使项羽这个人物丰满生动,个性鲜明。
  ②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有重要人物之间的对比,对比之下,相互映衬。也有一般人物和重要人物之间形成的烘托性的对比,烘托主要人物的性格。例如在 《项羽本纪》和 《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狡诈机智的刘邦形成鲜明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都说过一句意愿相同的话,只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的率直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两个人先后都入驻秦都咸阳,刘邦听从张良、樊哙的谋议,不入秦宫室,封存其资财府库,与地方父老约法三章,约束兵士,秋毫无犯。项羽则屠杀烧掠,得其财宝、美女而东归。有人劝说项羽称霸关中,项羽不听,却因人家嘲笑他“沐猴而冠”而杀之。这样,刘邦的深谋远虑,项羽的识见短浅,便刻画而出。
  又如《平原君列传》的赵公子赵胜,《信陵君列传》的魏公子无忌,都是战国时期喜好延揽宾客的名公子,但是他们对待士的态度却很不一样。无忌“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赵胜虽然也“喜宾客,却并不能做到彻底的谦下恭敬。无忌可以为得到“夷门监者”而亲自驾车骑恭迎,赵胜有时却“爱色而贱士。”无忌为了解救赵国危难,矫命夺取兵权而救赵,因此滞留赵国多年。其间,无忌得以与久闻大名的赵国处士毛公、薛公交游,赵胜听得此事后却颇有微词,以为无忌“妄从博徒、卖浆者游,”也是一个“妄人。”这样的对比叙写,使同类人物的不同性格昭然呈现。
  除了重要人物之间的对比之外,《史记》还往往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卤莽的项羽,《高祖本纪》中经常从容不迫的张良之与时时窘迫栖皇的刘邦之间。《孔子世家》中的隐者长沮、桀溺、接舆之与热心救世的孔子之间等等。
  ③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加以塑造。
  这是司马迁写人艺术的又一重要方法。《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字。宴会之前,项羽得知刘邦要称王关中的消息,大怒,急欲进兵剿灭。当时,刘邦仅有兵将十万,而项羽却拥兵四十万,情势十分紧急。项羽的叔父项伯,因与张良交好,深夜前来劝张良逃走。张良迅速告知刘邦,刘邦随即召见并收买了项伯,请项伯代为转达自己不敢称王之意。并听从项、张二人的建议,决定到项羽军中表明“心迹”。暗藏杀机的“鸿门宴”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参加宴会的双方,一方是暴躁耿直的项羽和阴鸷刻深的范增,以及无所知悉的项庄和充当和事老的项伯;一方是奸诈圆滑的刘邦和老谋深算的张良,还有貌似卤莽却颇有机算的樊哙。一方拥兵自重,一方势单力孤。这样,“鸿门宴”就成为一场斗力与斗智的激烈角逐。刘邦一方想要胜利,就必须转斗力为斗智,化不利为有利。这场交锋,刘邦一方虽处于明显劣势,而每个人都头脑清醒,团结一致;项羽一方虽处于明显优势,却是除范增外,都糊涂懵懂,心思各异。
  就在如此危险、微妙的情势下,司马迁充分展示出各自的性格。开始,项羽剑拔弩张,,气势夺人,而刘邦战战兢兢,卑言恭行,加之以项伯的调和,终于取得了项羽的信任。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范增屡次暗示,让项羽杀掉刘邦,令刘邦一方心惊胆战。而项羽却满腹妇人之仁,下不了决心,刘邦暂时免除了危险。范增一计不成,再施一计,叫项庄舞剑助酒,伺机杀死刘邦。形势急迫,张良赶快去叫樊哙进来,使千钧一发的局势得以缓解。最终使刘邦借机逃脱。在这场力与智的较量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等等,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④善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深入刻画人物性格。
  司马迁写人物,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还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征。好的细节描写,对传达人物性格的某些本质特征,能够起到点睛传神的作用。如《酷吏列传》写张汤讯鼠的细节,表现出张汤从小就熟悉治狱,具备残忍的特性。
  其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这个细节,表现出张汤从小就熟悉治狱,熏陶出一种残忍的特性。
  《史记》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拨,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吕太后本纪》: 七月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毋(无)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
  ⑤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史记》许多篇章中的人物语言描写,都能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情风貌。“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诈;“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陈涉世家》),质朴无忌,传达出乡民初见王宫的艳羡和惊讶;“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张丞相列传》),写周昌口吃,急怒交加的神情,表现他刚直的性格。 《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不少能够传达人物的性格,如:
  陆生至,尉佗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佗曰:‚……‛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为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王何乃自比于汉?‛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吾居中国,何渠不若汉?‛
  这一段对话,把尉佗的傲气和豪气,陆贾的不卑不亢和使臣气节都表现了出来。 总之,<史记>在故事情节发展当中的刻画人物形象,呈现其不同的性格侧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一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特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
在一篇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当中,正面描写是绝对的重头戏,人物的面貌,人物的特点,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大都是通过正面描写表现出来的.但仅有正面描写还远远不够,侧面描写的烘托再加上特写的浓墨重彩的渲染,才能塑造出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来.在《史记》当中,司马迁就是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特写结合起来,突出人物形象的.
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魁梧伟岸,勇猛无敌.文中不仅正面描写了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还多次从侧面对项羽的孔武有力作了衬托.一句“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便从侧面写出了少年项羽的勇武,吴中子弟皆尚武强力,能为诸多少年英雄所“惮”,可见项羽的非同一般.在《项羽本纪》中,还有两处非常典型的侧面描写:
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楼烦,汉之勇士也,骑射之术非比寻常,楚军三次派人挑战,都被楼烦射杀.可就是这样的勇士,被项羽“嗔目叱之”,便“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哪里还有得胜者的半点威风.赤泉侯亦是,在项羽的怒视之下,竟然“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吓得胆战心惊,充分表现出了项羽的凛凛雄姿.
在《史记》中,司马迁刻画人物,更多的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比如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一节,这是发生在起义军内部的一场斗争,这场战争关系到反秦斗争的成败.宋义作为起义军的将领在关键时刻却不去救赵,理由冠冕堂皇,实际上是苟且偷安,甚至另有图谋.作为次将的项羽看穿了他的意图,当机立断,斩杀宋义,夺取军权,扭转了局势.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表现了他的卓识和果断,表现了他关怀百姓士卒的胸襟、肩负国家安危重任的志气.又有“项羽最得意之战”——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引兵渡河,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再看看诸侯军的反应,“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一仗,写出了项羽不畏强敌的精神、无比旺盛的斗志,莫敢纵兵、人人惴恐的诸侯军,更是衬托出了他的英雄气概.
司马迁对项羽有过肖像描写,与肖像描写相近的是人物的特写镜头,前者偏重于静态描写,后者则是动态的,将镜头直接对准人物,着眼于他的每一个举动,描摹人物的风姿、揭示人物的心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霸王别姬”这段文字中,听闻四面楚歌,项羽“大惊”“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美人骏马,是往昔叱咤风云的见证,也是今朝英雄末路的见证,慷慨悲歌,道尽胸中无限失意,将项羽这个末路英雄无可奈何的心情引到极致.
还有“乌江自刎”之前的一个小故事,项羽兵败,至乌江岸边,亭长要其东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这是项羽讲出真心话的一个特写.“笑”,虽无奈但英雄气概仍在,所说的一番话更是真情流露,司马迁在这里赋予了项羽这个英雄形象以心怀正气视死如归 的性格色彩,以及怜惜坐骑尊重长者的善良品质.
就这样,司马迁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威武刚毅的项羽,一个果断无畏的项羽,一个孤单寂寞的项羽,一个无限失意的项羽,垂诸千载,传颂不衰.
二、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俗话说:“患难之中见真情.”因为人的本性只有在诸如患难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才能毫无保留,表现的透彻,表现的淋漓尽致.司马迁生动具体的写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再现出紧张多变的场面,人物置身于其中,将各自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作者选择表面平静,实际杀机四伏的鸿门场面,让众多人物在明争暗斗和彼此映衬中展示出了各自鲜明的个性.刘邦的圆滑奸诈,项羽的率直寡谋,张良的深谋从容,范增的偏狭与急躁,樊哙的粗犷豪放,项伯的善良与愚昧,传神尽相,如在眼前.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紧张的场面与尖锐的矛盾冲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秦王的大殿上,面对秦王意欲毁约的状况,蔺相如随机应变、足智多谋,在面对面的斗争中计谋百出,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渑池之会上,秦王借着国力强大,肆意侮辱赵王,蔺相如寸步不让,严辞厉色,为维护国家尊严,置生死于度外.面对廉颇的步步紧逼,蔺相如隐忍退让,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因此,司马迁在论赞中说道:“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表现了蔺相如炽热的爱国情怀,不怕牺牲,甘受委屈,豁达大度,能为常人所不敢为、不愿为的品格高尚、智勇兼备的形象.
三 、互见法的运用.
司马迁写《史记》,既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又要保持人物性格的完整,保持历史的真实,在安排材料上他采用了“互见法”.比如他写项羽刘邦并起反秦,后又有楚汉之争,项羽以悲剧收场,刘邦则登上帝位,过了一段富贵荣华的日子.《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背景事件人物基本相同,材料几乎交织在一起,司马迁按描写人物的需要,或详或略,或补或删,描写人物各具性格,记述史实则互相补足,这就是“互见法”.
司马迁认为,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仍不失为一个英雄,因此,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要突出的是项羽的豪爽直率,英勇无敌,才气过人,对于他的一些缺点和过失,或做了淡化处理,或掠过不提,但却在《高祖本纪》和《淮阴侯列传》中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高祖本纪》中有一段刘邦数项羽十大罪状的描写,详细的记述了那十条罪状,而同样的情节,在《项羽本纪》中只用“汉王数之”四个字一笔带过,因为这一段是为表现刘邦善于玩弄政治,放在《高祖本纪》中最为合适,而并不是为了表现项羽,这样的有详有略,互为补充,既突出了项羽的个性,又保持了他性格的完整.这样,从本传看,项羽个性鲜明突出,英雄盖世,从《史记》整体来看,又没有隐瞒项羽的缺点,将一个完整全面的项羽的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又如《魏公子列传》,主要是表现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并不是时时都能坚持做到这一点.魏相魏齐曾将范雎一顿暴打,后来范雎做了秦相,要报仇,魏齐无藏身之所.赵相虞卿为了救魏齐,解去相印与魏齐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惧秦国,未及时接见他们,结果魏齐“怒而自刎 ”了.如果将这件事写进《魏公子列传》里,必然会对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司马迁将它写进了《范雎蔡泽传》中.这样,既突出了信陵君的性格特点,又不损害人物性格的完整性,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真正做到了“不溢美”,也“不隐恶”.
四 、运用比较法,在交错比照中展示人物形象.
司马迁也善于使用对比、比较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或是反方向的比较,或是同类型的映衬.反方向的比较,就是将不同人物的品质作风做对比,或让不同人物在某一方面某一品质上构成鲜明或比较鲜明的对比,使读者在这种对比中看清人物 的真实的面貌.同类型的映衬,就是把同类型的人物写在一起,在他们不同的具体表现中,表现其本质的基本一致和程度上的差别,使读者在这种映衬中看到更加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
在《高祖本纪》中,有一段话通过怀王诸老将之口将刘邦与项羽进行了一番比较:
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这里将项羽刘邦二人做了鲜明的对照,项羽虽勇猛却凶残,不易得人心;刘邦则宽厚待人,有长者之风.还有刘邦项羽进入咸阳以后的表现的对比,刘邦与秦人约法三章,而项羽则是“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一个宽大仁厚,使秦人大喜过望;一个大肆破坏,使秦人大为失望,恐惧不已.项羽耿直率真,做事往往任性而为,不懂得委婉;刘邦则工于心计,善于伪装,只要经营天下的思想一冒头,马上就可以压下自己粗鄙的习性,表现的完全是个正人君子;项羽不善用人,帐下就一谋士范增还因他的怀疑愤而辞去;刘邦善于取得别人的同情和拥护,又善于用人,能听进别人的意见,得到了诸多谋士的帮助……得人心者兴,失人心者亡,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命运的悲剧.
《孟尝君列传》和《平原君虞卿列传》写了孟尝君和平原君养士的故事.孟尝君和平原君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的人,他们的门下都有数千门客,一方面借“礼贤下士”来沽名钓誉,一方面借以进行政治活动,不过到头来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这是大抵相同的.但他们毕竟是不同的两个人,遭遇与行事自然有所不同,最主要 的是思想品质的不同.孟尝君把自己的富贵尊荣看得很重,千方百计的追求私利,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背叛自己的国家.平原君是个平庸的人,没什么胆识,甚至利令智昏,犯了很大的错误.但是,他还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过失,还能以国家为重,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以赴国难.这样的形象自然要比孟尝君高大一些.
五 、个性化的语言,更显人物风姿.
《史记》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亦非常注意人物语言的描写,闻其声如见其人,十足的个性化.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在旁人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真是惊天动地.项羽出身贵族,才气过人,豪气干云,根本不把秦始皇放在眼里 ,所以出言大胆而干脆,“彼可取而代也”,是对秦始皇权势的蔑视,是对自己未来功业的强大信心,同时也是他暴烈性子的自然流露,的确只适合出自项羽之口.
陈涉和刘邦也都有过类似的言语: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看到秦始皇的仪仗旌旗弊日气势威严,刘邦“喟然太息”,其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大丈夫就应该是这样的啊!”将其贪图享受的无赖相刻画的入木三分.
陈涉说:“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出身于佣耕,地位低贱,他的话表现了他希望改变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信心.
《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在刻画刘邦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较多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用极富个性的语言,将刘邦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高祖本纪》中有一段写刘邦打败项羽建都雒阳之后与群臣的对话.这段话刘邦陈述了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能“与天下同利”,并且善于用人.层叠排比,滔滔而下,显出刘邦在取得胜利之后的志得意满.张良、萧何与韩信,都是杰出的人物,俱能为刘邦所用,则刘邦之才之德,更出三人之上.刘邦表面谦逊,实际上是很自负的.
再看刘邦向太公算旧账的一幕: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刘邦在如此隆重的场合,竟然用开玩笑的口吻,向自己的父亲算起旧账来.真是得意忘形,骄矜之气随处流露,酒后之言暴露了本性当中的粗鄙习气.
在《史记》的其他篇章里,司马迁也多次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将人物性格刻画的惟妙惟肖.
六 、对人物合理评价,选择材料精心细致,素材的取舍为人物描写服务.
司马迁立志“成一家之言”,对人物的看法绝不盲从于以往的史书,他能够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历来为史书所称道的不一定为他所称道,历来为史书所不齿的也不一定为他所不齿.
孟尝君的故事流传已久,可以说孟尝君在历史上享有盛誉,“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孟尝君自少就有礼贤下士之名,再加上一些史书的记载和渲染,使得孟尝君的名字变得更为响亮.但司马迁却不为世俗之见所囿,他为孟尝君立传时,从多方面搜集材料,除史书所记载的内容,还及于其他见闻,在研读、考察之后,建立了对孟尝君的新的观点,写成自己的“一家之言”,对孟尝君及其集团作出了不同于前人的中肯的评价.
《孟尝君列传》一开始写了孟尝君关于“五月子”与“公私孰重”的论述,表现出孟尝君少年时的目光远大卓而不凡,司马迁通过这两件事,对孟尝君青少年时期的行事做了肯定的评价.说到孟尝君养士,《史记》起笔所写也与其他史书一样,都说孟尝君广招宾客,礼贤下士,对所有的食客都能够一视同仁,但再看下文所记,却是与这一点颇有些出入.篇末的论赞中也写道:“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可见孟尝君养士是不加选择的,良莠不齐,还造成了一股邪恶之风,祸害百姓,影响很坏.养士重多不重精,难免沽名钓誉之嫌.食客的宿舍有传舍、幸舍、代舍之分,救孟尝君脱困的鸡鸣狗盗之徒也曾“宾客尽羞之”,可见一视同仁亦不尽然.司马迁对孟尝君养士先做了一般的概括的记述,然后才逐步揭露它的本质.
司马迁对孟尝君的门客没什么好的评价.高中的语文课本里节选了《战国策》中的冯驩客孟尝的故事,把冯驩写成了一个有传奇性的、有眼光、有才干、工于心计、能言善辩的策士.但在司马迁笔下,冯驩只不过是孟尝君三千食客当中比较能干的一个人,他只能为孟尝君献上保地位、存性命、谋利益的计谋,而不能帮助孟尝君使齐国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有突出的表现,他的才能智慧仅此而已.
司马迁对孟尝君其人也是不甚满意的.写冯驩到薛地收债,《战国策》没有写孟尝君为什么派人去收债,《孟尝君列传》把孟尝君派人收债的原因明确的写了出来,原来孟尝君为了养活门下的数千食客,放高利贷.孟尝君在司马迁的笔下就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及至后来,孟尝君听了苏代之言,感觉受到来自吕礼的威胁,竟然写信给秦相穰侯,让他鼓动秦王攻齐.身为齐国的臣子,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竟不惜出卖国家的利益,实在是让人鄙弃,可见孟尝君的所作所为最主要的目的只是追名逐利罢了.
司马迁看清楚了孟尝君及其集团的本质,因此在选材的时候有所取舍.同是写冯驩收债的事,《孟尝君列传》比《战国策》多写了收债的原因,不采取《战国策》的“市义”之说,而是用冯驩的一段话指出原来孟尝君并不是为了“义”,而是彻彻底底的惟名利是图.《战国策》写孟尝君为齐王所废,就国于薛,民扶老携幼以迎,这是冯驩“市义”的结果;《史记》不采“市义”之说,自然也不采取这一情节.司马迁“一家之言”,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了历史人物,更清楚的认识了历史.
《史记》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巨著,是司马迁穷半生精力鋳就的,他以其锐利的眼光、宽广的胸襟、渊博的学识和刚健的笔力,描摹各阶层上百人物的事迹和品格,描摹出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形象,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2-22
一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特写相结合,突出人物形象.
在一篇以
为主的文章当中,正面描写是绝对的重头戏,人物的面貌,人物的特点,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大都是通过正面描写表现出来的.但仅有正面描写还远远不够,侧面描写的烘托再加上特写的浓墨重彩的渲染,才能塑造出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来.在
当中,司马迁就是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特写结合起来,突出人物形象的.
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一个“
”的英雄,魁梧伟岸,勇猛无敌.文中不仅正面描写了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还多次从侧面对项羽的孔武有力作了衬托.一句“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便从侧面写出了少年项羽的勇武,吴中子弟皆尚武强力,能为诸多少年英雄所“惮”,可见项羽的非同一般.在
中,还有两处非常典型的侧面描写:
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嗔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楼烦,汉之勇士也,骑射之术非比寻常,楚军三次派人挑战,都被楼烦射杀.可就是这样的勇士,被项羽“嗔目叱之”,便“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哪里还有得胜者的半点威风.赤泉侯亦是,在项羽的怒视之下,竟然“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吓得胆战心惊,充分表现出了项羽的凛凛雄姿.

中,司马迁刻画人物,更多的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比如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一节,这是发生在起义军内部的一场斗争,这场战争关系到反秦斗争的成败.宋义作为起义军的将领在关键时刻却不去救赵,理由冠冕堂皇,实际上是苟且偷安,甚至另有图谋.作为次将的项羽看穿了他的意图,当机立断,斩杀宋义,夺取军权,扭转了局势.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表现了他的卓识和果断,表现了他关怀百姓士卒的胸襟、肩负国家安危重任的志气.又有“项羽最得意之战”——
,项羽破釜沉舟引兵渡河,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再看看诸侯军的反应,“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一仗,写出了项羽不畏强敌的精神、无比旺盛的斗志,莫敢纵兵、人人惴恐的诸侯军,更是衬托出了他的英雄气概.
司马迁对项羽有过肖像描写,与肖像描写相近的是人物的特写镜头,前者偏重于静态描写,后者则是动态的,将镜头直接对准人物,着眼于他的每一个举动,描摹人物的风姿、揭示人物的心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霸王别姬”这段文字中,听闻四面楚歌,项羽“大惊”“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美人骏马,是往昔叱咤风云的见证,也是今朝英雄末路的见证,慷慨悲歌,道尽胸中无限失意,将项羽这个末路英雄无可奈何的心情引到极致.
还有“乌江自刎”之前的一个小故事,项羽兵败,至乌江岸边,亭长要其东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这是项羽讲出真心话的一个特写.“笑”,虽无奈但英雄气概仍在,所说的一番话更是真情流露,司马迁在这里赋予了项羽这个英雄形象以心怀正气视死如归 的性格色彩,以及怜惜坐骑尊重长者的善良品质.
就这样,司马迁给读者塑造了一个威武刚毅的项羽,一个果断无畏的项羽,一个孤单寂寞的项羽,一个无限失意的项羽,垂诸千载,传颂不衰.
二、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
俗话说:“患难之中见真情.”因为人的本性只有在诸如患难的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才能毫无保留,表现的透彻,表现的淋漓尽致.司马迁生动具体的写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再现出紧张多变的场面,人物置身于其中,将各自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如
中的“鸿门宴”,作者选择表面平静,实际杀机四伏的鸿门场面,让众多人物在明争暗斗和彼此映衬中展示出了各自鲜明的个性.刘邦的圆滑奸诈,项羽的率直寡谋,张良的深谋从容,范增的偏狭与急躁,樊哙的粗犷豪放,项伯的善良与愚昧,传神尽相,如在眼前.

中,司马迁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紧张的场面与尖锐的矛盾冲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秦王的大殿上,面对秦王意欲毁约的状况,蔺相如随机应变、足智多谋,在面对面的斗争中计谋百出,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渑池之会上,秦王借着国力强大,肆意侮辱赵王,蔺相如寸步不让,严辞厉色,为维护国家尊严,置生死于度外.面对廉颇的步步紧逼,蔺相如隐忍退让,这一点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因此,司马迁在论赞中说道:“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充分表现了蔺相如炽热的爱国情怀,不怕牺牲,甘受委屈,豁达大度,能为常人所不敢为、不愿为的品格高尚、智勇兼备的形象.
三 、互见法的运用.
司马迁写
,既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又要保持人物性格的完整,保持历史的真实,在安排材料上他采用了“互见法”.比如他写项羽刘邦并起反秦,后又有楚汉之争,项羽以悲剧收场,刘邦则登上帝位,过了一段富贵荣华的日子.

,背景事件人物基本相同,材料几乎交织在一起,司马迁按描写人物的需要,或详或略,或补或删,描写人物各具性格,记述史实则互相补足,这就是“互见法”.
司马迁认为,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仍不失为一个英雄,因此,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要突出的是项羽的豪爽直率,英勇无敌,才气过人,对于他的一些缺点和过失,或做了淡化处理,或掠过不提,但却在

中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中有一段刘邦数项羽十大罪状的描写,详细的记述了那十条罪状,而同样的情节,在《项羽本纪》中只用“汉王数之”四个字一笔带过,因为这一段是为表现刘邦善于玩弄政治,放在《高祖本纪》中最为合适,而并不是为了表现项羽,这样的有详有略,互为补充,既突出了项羽的个性,又保持了他性格的完整.这样,从本传看,项羽个性鲜明突出,英雄盖世,从《史记》整体来看,又没有隐瞒项羽的缺点,将一个完整全面的项羽的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又如
,主要是表现信陵君的“仁而下士”,但信陵君并不是时时都能坚持做到这一点.魏相魏齐曾将范雎一顿暴打,后来范雎做了秦相,要报仇,魏齐无
.赵相虞卿为了救魏齐,解去相印与魏齐一起投靠信陵君.但信陵君畏惧秦国,未及时接见他们,结果魏齐“怒而自刎 ”了.如果将这件事写进
里,必然会对信陵君的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司马迁将它写进了《范雎蔡泽传》中.这样,既突出了信陵君的性格特点,又不损害人物性格的完整性,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真正做到了“不溢美”,也“不隐恶”.
四 、运用比较法,在交错比照中展示人物形象.
司马迁也善于使用对比、比较的手法来刻画人物.或是反方向的比较,或是同类型的映衬.反方向的比较,就是将不同人物的品质作风做对比,或让不同人物在某一方面某一品质上构成鲜明或比较鲜明的对比,使读者在这种对比中看清人物 的真实的面貌.同类型的映衬,就是把同类型的人物写在一起,在他们不同的具体表现中,表现其本质的基本一致和程度上的差别,使读者在这种映衬中看到更加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
在《高祖本纪》中,有一段话通过怀王诸老将之口将刘邦与项羽进行了一番比较:
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僄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这里将项羽刘邦二人做了鲜明的对照,项羽虽勇猛却凶残,不易得人心;刘邦则宽厚待人,有长者之风.还有刘邦项羽进入咸阳以后的表现的对比,刘邦与秦人约法三章,而项羽则是“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一个宽大仁厚,使秦人大喜过望;一个大肆破坏,使秦人大为失望,恐惧不已.项羽耿直率真,做事往往任性而为,不懂得委婉;刘邦则工于心计,善于伪装,只要经营天下的思想一冒头,马上就可以压下自己粗鄙的习性,表现的完全是个正人君子;项羽不善用人,帐下就一谋士范增还因他的怀疑愤而辞去;刘邦善于取得别人的同情和拥护,又善于用人,能听进别人的意见,得到了诸多谋士的帮助……得人心者兴,失人心者亡,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命运的悲剧.
《孟尝君列传》和《平原君虞卿列传》写了孟尝君和平原君养士的故事.孟尝君和平原君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的人,他们的门下都有数千门客,一方面借“礼贤下士”来沽名钓誉,一方面借以进行政治活动,不过到头来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这是大抵相同的.但他们毕竟是不同的两个人,遭遇与行事自然有所不同,最主要 的是思想品质的不同.孟尝君把自己的富贵尊荣看得很重,千方百计的追求私利,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背叛自己的国家.平原君是个平庸的人,没什么胆识,甚至利令智昏,犯了很大的错误.但是,他还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弥补自己的过失,还能以国家为重,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以赴国难.这样的形象自然要比孟尝君高大一些.
五 、个性化的语言,更显人物风姿.
《史记》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亦非常注意人物语言的描写,闻其声如见其人,十足的个性化.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在旁人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真是惊天动地.项羽出身贵族,才气过人,豪气干云,根本不把秦始皇放在眼里 ,所以出言大胆而干脆,“彼可取而代也”,是对秦始皇权势的蔑视,是对自己未来功业的强大信心,同时也是他暴烈性子的自然流露,的确只适合出自项羽之口.
陈涉和刘邦也都有过类似的言语: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看到秦始皇的仪仗旌旗弊日气势威严,刘邦“喟然太息”,其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大丈夫就应该是这样的啊!”将其贪图享受的无赖相刻画的入木三分.
陈涉说:“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出身于佣耕,地位低贱,他的话表现了他希望改变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信心.
《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在刻画刘邦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较多的使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用极富个性的语言,将刘邦的形象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高祖本纪》中有一段写刘邦打败项羽建都雒阳之后与群臣的对话.这段话刘邦陈述了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能“与天下同利”,并且善于用人.层叠排比,滔滔而下,显出刘邦在取得胜利之后的志得意满.张良、萧何与韩信,都是杰出的人物,俱能为刘邦所用,则刘邦之才之德,更出三人之上.刘邦表面谦逊,实际上是很自负的.
再看刘邦向太公算旧账的一幕: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刘邦在如此隆重的场合,竟然用开玩笑的口吻,向自己的父亲算起旧账来.真是得意忘形,骄矜之气随处流露,酒后之言暴露了本性当中的粗鄙习气.
在《史记》的其他篇章里,司马迁也多次使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将人物性格刻画的惟妙惟肖.
六 、对人物合理评价,选择材料精心细致,素材的取舍为人物描写服务.
司马迁立志“成一家之言”,对人物的看法绝不盲从于以往的史书,他能够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历来为史书所称道的不一定为他所称道,历来为史书所不齿的也不一定为他所不齿.
孟尝君的故事流传已久,可以说孟尝君在历史上享有盛誉,“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孟尝君自少就有礼贤下士之名,再加上一些史书的记载和渲染,使得孟尝君的名字变得更为响亮.但司马迁却不为世俗之见所囿,他为孟尝君立传时,从多方面搜集材料,除史书所记载的内容,还及于其他见闻,在研读、考察之后,建立了对孟尝君的新的观点,写成自己的“一家之言”,对孟尝君及其集团作出了不同于前人的中肯的评价.
《孟尝君列传》一开始写了孟尝君关于“五月子”与“公私孰重”的论述,表现出孟尝君少年时的目光远大卓而不凡,司马迁通过这两件事,对孟尝君青少年时期的行事做了肯定的评价.说到孟尝君养士,《史记》起笔所写也与其他史书一样,都说孟尝君广招宾客,礼贤下士,对所有的食客都能够一视同仁,但再看下文所记,却是与这一点颇有些出入.篇末的论赞中也写道:“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可见孟尝君养士是不加选择的,良莠不齐,还造成了一股邪恶之风,祸害百姓,影响很坏.养士重多不重精,难免沽名钓誉之嫌.食客的宿舍有传舍、幸舍、代舍之分,救孟尝君脱困的鸡鸣狗盗之徒也曾“宾客尽羞之”,可见一视同仁亦不尽然.司马迁对孟尝君养士先做了一般的概括的记述,然后才逐步揭露它的本质.
司马迁对孟尝君的门客没什么好的评价.高中的语文课本里节选了《战国策》中的冯驩客孟尝的故事,把冯驩写成了一个有传奇性的、有眼光、有才干、工于心计、能言善辩的策士.但在司马迁笔下,冯驩只不过是孟尝君三千食客当中比较能干的一个人,他只能为孟尝君献上保地位、存性命、谋利益的计谋,而不能帮助孟尝君使齐国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有突出的表现,他的才能智慧仅此而已.
司马迁对孟尝君其人也是不甚满意的.写冯驩到薛地收债,《战国策》没有写孟尝君为什么派人去收债,《孟尝君列传》把孟尝君派人收债的原因明确的写了出来,原来孟尝君为了养活门下的数千食客,放高利贷.孟尝君在司马迁的笔下就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及至后来,孟尝君听了苏代之言,感觉受到来自吕礼的威胁,竟然写信给秦相穰侯,让他鼓动秦王攻齐.身为齐国的臣子,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竟不惜出卖国家的利益,实在是让人鄙弃,可见孟尝君的所作所为最主要的目的只是追名逐利罢了.
司马迁看清楚了孟尝君及其集团的本质,因此在选材的时候有所取舍.同是写冯驩收债的事,《孟尝君列传》比《战国策》多写了收债的原因,不采取《战国策》的“市义”之说,而是用冯驩的一段话指出原来孟尝君并不是为了“义”,而是彻彻底底的惟名利是图.《战国策》写孟尝君为齐王所废,就国于薛,民扶老携幼以迎,这是冯驩“市义”的结果;《史记》不采“市义”之说,自然也不采取这一情节.司马迁“一家之言”,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了历史人物,更清楚的认识了历史.
《史记》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巨著,是司马迁穷半生精力鋳就的,他以其锐利的眼光、宽广的胸襟、渊博的学识和刚健的笔力,描摹各阶层上百人物的事迹和品格,描摹出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形象,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给力不给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