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败北三次的秀才,为何还会折损寿命?

如题所述

理想好学校、公职铁饭碗,为了追逐风追逐梦想,现代考生们煎熬奋战──你们的苦,古人懂。为求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清朝读书人寒窗十年,不少人甚至活到老、考到老,一生悬命只为科举功名,让乾隆皇都忍不住下令,70岁以上的老举人可直接获职衔。

在大清王朝,读书人想要出头天,须与天下学子共挤科举窄门。但封建时代难逃阶级歧视,倘若不幸拥有以下身分:娼(妓女)、优(演员)、隶(官府中供官员使唤之杂役)、皂(军队中执役者)、捕快、禁卒、轿夫、车夫、长随(官吏身边的仆从),当然……还有女性,很遗憾,还没入场你已被强制踢出。

若不属于上述黑名单,家中财力又能支援十年寒窗苦读,恭喜!欢迎加入清朝国考大队。不过,在此温馨提醒:考试一定有风险,科举人生有得有失,务必参阅以下大清公务员窄门说明书。

关卡1:科举入场券「童试」

若想获得科举入场券,学子必须先通过地方官府举办的「童试」,童试依次分为县试、府试、院试。还未考过的读书人通称为童生,一旦通过童试便获得生员资格,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在古代,秀才已经属于小特权阶级:见知府可不下跪,免除部分徭役赋税,官府也不得随便用刑。另外,生员还可进入官学,也能参加岁试和科试。国家会依岁试成绩分发福利,科试则是下一阶段的「资格考」,成绩优异者可获得乡试资格。

关卡2: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地方型考试,接下来才是硬实力较量,也是踏入官场的基本门槛。清代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等级,皆属于中央级考试,由朝廷指派官员监督。

第一关的乡试三年一次,多半在秋天举行,生员要赴省城会考,一旦上榜便可取得「举人」身分。古时举人身分相当难得,虽然距离终局之战仍然遥远,但与普罗平民间已划分出巨大的阶级差异。

比如我们熟悉的〈范进中举〉,屠夫丈人从来不给范进好脸色,范进刚中秀才时,仍以长辈身份教训他,然而范进一考上举人,一朝狂喜而癫狂,向来蛮横无礼的老丈人立刻变脸,完美展示前倨后恭,毕竟有资格任官的「举人老爷」,可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

通过乡试后,下一关是隔年二、三月举行的会试。会试取中者称为「贡士」,也意味考生终于能叩关终极挑战赛:殿试。

殿试属于排名战,所有考生不再淘汰,只依照成绩排名次,皆为清朝准公务员,即将金榜题名、官袍加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名次分为三等级,第一甲有三人:状元、榜眼、探花,通称为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则是同进士出身。

接下来,榜单揭晓!殿试三到五天后,这些奋战无数年(或一辈子)的存活者,终于等到名登金榜的这一刻。这份让人光宗耀祖、鸡犬升天、议婚身价三级跳的「金榜」有两种,

一种是大金榜,张贴于长安门外,尺寸相当于今日的告示榜,主要公告给庶民老百姓看;另一种则是小金榜,进呈皇帝阅览。

多元考试,大清也有

登上金榜,代表漫漫国考路的终点、茫茫官场路的起点。第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郎,可以直接任官。其余二、三甲则要再经过朝考,依成绩分发到中央或地方任职。

至于,没能存活到这一关的落榜生呢?别丧志绝望眼神死。在清朝,出任官职的方式不只一种,大清帝国额外提供了落榜优惠。

乡试败北三次的秀才,可以主动弃赛参与吏部选官,最高可出任知县(主持县试,笑看下一轮参赛者)。

举人屡试不第也有「大挑」、「截取」等任官途径。拣选、大挑由官员面试,「不试文艺,专看相貌」,采用主观的外貌标准,相貌俊朗、口齿清晰者更易出线。换言之,你有机会获得青睐杀出生路,但也可能遭到官方认证「不帅」的残酷伤害。「截取」则如同候补资格考,录取后仍需耐心等候吏部缺额通知。

只能说,官路投资有赚有赔,无法保证获利。但无论如何,对于付出漫漫青春的读书人而言,这已是连年落榜打击后难能可贵的一线希望。

科举人生的风险,除了寒窗十年,镜花水月一场空,进京赶考也是赌上身家性命的大冒险。在交通不便达的古代,没有旅游平安险、没有google地图,各省考生须身怀旅资,远赴京城应试,沿途可能穿山越岭、跨河渡江,跋涉千万里。盗匪诈骗、风霜雨露,无处不是坑。

不过,为何书名以公车为名?原来,「公车」是当时举人的别称。考上举人后,朝廷会提供「公务车」派用,故而得名,清末梁启超等人联名奏请光绪皇帝改革,也被称为公车上书。

补习班、参考书、作文范本,古人的应考秘笈

科举闯关路迢迢,耗去大半生仍止步在秀才、举人者,不计其数。谁都不想当失败者,自然得想尽办法增加竞争力。

现代考生上补习班、买参考书、模拟考冲刺,这些考试文化古人样样没少。明清时期,书院逐渐成为科举服务的机构,相当于现今的补习班。除了定期举办模拟考,书院也会汇编印制过往优秀的作文范本,称为「课艺」,既提供学生仿效,还能打打广告宣传补习班成绩。

但策论答题不仅需要文采斐然,还牵涉政治主张、思想方针,所以清朝官方也推出「国家认证版」,由官府公布上榜文章,挑选优秀的佳作考卷刻印,称作「闱墨」。

考试用书是清代书市热销分类,坊间有各式国考参考用书,专门解析四书五经、对策范例,畅销版本更是风靡文人,人手一册,如同多益、国考书高居现代排行榜一般。19世纪下半石印技术传入后,书籍印刷变得更快、更低廉,书商大量印制考试补帖,科举用书可说是撑起了清代的石版印刷产业。

清代版「模犯生」,无处不可藏的小抄

为求杀出重围,有人埋首苦读,自然也有人心怀不轨专走小径,作弊与防弊是自古的考场谍报战。

大省分竞争激烈,有些考生会偷偷到别省依亲「跨考」或同时多区报名「骑考」。为了防弊,考生必须出具身分切结书「亲供单」,由邻里具名担保或考生互保。考场入口,还有人专门辨识口音,以防有「外籍生」冒充混入。

考卷经过弥封(隐藏考生资料)、誊录(专人抄写统一笔迹),阅卷时,不同考官以不同颜色或记号来圈点标记,区分责任。考生也可领取卷票,在乡试放榜后凭号码牌领回考卷,便能检阅考官如何评分,甚至提出申诉。

但官府防弊再严密,依然有人钻漏洞,买通考官泄题、贿赂誊录员泄漏字迹、在卷纸上戳洞标记。从史料纪录来看,稳居舞弊第一名的是夹带,举凡内衣、裤裆、食物、文具皆能包藏小抄,无所不用其极。

高科技还没出现的年代,手工查弊粗暴直接,进入考场必须脱衣检查、食物剥开,就连烛台也不放过。乾隆时更规定,衣物袜帽不得有内里,砚台不能过厚,笔管也必须是空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