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教师

如题所述

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中国文化中对教师的有关隐喻。
教师是什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什么作用,唐代的韩愈在他的《师说》中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天,这个说法还能适应我们的新课改要求吗?
①有关教师的作用,可分成正面和负面两类:
正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路标”,“教师是摆渡人”,“教师是梯子”,“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是学生的拐杖”,“教师是乐队指挥”,“教师是球队教练”,“教师是导演”,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负面:“教师是三大公害之一(其他两害是警察、医生)”,“教师是条子(意即警察),是太平洋的警察”,“教师是法官,而且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教师是身心摧残者”。
②有关教师的敬业献身精神:“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是春蚕”,“教师是孺子牛”,“教师是铺路石”,“教师是太阳”。
③有关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是水,不断更新,长流不断”,“教师是活的诸葛亮”。
④有关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是酸酸(甘肃某县俗谚,有两重意思:一是“穷酸”;二是“摆臭架子酸”)”。
⑤有关师生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我们以其中的“蜡烛”角色做一个分析:
“教师是蜡烛”这一隐喻使人感到既喜又忧。一方面,它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即生重于师。光是有方向的,光总是朝着一定的目标照;而作为教师的光只能跟着学生走,围着学生转,教师的自身发展没有得到重视。而事实上,教师作为蜡烛,不仅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在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光彩照人。教与学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而教师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就发展了学生。
“蜡烛论”给教师的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它反映了社会普遍对教师这个职业所抱有的崇高期待,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可以为其“传道、授业、解惑”。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为它的光太微弱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作用估计得那么高,不必一味顺从社会的期望,将其作为巨大的包袱背在背上;不必像蜡烛那样牺牲得那么悲壮,把自己全部燃尽了口教师也是自然的人,也要重视自己的生活和发展,也可以生活得有滋有味,有自己的情感和兴趣爱好。如果自认为是蜡烛,一味燃烧,蜡烛会越烧越短,终有熄灭的一天。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光照到需要光的地方,而且需要自己不断充电。因此,有的老师认为,与其把教师比喻为蜡烛,不如比喻为长明灯,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充电,于人于己都受益元穷。
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看一看陈向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对教师隐喻的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他的文章解说的更详细。
二、新课程标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提出的现代教育六大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学会一技之长,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教育提出了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这四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思想方面的水平和正确的情感态度。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两点: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弄清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即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三点:第一,要正确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认真读书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其次,要组织学生进行多向对话,阐释自己独特的体验,在对话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提升自己的认识。通过文本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上来。第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过去,我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与学、考与评都框定于课本与教参的范畴,结果是教师教得死,学生也学得死。实践证明,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他们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该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听、说、读、写、演等活动,还包括课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第三,要正确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感情色彩强烈。因此,我们在语文教育中,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走出“先系统讲解语文知识,再安排相应练习”的理性化教学设计的误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情感熏陶功能,使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要将过去那种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首先,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是不完美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和学习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保护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做到乐学、会学。其次,现代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是以承认个人的差异性,并将其视为学习资源为前提的。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第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如果只接受,缺乏探究,那么,语文学习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探究过程,是获取知识、方法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的探究乐趣,比探究获取的结果更为重要。由此看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四点:第一,从课程目标上看,语文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使之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第二,从课程时空上看,要走出传统语文课程“课本是世界”的误区,确立“世界是课本”的新的语文课程时空观。这个世界不仅包括实存的物理世界和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且还包括师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第三,从课程功能上看,语文课程要尽可能满足培养语感; 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根据社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 会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第四,从课程类型上看,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语文学科课程,还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
这些理念,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们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并付,之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才能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现在,语文学科教育曾引进和还在继续引进的有全国影响的重要理论和经验大致如下:
【美】布鲁纳的“发现法”
【美】斯金纳“程序教学法”
【美】罗杰斯的“不指导原则”
【瑞】皮亚杰的“活动教学法”
【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
【苏】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理论”、“高难度教学原则”
【苏】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沦”
【苏】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示法”
【保】罗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法”
【苏】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和“反馈学习”
【美】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和意义学习理论”
【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理论”
除上述名家理论以外,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我国一些从国外学习归来的学者还先后引进了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西方教育思潮与理论,并倾力用以疗救语文教学长期陷于瓶颈难以自拔的痼疾。
三、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1.由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装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扭转;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俗话说,怎样的师父带出怎样的徒弟。古代先哲墨子从染丝者那里受到启发,得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结论,并殷切告诫人们“染不可不慎”。这些话说的是一个道理:在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存在着染与被染的关系,施教者的思想水平和智能素养将给受教者以深刻的影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两个方面: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学科基础知识。
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言学、文章学和文学的基础知识。语文教师在语言学方面的素养,不是体现在能不能用教科书上的概念、定义、规则来解释文章中那些被分割出来的、孤立的字词和句段;而是体现在是不是掌握我们汉民族语文的基本特点和应用规律,能不能熟练地综合运用这些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发现、分析、品评一些范文的精妙和一些病例的错失,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语言的知识,而且领略到语言运用的“诀窍”,变得聪明起来。
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读文章、写文章。但在事实上,那种肢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用解剖尸体、拆卸机器的办法把血肉丰满、活跃着生命的优秀作品分解成一堆堆零碎知识的教法,至今还随处可见。至于在文学方面,语文教师当然要具备中外文学发展史和文学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素养。
此外,语文教师是搞教学的,他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学法方面的基本素养,懂得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具有遵照教学原则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案的本领。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一个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科方面的素养,主要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而在于能把教育理论化为随机应变的教育技巧,也就是说善于察觉教学进程中发生的任何细微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符合教学原则的新的行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巧妙地、自然地把教学进程引向既定目标。
2.由“教书匠”转向专家型、科研型、创新型教师。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而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研究。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鼓励教师搞科研、搞创新,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这些都意味着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
语文老师难当,它不仅是要语文老师喜爱语文、擅长语文(作文),还需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如果说前者表现为语文老师要“作家化”的话,那么,后者则要求语文老师要“学者化”。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除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外,应当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事实是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关注美学、哲学、经济、社会、自然等学科的常识。《庄子》上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但说到底,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考试“专家”容易,而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实在困难。
所以,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语文炽热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终日以书为伴,这个书最好不是教参、教材和其他考试资料,而是一些所谓的“闲书”,即“三教九流”之类的,语文教师要具有为某种目的而广泛阅读并从中搜求各种有用资料的能力,也要具有翻查各种工具书自行索解疑难的能力,还要具有通过圈点批注对文章深入研读进而吸取其精华、发现其错失的能力,等等。
语文教师读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读与语文课文直接有关的书。如著名作家的评传、节选课文的原著、著名作品的赏析、名家名作的手稿、与背景有关的史书等等。第二层次,读与语文教育有关的书。如语文教育学、语文心理学、语文教材教法和著名教育家的书。如《中学语文教学通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张志公文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还有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院院士赞科夫的论著《和教师的谈话》等。第三层次,读与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养有关的书。如哲学、美学、文学、思维科学、文艺理论、艺术等方面的书,这些书是高品位的书,细致地去读它,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专家型的教师也肯定不是一位好教师。如果你不是完全为了混饭吃的话,教师要有小人物做大事业的气魄!
3.由固定的模式化教学向灵活多变的个性化教学转变。
以往教学研究有一种倾向,就是喜欢总结教学模式,并试图用一定的模式来架构和评价老师的教学,因此不太注意发现和总结教者的教学个性、惯用自己的意志规范教者的教学设计,致使教者放弃自身的特点、长处,刻意按照他人的“指导”去做。结果,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模式化和公式化。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向教学模式个性化发展,形成个性化教学。要做到个性化教学,首先,要吃透教材,在了解班级学生心理、知识、能力等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和提高,用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赢得学生的喜爱。
也许是学者对“语”“文”两字过于烦琐阐解,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它只存在于教育领域,准确地说是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科名称。到了大学或其他专业研究领域,这词就不复存在了,成了“中文”,成了“汉语”,就连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只一也是冠之以——汉语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均可以成“家”,或加“学”再成“家”。如: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 历史学家等,唯独没听说什么“语文家”或“语文学家”的。有的也仅仅是“语文教育家”、“汉语学家”、“文学家”而已。
所以有人说,语文老师是最容易当的老师,识几个字,讲几篇有统一说法的课文,做几张有标准答案的试卷。这话不假。但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不是容易当,最容易当,而是难当,最难当。因为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语文教师太难了。
因此,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应该反省自己,可以写教育日记,可以写教学反思,可以写教育叙事等等,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最终我们成为“四个一”教师:即要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一个不断学习的教师,一个以身作则的教师,一个关注学生行为的教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7
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中国文化中对教师的有关隐喻。
教师是什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什么作用,唐代的韩愈在他的《师说》中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天,这个说法还能适应我们的新课改要求吗?
①有关教师的作用,可分成正面和负面两类:
正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路标”,“教师是摆渡人”,“教师是梯子”,“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是学生的拐杖”,“教师是乐队指挥”,“教师是球队教练”,“教师是导演”,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负面:“教师是三大公害之一(其他两害是警察、医生)”,“教师是条子(意即警察),是太平洋的警察”,“教师是法官,而且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教师是身心摧残者”。
②有关教师的敬业献身精神:“教师是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是春蚕”,“教师是孺子牛”,“教师是铺路石”,“教师是太阳”。
③有关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是水,不断更新,长流不断”,“教师是活的诸葛亮”。
④有关教师的经济地位:“教师是酸酸(甘肃某县俗谚,有两重意思:一是“穷酸”;二是“摆臭架子酸”)”。
⑤有关师生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我们以其中的“蜡烛”角色做一个分析:
“教师是蜡烛”这一隐喻使人感到既喜又忧。一方面,它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即生重于师。光是有方向的,光总是朝着一定的目标照;而作为教师的光只能跟着学生走,围着学生转,教师的自身发展没有得到重视。而事实上,教师作为蜡烛,不仅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在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光彩照人。教与学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而教师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就发展了学生。
“蜡烛论”给教师的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它反映了社会普遍对教师这个职业所抱有的崇高期待,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可以为其“传道、授业、解惑”。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为它的光太微弱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作用估计得那么高,不必一味顺从社会的期望,将其作为巨大的包袱背在背上;不必像蜡烛那样牺牲得那么悲壮,把自己全部燃尽了口教师也是自然的人,也要重视自己的生活和发展,也可以生活得有滋有味,有自己的情感和兴趣爱好。如果自认为是蜡烛,一味燃烧,蜡烛会越烧越短,终有熄灭的一天。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光照到需要光的地方,而且需要自己不断充电。因此,有的老师认为,与其把教师比喻为蜡烛,不如比喻为长明灯,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充电,于人于己都受益元穷。
感兴趣的老师,可以看一看陈向明:《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对教师隐喻的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他的文章解说的更详细。
二、新课程标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提出的现代教育六大目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办事,学会一技之长,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现代教育提出了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这四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思想方面的水平和正确的情感态度。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两点: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弄清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即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三点:第一,要正确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认真读书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其次,要组织学生进行多向对话,阐释自己独特的体验,在对话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提升自己的认识。通过文本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上来。第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过去,我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过分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与学、考与评都框定于课本与教参的范畴,结果是教师教得死,学生也学得死。实践证明,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在他们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该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听、说、读、写、演等活动,还包括课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第三,要正确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是以形表义,音、形、义结合,感情色彩强烈。因此,我们在语文教育中,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走出“先系统讲解语文知识,再安排相应练习”的理性化教学设计的误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情感熏陶功能,使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要将过去那种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首先,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是不完美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和学习问题。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保护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做到乐学、会学。其次,现代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是以承认个人的差异性,并将其视为学习资源为前提的。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第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如果只接受,缺乏探究,那么,语文学习就谈不上创新和发展。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探究过程,是获取知识、方法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的探究乐趣,比探究获取的结果更为重要。由此看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我们在理解这一理念时,必须把握四点:第一,从课程目标上看,语文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使之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第二,从课程时空上看,要走出传统语文课程“课本是世界”的误区,确立“世界是课本”的新的语文课程时空观。这个世界不仅包括实存的物理世界和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且还包括师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第三,从课程功能上看,语文课程要尽可能满足培养语感; 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根据社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 会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第四,从课程类型上看,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语文学科课程,还包括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
这些理念,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们只有全面深刻地理解其内涵,并付,之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才能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现在,语文学科教育曾引进和还在继续引进的有全国影响的重要理论和经验大致如下:
【美】布鲁纳的“发现法”
【美】斯金纳“程序教学法”
【美】罗杰斯的“不指导原则”
【瑞】皮亚杰的“活动教学法”
【德】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法”
【苏】赞可夫的“一般发展理论”、“高难度教学原则”
【苏】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沦”
【苏】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示法”
【保】罗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法”
【苏】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和“反馈学习”
【美】奥苏伯尔的“接受学习和意义学习理论”
【美】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理论”
除上述名家理论以外,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我国一些从国外学习归来的学者还先后引进了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西方教育思潮与理论,并倾力用以疗救语文教学长期陷于瓶颈难以自拔的痼疾。
三、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1.由知识的传授者、权威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装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扭转;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俗话说,怎样的师父带出怎样的徒弟。古代先哲墨子从染丝者那里受到启发,得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结论,并殷切告诫人们“染不可不慎”。这些话说的是一个道理:在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存在着染与被染的关系,施教者的思想水平和智能素养将给受教者以深刻的影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两个方面: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教育学科基础知识。
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言学、文章学和文学的基础知识。语文教师在语言学方面的素养,不是体现在能不能用教科书上的概念、定义、规则来解释文章中那些被分割出来的、孤立的字词和句段;而是体现在是不是掌握我们汉民族语文的基本特点和应用规律,能不能熟练地综合运用这些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发现、分析、品评一些范文的精妙和一些病例的错失,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语言的知识,而且领略到语言运用的“诀窍”,变得聪明起来。
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读文章、写文章。但在事实上,那种肢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用解剖尸体、拆卸机器的办法把血肉丰满、活跃着生命的优秀作品分解成一堆堆零碎知识的教法,至今还随处可见。至于在文学方面,语文教师当然要具备中外文学发展史和文学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素养。
此外,语文教师是搞教学的,他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和语文教学法方面的基本素养,懂得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具有遵照教学原则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案的本领。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一个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科方面的素养,主要不在于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而在于能把教育理论化为随机应变的教育技巧,也就是说善于察觉教学进程中发生的任何细微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符合教学原则的新的行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巧妙地、自然地把教学进程引向既定目标。
2.由“教书匠”转向专家型、科研型、创新型教师。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而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研究。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鼓励教师搞科研、搞创新,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教师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这样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这些都意味着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
语文老师难当,它不仅是要语文老师喜爱语文、擅长语文(作文),还需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如果说前者表现为语文老师要“作家化”的话,那么,后者则要求语文老师要“学者化”。在中学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的知识内容涵盖极大。因此要求语文老师应该对各种知识进行广泛涉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除具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外,应当有一定的相关知识,事实是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关注美学、哲学、经济、社会、自然等学科的常识。《庄子》上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但说到底,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考试“专家”容易,而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实在困难。
所以,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语文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语文炽热的兴趣。如果一个教师终日以书为伴,这个书最好不是教参、教材和其他考试资料,而是一些所谓的“闲书”,即“三教九流”之类的,语文教师要具有为某种目的而广泛阅读并从中搜求各种有用资料的能力,也要具有翻查各种工具书自行索解疑难的能力,还要具有通过圈点批注对文章深入研读进而吸取其精华、发现其错失的能力,等等。
语文教师读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读与语文课文直接有关的书。如著名作家的评传、节选课文的原著、著名作品的赏析、名家名作的手稿、与背景有关的史书等等。第二层次,读与语文教育有关的书。如语文教育学、语文心理学、语文教材教法和著名教育家的书。如《中学语文教学通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张志公文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还有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院院士赞科夫的论著《和教师的谈话》等。第三层次,读与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养有关的书。如哲学、美学、文学、思维科学、文艺理论、艺术等方面的书,这些书是高品位的书,细致地去读它,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专家型的教师也肯定不是一位好教师。如果你不是完全为了混饭吃的话,教师要有小人物做大事业的气魄!
3.由固定的模式化教学向灵活多变的个性化教学转变。
以往教学研究有一种倾向,就是喜欢总结教学模式,并试图用一定的模式来架构和评价老师的教学,因此不太注意发现和总结教者的教学个性、惯用自己的意志规范教者的教学设计,致使教者放弃自身的特点、长处,刻意按照他人的“指导”去做。结果,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模式化和公式化。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向教学模式个性化发展,形成个性化教学。要做到个性化教学,首先,要吃透教材,在了解班级学生心理、知识、能力等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和提高,用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赢得学生的喜爱。
也许是学者对“语”“文”两字过于烦琐阐解,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它只存在于教育领域,准确地说是存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科名称。到了大学或其他专业研究领域,这词就不复存在了,成了“中文”,成了“汉语”,就连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只一也是冠之以——汉语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均可以成“家”,或加“学”再成“家”。如: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 历史学家等,唯独没听说什么“语文家”或“语文学家”的。有的也仅仅是“语文教育家”、“汉语学家”、“文学家”而已。
所以有人说,语文老师是最容易当的老师,识几个字,讲几篇有统一说法的课文,做几张有标准答案的试卷。这话不假。但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不是容易当,最容易当,而是难当,最难当。因为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语文教师太难了。
因此,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应该反省自己,可以写教育日记,可以写教学反思,可以写教育叙事等等,不断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最终我们成为“四个一”教师:即要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一个不断学习的教师,一个以身作则的教师,一个关注学生行为的教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