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讲求礼法并施,他的思想适合作为先秦时期管理国家吗?

如题所述

先秦时期,用荀子思想来治国是不可行的。从《荀子》一书中,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荀子在维护礼的同时,也十分认同“法”的重要性,“礼法并施”可以说是荀子治国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但是,先秦时期可不是秦始皇建立的大秦朝,如果把荀子思想放在秦朝的话,说不定秦朝可以延续更久,但是荀子的思想是不可以放在先秦时期的。

先秦时期,就是秦王朝建立以前的这段时间,一般来说,我们议论文化的话,我们所说的先秦属于狭义的先秦,大概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这几个历史时期。那么要讨论荀子思想是否可以在先秦时期用来治国,我们就需要结合荀子治国思想特点,和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来进行综合讨论。

先秦时期,夏商周为奴隶制,春秋属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过渡期,战国属封建制基本成型。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分别讨论讲求“礼法并施”的荀子治国思想是否符合这三个时期。

1、夏商周时期:坚信意志之天的奴隶制与“礼法并施”的荀子治国思想

首先,我们来议论一下,荀子思想中的“礼法并施”适合不适合奴隶制时期?显然是不适合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个过程,而人类社会制度的演变,某种程度上说,背后也蕴含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

在我们的原始社会中,人类在大自然,尤其是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太过无力,同时,原始社会的人对大自然的认识不够,对一些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把握不够。面对神秘且拥有压倒性力量的大自然,伴随着人类日渐丰富的文明,人因敬畏自然等原因,神话便孕育而生。

而原始社会之后,坚信天有意志是夏商周的特色之一。虽然在周王朝对于意志之天的崇拜,没有夏王朝和商王朝那么“极端”,但是,“天是有意志的,可以把控所有人之命运”这一思想观念,依旧没有改变。可以这么说,在奴隶制国家,君主某种程度也是在凭借“君权神授”,巩固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

那么,我们高度凝练一点来看,在奴隶制王朝中,谁说了算?君主说了算。君主听谁的?听“天”的。也就是说,在奴隶制的王朝中,一个国家能不能好过,得看君主是不是有“德”。有没有限制君主的存在?在周以前,人类世界是没有的,所以商纣王(商朝认为天独佑君主,君主是天之子)才那般有恃无恐。而到了周王朝,因为周公制礼,提出以德配天,才进一步加强有了相对实质性限制君主的存在了。

那么限制君主的是什么?是礼。某种意味来说,守“礼”亦是守“德”,周公的逻辑是:君主要想安坐王位,首先需要有配得上这个位置的“德”。不“守”会怎么样?会和商纣王一样受到“天”的惩罚。也就是说,即便到了周王朝,束缚君主的,依旧是所谓的“天”,“天”到底能不能明察秋毫君主有德无德呢?能吗?答案在大家心里。

也就是说,我国夏商周的奴隶制,君主治国,多半属“自我约束”。那么荀子的“礼法并施”可行吗?不可行。

首先,夏商周时期的人类文明,还不足以达到“法”的高度,该时期坚信意志之天,所以,社会中存在各种祭祀礼仪,但是却难以出现所谓的“法”。时代的特色,决定了“礼法并施”基本难以出现在坚信天有意志的奴隶制国家。再加上,从周王朝曾经的盛世来看,我国奴隶制王朝也是有辉煌的时刻,也就是说,凭借着人坚信意志之天的权威,这在某一时期已经足以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那么此事人们对“法”就没有需求。不被人需求的东西,如何成为治国之要?

综上所述,从先秦夏商周坚信意志之天的奴隶制大环境来看,荀子“礼法并施加”一来没有出现的契机,二来,该时代环境下,人类基本没有对“法”的需求,就周王朝的盛世而言,“礼”已足够。所以,荀子的“礼法并施”是不适合先秦时期的夏商周王朝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