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什么意思啊

如题所述

就像此时的星辰一样,跟昨日已经不一样了,为了什么人在有风和露的夜晚独立呢?此句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出自清.黄景仁《绮怀十六首.其十五》。

原文: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译文

曾几何时坐在花下吹箫,在红墙中仰望银河是那么遥远。就像此时的星辰一样,跟昨日已经不一样了,为了什么人在有风和露的夜晚独立呢?

缠绵的思绪犹如抽尽丝的蚕茧,内心的忧伤犹如剥后的芭蕉。已经过了些年了,还是不能通过酒消除内心的忧伤。

扩展资料:

诗歌赏析

“绮”本意为“有 花纹的丝织品”,后来引申为“美丽”,“绮怀”自是一种美丽的情怀,对清代诗人黄景仁来说,这种美丽来自一种爱情失落无处寻觅的绝望,因而更加凄婉动人。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故事却仅有一个温馨的开始和无言的结局。正因如此,在《绮怀》之中,笼罩着隐隐约约的感伤。这种感伤,被那种无法排解的甜蜜回忆和苦涩的现实纠缠着,使得诗人一步步地陷入绝望中。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明月相伴,花下吹箫,美好的相遇。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回首旧时光,自己和表妹在花丛中,你唱我和,箫声萦绕,现在都成为了过眼烟云。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

“似此星辰 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全诗精华之所在,历来被人传诵。是的,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夜晚,只有自己独立在寒风中,白露为霜,不见伊人,心如天寒,心如夜晚孤寂。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联可以和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媲美。春蚕吐丝,将自已重重包裹,正如诗人自己,用重重思念将自己重重包围。春蚕吐丝尽头是茧,是死,红烛流泪的尽头是灰,是死。而死,自然是人世间最为绝望的结局了。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尾联同首联呼应,三五年时三五之月,自然是“几回花下坐吹箫”的往昔,而那时的美酒在今夜早已被酿成苦涩的酒。而这种苦涩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因为,诗人无法不想念,也就无法同往昔和现实的夹缝之中突围出来。

法国著名诗人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也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黄景仁的七言律诗《绮怀十六首之十五》,也正是因为这种绝望而更有了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绮怀.几回花下坐吹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9

《绮怀》清.黄景仁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今夜之星辰已经不是昨夜的星辰了,我还为了谁在风中露中站立直到午夜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