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文本解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富贵不能淫》文本解读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并全文选用编入教材。《孟子》此章是一篇简短的驳论文,先反驳春景关于大丈夫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句名言,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文章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孟子则不同意:“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只是“妾妇之道”而已。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奉行的是大丈夫之道。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呢?孟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但对文意的真正理解还需要分析几个问题——

一、孟子为什么不同意景春?

这要由景春的观点推测。景春的话其实是因果倒装的形式:先强调“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再补充说他们是大丈夫的理由:“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的喜怒都关系到天下是否安稳,这是说公孙衍、张仪都是“出将入相”的大人物了,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他们走到了人生顶峰。可见景春对“大丈夫”的判断标准:大丈夫应该成才、治国。

景春说话的口吻和心理也在文中有所体现——因果倒装句式,反问句式,“诚”字的使用,都是为了强调并突出景春对公孙衍、张仪等人的崇拜,和想做一个大丈夫的向往。

二、孟子认为什么是大丈夫?

听了景春的观点,孟子立即展开了凌厉的反驳。孟子同样用一个反问句表明态度:“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样的人哪里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呢?“焉得”表达了语气的强硬,孟子对公孙衍和张仪用“是”指代,表明对这两个有名的纵横家毫无尊敬之态。

接着紧跟一个反问句“子未学礼乎?”难道你没学过礼吗?两个反问,步步紧逼,毫无婉转之言,开门见山地揭示了对方错误的本质——“未学礼”。

反问式导入直截了当,气势逼人。中间便是分析问题,逐个击破,用事实说明公孙衍和张仪是“妾妇之道”,从多个方向正面说明“大丈夫”的行为准则,最后得出“大丈夫”的实质要义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什么是“大丈夫”,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词句理解:

 “妾妇之道”。从文中来看,“妾妇之道”的本质是“以顺为正”,即以顺从为标准。男子及冠,听父亲的训导,女子出嫁,听母亲的训导。母亲训导女子,出嫁之后顺从夫君,这种顺从,是妾妇之道。由此可知,孟子眼中的公孙衍、张仪之辈即是顺从,他们顺从什么呢?顺从君王,顺从世俗。他们只是顺从得好,所以位极人臣。

“广居”“正位”“大道”。孟子自己说过“这三个词喻指儒家所说的“仁”“礼”“义”三者,说明人的道德修养应有这三个重要方面:“仁”是仁爱,有以天下为家的博大胸怀,有以天下人为亲的伟大情环;“礼”是有节制的意思,所谓“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言行中规中矩,符合礼法;“义”有公正、合理的意思,走正确的道路,坚持原则和正义。大丈夫应该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而不是逞人前之强。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提出了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时应有的处世态度。其中“与民”两字很要紧,即听从民意、顺民心、为民作为,条件允许的时候为民作为,条件不允许的时候就要求自己,完善己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淫,荡其心也;移,变其节也;屈,挫其志也。”“富贵”“贫贱”和“威武”是人生要面临的三种考验,只有经受住这三种考验,依然矢志不移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三、从“大丈夫”看孟子“仁”的主张

孟子在孔子“仁政”基础上所提出的“性善论”要求人们: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用“仁”“义”“礼”来处理各种关系,那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统一的保证就有了。这正是《富贵不能淫》中阐述的,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仁),站在最正确的位置上(礼),走在最正确的道路上(义),从仁义道德的角度论证了“仁政”的可行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文化意蕴是孟子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规范,“仁、义、礼”是道德规范的核心,面对人生不同境遇都能从容对待,经受得住各种考验,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丈夫,才能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添砖加瓦。

四、孟子的雄辩术

孟子是著名的雄辩家,文中论辩的剑拔弩张,气势凌厉,要抓语言形式感受:

一是论证语言讽刺。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孟子说,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教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能违背你的丈夫!”孟子通过这样的讲述,类比公孙衍、张仪之流的行为,即表现了自己对他们的鄙夷,又使抽象的说理显得形象、具体,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二是论辩条理清晰。

除了上文所述孟子采用“先驳后论”的思路外,还体现为辩论的论证语段完整而逻辑清晰。如“子未学礼乎?”到“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前者为导入,后者是总结,与中间两句的长句共同构成完整的类比论证。

孟子提出的大丈夫的三个条件,位置也不能颠倒:“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大丈夫首先要坚持的原则,这是强调立志;接下来“得志”“不得志”分两种情况讨论,说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原则,这是强调守志;最后“富贵”“贫贱”“威武”是三种极端情况,具有一定偶然性,这是对大丈夫更大的考验,也是最高的境界了。

二是句式体现气势。

除了前文分析的反问句式的使用,雄辩的气势还体现为文中大量的长句、整句的使用——这是排比句、对偶带来的效果。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运用了排比。“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运用了对偶。这样的整句带来一种论辩气势,就像一口气把话说完而不容别人插嘴一样。

面对这样的雄辩,对方只能哑口了,而孟子的主张,得以彰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