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论文1500字

如题所述

20几岁的年轻人,刚从学校步入社会,由一个单纯的学校环境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必然有很多的不适。比如角色转变不顺,工作开展不顺,人际关系不顺,等等。而这些不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在于他们的能力和学历背景,而在于他们的为人处世态度和方法。

  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之所以怀才不遇,感叹生活艰难、世事不公平,不在于他们的才华不为人所知,而在于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更在于他们没有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或内向,或自负,或木讷,或狂傲。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如何与人建立联系,也不懂得如何靠人际关系来为自己获得帮助和成功。

  年轻人的大学阶段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时期,那么当他们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的时候,他们更应该学习的是,如何说话和办事,如何靠会做人来做好事,如何树立个人品牌,如何拥有自己的人际支持网络等。   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跟陌生人在一起,总是找不到话题;心里很崇拜你的上级,嘴上却不知分寸地得罪了他;朋友遇到了伤心事,你很同情但又不知如何劝慰;与客户谈判,却无意中让对方识破了自己的底线……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跟单纯而有保障的校园环境大不相同,曾心存浪漫情调和美好幻想的年轻人在现实面前常常茫然无措。他们曾经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学历就能找到喜欢的工作,但满腔激情一次次被残酷的现实打压,甚至激不起一点波澜。

  人在一生中要扮演多种角色,要发生多次的角色转换。其实,大学毕业到一个新的单位工作,就是一次角色转变的过程,即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转变。而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职场中,这个过程总是会有茫然与苦闷相伴随。

  所谓角色转换,是指个体的人因社会任务和职业生涯的变迁,从一个角色进入另一个角色的过程,其根本的变化是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变化。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履行着不同的社会责任,遵循着不同的社会规范,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得越清晰越全面,就越能顺利地实现角色的目标与任务,就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一个人只有符合社会的期望,他才会受到社会的接纳和欢迎。

  一个人的角色认识过程既是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过程,也是通过自己所承担的角色,让他人和社会了解自己的过程。由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在我们每个人一生经历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过程。   学会独立,做好角色定位: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要迅速地完成角色的转变,认识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位置和所承担的工作角色,明了该角色的性质、职责范围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这是顺利度过适应期的重要一步。社会与学校相比,生活环境、工作(学习)条件都有着很大的变化,难免使那些心存幻想、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产生心理落差和强烈的冲突。因此,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要着重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要明白,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学会自己独立解决问题,不要动辄向父母或朋友伸手求援,或是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要知道,你人生中的"万里长征"才刚刚起步呢!

  虚心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不要仍然沉湎于大学的轻松、浪漫生活,要尽快全身心投入到新的环境中。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大部分知识和能力仍需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积累和锻炼。一切有经验的领导、师傅、技术人员和同事都是很好的老师,他们在岗位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些都是你所需要的,只要你肯虚心请教,一定会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而这些都是你将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做出更好的成绩的资本。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协作意识:年轻人走入社会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挥是适应环境的关键。人际关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的联系或关系。人际关系如何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你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糟糕的人际关系则会使你陷入孤立的境地,消极被动。很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有着较强的个性和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活泼有余,热情不足,往往孤芳自赏,放不下架子去同周围的同事搞好关系。特别是当周围的人学历低于他的时候,他更有一种优越感,因此目中无人。他们独来独往,在工作上也不懂得与人合作。不善于与人交往,难以沟通,难免将自己封闭起来,以致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人际交往能力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首要重点学习和培养的能力。主动与人交往,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加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对自己的未来有百利而无一害。总之,从校园环境到社会环境,肯定会面临很多复杂的、难以把握的状况,刚出校园的你或许应付能力还不够,但不要逃避,尽快完成自己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换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