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4-06

当代大学生就业出现的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从这几个方面给你进行阐述: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对自我认知太高,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较高的心态,求高薪、求舒适的心态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这样就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观偏差,一味蜂拥沿海、沪京津地区,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过时的就业观念就会导致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依赖和盲目乐观的心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缺乏,对择业缺乏充分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准备。并且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大学生数量的上升使得这个群体的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

二、巨大的社会压力 

 由于市场上出现的大量的人力资源,使得用人单位将用人标准提的越来越高,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和吸收更多的人才本来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有些企业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仅仅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厚经验。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本科学历,而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硕士学历,这些都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严重的挫伤了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的积极性。很多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工作经验是需要在工作中产生的,对于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更是一大问题。

三、心理素质差异

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不过硬,虽然专业水平很高,但不能将你自己很好的展示出来,胆怯,不自信等情绪在应聘时成为大忌。所以说,除了掌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自我锻炼与加强,培养出良好的心态。

第2个回答  2022-04-07

首先肯定是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其实很多同学虽然在学校里的成绩都很优异,但是一旦到了找工作却因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而被弃用,这是因为在学校里学的和企业需要的是有出入的。如果大学期间仅仅只是努力学好每门学科,那么将来出去工作肯定会捉襟见肘。还有的同学想要应聘的职业是和自己学的专业毫不相干或仅有一点点联系的,如果没有很多知识储备,是没办法去自由选择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多学点东西,要去拓展,开拓视野,而不是整天焖在学校图书馆,想着复习预习学好每一科。

其次就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着“一边倒”,只想要高薪的工作,只想要好公司大公司,只想在大城市上班等等。这些应该是我们大学生努力奋斗的目标,是最终目标,而不是起跑线。就业本就是双向选择,你向往好公司,人家好公司向往的是更高质量的人才,而现实中大多数时候是你看得上他,他看不上你。刚开始就业一定不能操之过急,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刚开始是去小公司干一份不起眼的工作,也不会决定你终点的高度,都2022年了,起点已经无法决定终点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少些抱怨,多些历练,早日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才是我们如此努力奋斗的动力。

最后就是竞争压力太大了,主要体现在人数和学历上。首先是近两年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就已多达100万了,毕竟也不是人人都能一毕业就找到工作,以至于当下供不应求。然后学历方面的竞争就更激烈了,本科生是人数最多的,所以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得往上走,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研,更别说硕博了。因此我们还是得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多参加各类的比赛,多学点和未来期望的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很多公司不仅仅只看学历,假如你有参加相关比赛的经验,有过很好的作品、项目之类的,也能为你加不少分。

第3个回答  2022-04-05

一、存在问题

    就业价值目标脱离实际:就业价值目标期望过高;“一步到位”的就业观;一成不变”的就业观;死守专业、仅凭兴趣;从众心理较为普遍。

    就业价值标准功利色彩过浓:过分关注物质利益的获得,较少或完全不考虑社会或自我发展的需要;过分关注个人发展,而忽视了自我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就业价值实现途径非正常化:“一切依靠别人”的就业观;诚信缺失。

二、解决方法

1.提升自身素质

(1)认清自我,客观定位;

(2)正视现实,勇于竞争;

(3)积极主动,坦然自信;

(4)就业选择时能做到坚持大学生择业的原则,即服务性原则——服务社会;坚持性原则——坚持到底;主动性原则——主动出击;现实性原则——面对现实;发展性原则——发展自我。

2..正确看待当下的就业形势

(1)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表现出良好态势。

(2)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陆续出台。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高度重视,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就从八个方面来推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3)中小企业人才需求量大,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其实有很多不被毕业生“看在眼里的”机会。中小企业数量大涉及面广,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经营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和领域,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占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与此同时,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要进行结构调整,招聘岗位减少了15%左右。因此,大学生选择中小企业就业既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得以施展,使个人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第4个回答  2022-04-03

当代大学生就业从外一下几种问题:

1.缺乏自我认识及定位,眼高手低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常常不能准确的定位自己,因此就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一方面对自身能力没有清晰的认识,总是希望一毕业就能有一份可观的好工作,殊不知刚进入岗位的自身和方面能力缺乏,因此错过了能够真正学到东西的好岗位。

2.工作首选迷茫,不够重视

很多大学生对于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并不重视,选择的时候总是认为第一份工作是用来过渡的,实际上第一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日后的职业生涯。包括一些职业能力和习惯的养成。

3.盲目跟风 缺乏目标

当就业处于迷茫的时候,很多大学生会盲目跟风别人的就业选择,校园招聘会上看到受欢迎的工作会丝毫不考虑自身情况去盲目应聘。这样没有就业规划的人,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不会太顺利。

4.心态不好,受挫折能力差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肯定会出现迷茫期,也可能因为四处碰壁而失去信心,一部分人就开始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这就是一种受挫能力差的表现。

第5个回答  2022-04-05

当代的很多大学生都想自己创业,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会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哪些呢,我们来谈一谈。

1.知识限制

创业计划大赛中,评委发现许多创业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

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等,这些无一不反映出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

2.没有经验

想创业的大学生都具有自己的抱负,但是没有具体实施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大多都理想化,缺乏对市场进行的分析能力。

不管是从市场需求、产品营销、资源管理还是从人力管理来说,他们都缺乏相应的分析能力,导致他们的创业遇到更多的问题。

3.资金缺乏

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自己没钱,或者想要实现经济独立才会想要创业,没有太多的金钱能投入进去。

而他们的创业在初期会需要大量资金来开展,比如店铺房租、队员工资、货物本身的成本等等都需要用到钱,这时候他们就会遇到资金问题。

4.心态问题

学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还要有责任感,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务实精神也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

但是大多学生都没想过以后深层次的发展,只想着现在可以靠这个挣钱,因此没有想过有风险和亏损等,这样也导致他们在面对亏损时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说了这么多问题,那我们该怎么解决呢,面对创业中的挫折我们该怎么办呢。

调整好心态:首先当失败已成定局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去接受并调整心态,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放弃。

总结经验:失败的经验往往更加刻骨铭心,面对创业失败,我们更需要总结经验,并记录下来。

自我评估我们的创业:我们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评估,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的能力。

及时转变方向:面对必然失败的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转变方向,不能钻牛角尖,不然会消耗大量的金钱还会将自己信心磨灭。

确认自己的新方向:我们需要明确新方向,是坚持还是改弦易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