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早期中期晚起分别在什么地方?代表作有什么?

如题所述

1、 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其分布范围大致是:陕西关中地区、河南大部分地区、山西南部、河北南部、远及甘青交界、河套地区、河北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C-14年代约为距今7000——5000年。
通过对山西半坡和河南陕县庙底沟,以及对甘肃秦安大地湾的考古研究,明确了仰韶文化的基本面貌:经营原始农业,以种植粟为主,并饲养家畜(猪、狗等)。
2、仰韶文化诸类型分析
①关中、豫西、晋南地区的半坡、庙底沟、西王村类型
②洛阳、郑州王湾、大河村文化类型
③豫北、冀南地区地区的后岗、大司空类型
④甘肃地区的仰韶文化
3、仰韶文化分期的标准
仰韶文化经历了长达两千年的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其彩陶纹饰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为了准确把握这种阶段性的发展变化,学术界通常将仰韶文化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早、中、晚期。
这种分期的标准主要依据于尖底瓶的变化。尖底瓶是仰韶文化中自始至终使用的一种盛贮水的器物,在各个遗址中多有发现,是一种常见器物,或可称为仰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它的变化较为敏感,各阶段的形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学术界最终选择以不同的尖底瓶划分为不同的文化期。
①仰韶早期的尖底瓶在甘肃有两类,庆阳宁县董庄与正宁宫家川的尖底瓶形制为杯形口;大地湾、师赵村二期出土的尖底瓶则为葫芦形口,器体较长。这两类尖底瓶中腹部或偏下部均有一对环形耳.前者的形制更接近于陕西关中一带,后者独具特色。我们将出土杯形口、葫芦形口尖底瓶的遗存定为早期;
②中期尖底瓶均为双唇口,一般不见腹耳,我们将出土这类尖底瓶的遗存确定为中期;
③晚期尖底瓶主要形制为平唇口(或称平沿口),腹部无耳(彩图8),但在偏晚阶段出现了喇叭形口、腹部有一对桥形耳的小型尖底瓶,甚至在陇西还采集到一件全身饰彩的尖底瓶,我们将这类遗存统称为仰韶晚期。
4、仰韶文化早中晚期的代表作
(1)早期陶质:陶器以细泥、夹砂红陶为主,器型以圜底、平底为多,少量尖底。
典型器物:圜底钵、叠唇或卷唇盆、杯形口尖底瓶、葫芦形口尖底瓶、葫芦瓶、细颈壶、侈口鼓腹罐、弦纹浅腹罐、敛口瓮、尖底缸等。
仰韶文化阶段,彩陶艺术逐步走向繁荣,于是,诞生了古朴而精美的各类图案。其中时
代最早、频繁使用的图案就是鱼纹。人头形雕塑器口瓶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史前艺术中集彩陶、雕塑、造型艺术于一身的杰出作品之一。
(2)仰韶文化中期是迅速发展的扩张时期,也是对我国史前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短短几百年间,其典型文化因素,即勾叶、圆点、弧三角纹及双唇口尖底瓶,迅速传遍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甚至波及影响到长江流域。
“华山玫瑰”指的是关中一带仰韶中期的典型彩陶纹饰。
以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为代表的豫、晋、陕交界区,以及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为代表的关中东部仰韶中期常见生动的鸟纹。
(3)仰韶文化晚期大约距今5500年—4900年,是甘肃史前文化最为辉煌的历史阶段。
大地湾、师赵村、西山坪均发现有形制较为统一的横穴陶窑,分为长方形坑式火塘和圆形窑室两部分,窑室面积有增大的趋势,新增叶脉式火道以及窑床的箅孔设臵更为进步,火力更加均匀,烧陶技术较中期提高。
晚期彩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不易脱落的,仍然称之为彩陶;第二类以前偶尔出现,本期则有一定数量,是陶器烧成后绘制的,就是我们前面讲到过的彩绘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