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法的分类及其意义

如题所述

根据设盲对象的不同,盲法可以大致分为单盲、双盲和三盲。

盲法的意义:

1、临床科研需收集的很多资料,常是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病人反应、测定一些指标获得。为此,易出现信息偏倚。尤其在研究者或医生、病人、检验人员等有倾向性时,更易产生此种偏倚。研究者希望自己的研究取得阳性结果

如研究一种止痛药物,期望病人的疼痛减轻或消失,所以在询问病人时自觉不自觉地暗示病人;而病人为取悦医生,或知晓此药为止痛药,将有意无意地反映疼痛减轻了。

2、当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时,研究者已知肺癌与吸烟有关,在询问吸烟情况时,对病人问得详细,甚至进行暗示与启发;而询问对照时则可能轻描淡写。

在进行诊断试验研究时,检验人员若已知被检标本是病人的,判断结果可能倾向于阳性的考虑,若出现阴性也欲再重复检测,设法取得阳性结果。

凡此种种,均可由于研究人员与研究对象的主观心理作用,造成不真实的结果。因此,为避免此种偏倚,应实行盲法(blinding)。

盲法分类介绍:

1、单盲:只有研究者了解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针对受试者(可以同时针对疗效评价者)设盲,使受试者(和疗效评价者)不知道其所接受的是哪种干预措施。往往在一些无法针对干预者设盲的情况下,选择采用单盲的方法。

2、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双盲法是随机对照试验(RCT)中最常用的设盲方法,针对受试者和干预者进行设盲。受试者不知道其所接受的干预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干预者也不知道其所分配的措施(通常是药物)到底是什么。

3、三盲:不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了解分组情况,而且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也不了解分组情况,从而较好地避免了偏倚。

盲法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盲法试验出现在1784年。法国科学院为了调查德国医生Franz Mesmer提出的“动物磁性”理论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动物磁性”理论认为,掌握该技术的人不仅能够通过自己身体的“动物磁性”治愈患者,甚至能识别任何物品并让其带上磁性。

由Benjamin Franklin和Antoine Lavoisier领衔的调查委员会设计了一个盲法试验,将木材、水等物品封起来让Mesmer学派医生识别,这一试验击碎了这些医生的谎言。

1799年,英国化学家Humphry Davy进行了第一个以人作为干预对象的盲法试验,他在不告知受试者其所吸入气体种类的情况下,将受试者分别置于笑气和普通空气下,观察受试者的反应。由此开启了人类药物临床试验疗效对照组盲法编组的先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