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的特征有什么?

如题所述

耳鸣是患者感到耳内有各种单一或多种声音并存的响声,分为主观性耳鸣与客观性耳鸣两类。

主观性耳鸣是仅患者自身能听到耳鸣声,它可由外耳和中耳疾病引起,如外耳道炎、耵聍栓塞、急性及慢性中耳炎或渗出性中耳炎等。较多见的原因为内耳轻度病变引起听觉功能紊乱,如疲劳、睡眠不足、月经紊乱、情绪波动、头部血循环不良或内耳缺氧等可引起耳鸣。内耳疾病如美尼尔氏病、药物中毒性耳聋和老年性耳聋等多伴有耳鸣。耳鸣是听神经瘤和颈静脉球体瘤常见的早期症状。此种耳鸣不易治愈,主要用扩血管药和维生素B类药物治疗。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白血病、肾病、糖尿病和烟酒过度等亦可引起耳鸣,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客观性耳鸣为不但自身能听到耳鸣声,他人用耳贴患者耳上亦能听到鸣声。此类耳鸣可由血管畸形或受压等引起,鸣声与脉搏频率一致。用手指按压下颌下方、颈侧能触到颈动脉跳动,如加压阻断颈动脉血流则耳鸣消失。咽部肌肉(腭帆肌)痉挛可引起节律性“咯咯”声,中耳内小肌肉强烈收缩时可出现间断的“卡塔”声。

有些耳鸣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先兆,应予注意。如注射链霉素时出现耳鸣,说明已有耳中毒应即停药。高血压病人耳鸣加重,提示血压上升。耳鸣亦可为心脏病的先驱症状,可到医院进一步查明耳鸣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6
耳鸣的特点主要根据其频率、响度、持续时间和变化规律来认识,有可能产生严重危害。
1、耳鸣的频率:临床上,一般对耳鸣的声音频分为高频与低频来认识。通过耳鸣匹配检测分析在500Hz以下者为低频耳鸣,在1000Hz以上者为高频耳鸣。高音调耳鸣的鸣声尖锐,低音调耳鸣的鸣声粗隆。
2、耳鸣的响度:临床上,对耳鸣的响度一般分为低度(鸣声小)、中度(鸣声中等强度)、高度(鸣声大)三个等级。多数耳鸣患者的耳鸣响度为低、中一般说来,高音调耳鸣的声响多为中、小程度(鸣声较弱,或强度较小。描述为鸣声尖细,如蚊虫,如知了鸣叫,等),而低音调的声响多为中、高程度(鸣声较大,或强度较大。描述为如雷声,如风吹声,如飞机轰鸣,嗡嗡声、呼呼声,等)。辨别耳鸣的音调(频率),有利于认识耳鸣属何类疾病所致,在中医辨证中有利于认识属实证或虚证。
3、耳鸣的持续时间:耳鸣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如耳鸣可呈现为一过性或短暂性,间歇性,持续性,以及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波动性等。
4、耳鸣的影响因素:以下因素可对原有耳鸣的出现或程度轻重产生影响。
(1)精神心理因素:对耳鸣的影响最为明显和多见。如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过度疲劳等均可以加重耳鸣,而耳鸣本身又可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与心理状态,相互影响,出现恶性循环;轻松、愉快的良好情绪和心理状态可减轻或缓解耳鸣。
(2)噪声:可加重原有的耳鸣,也可使原耳鸣减轻或缓解;外界噪声降低(如夜晚或安静状态下),正常掩蔽效应减小,原有的耳鸣则显得明显或加重。
(3)饮食:烟酒过度、浓茶、含咖啡因饮料、酒高胆固醇及高盐饮食、食物过敏等,可引起或加重耳鸣,减肥食品可使耳鸣加重或缓解。
(4)体位:体位改变可影响耳鸣,多数情况下卧位时重,立位时轻。
(5)月经与妊娠:妇女月经期或妊娠期有可能引起耳鸣加重。
(6)眼球运动:某些患者在眼球运动或眨眼时可出现耳鸣。后者可能为面神经与镫骨肌同时兴奋所致。
第2个回答  2020-01-07
耳鸣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常常引人产生听觉错觉。那么,耳鸣早期症状是什么呢?

一、耳部疾患

患有耳部疾患一般多有耳病史,耳鸣以夜间为甚。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又分为传导性耳鸣与感音性耳鸣两种。传导性耳鸣的特征是单侧性,即耳鸣发生于病变的一侧,且音调较低,有节律性。感应性耳鸣多为双侧性,耳鸣常呈高音调,耳鸣常为间歇性。

二、颈部疾患

耳鸣症状预兆着什么?颈部疾患是一方面。颈部肿痛或患有其它颈部疾病,压迫了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的一侧耳鸣。产生这种耳鸣的特点是持续性,低音调,耳鸣的程度可随体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三、神经衰弱

耳鸣还与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有关。当人的情绪忧郁、焦虑不安时,也可出现耳鸣的症状。这种耳鸣音调高低不定,多为双侧性,并伴有头痛、失眠、多梦等症状。另外,身体虚弱时,由于血管的张力不足,局部供养不良,可引起耳鸣。中医医学认为它是肾虚的表现。
第3个回答  2020-08-10
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实际上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音,也就是说耳鸣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耳鸣可以短暂或持续性存在.严重的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如果是短暂性忽来忽去的耳鸣,一般是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可听之任之。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则要提高警惕,尽早就医。神经性耳鸣病人还应该到当地医院去诊治,也可以做高压氧治疗
第4个回答  2020-03-23
耳鸣的症状呈多样性,可表现为双侧或单侧耳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长期耳鸣会引起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紧张、害怕或者抑郁情绪,而不良的情绪状态可加重耳鸣,造成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恶性循环,心理因素在耳鸣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