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壳虫怎么养

如题所述

我是云南喙尾琵琶甲人工养殖户,在大理有养殖基地。
臭壳虫又名臭壳子、臭屁虫、打屁虫,学名云南喙尾琵琶甲。
此虫食性杂,喜阴暗,惧光。卵到幼虫需4_5个月,羽化需50天左右。成虫交配后终身产卵,此虫繁殖力极强,一天可达30枚。此虫寿命长,可活40余月之久,说公虫交配后即死纯说胡说,公虫寿命比母虫短些是有的。
有具体养殖问题可到大理我养殖基地考研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8
臭壳虫是一种很好养的昆虫,它们的食物很杂,包括猪牛饲料、玉米、食物残渣、水果、蔬菜等等。这种昆虫喜阴暗,惧光,惧鼠蚁蛇螨鸟类。它们每天每虫能够产卵达16枚之多,幼虫可食,营养价值极高。
第2个回答  2016-03-29
臭壳子虫又叫可泡虫、地鳖虫、土鳖、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等、土元。属于昆虫,身体扁,棕黑色,雄的有翅膀,雌的无翅。常在老式土质住宅墙根的土内活动。是市场紧缺的中药材。
地鳖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雄虫从若虫到长出翅膀,约需8个月,雌虫无翅,成熟约需9~11个月。雄虫交尾后5~7天死亡。雌虫交尾后一周即可产卵,且一次交尾终生产卵。
臭壳子虫又名琵琶甲、云南琵琶甲,喙尾琵琶甲,属鞘翅目拟步行科昆虫,据说可治疗无名肿毒、肿瘤等疑难病,目前在西南地区已经列入研究开发计划,具体的药理作用还有待研究。 喙尾琵琶甲在云南民间广泛利用,是一种具有重大利用价值的民族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在云南省均有分布,其中滇中、滇东高原分布较为集中,适生区年均气温为13~19℃,年均降水量为750~1 100 mm,海拔为1 500~2 100 mm。垂直分布的海拔范围在760~2 450 m之间。喙尾琵琶甲成虫生境多局限于居民房屋、牲畜圈舍,幼虫栖息于疏松土壤,以谷糠、玉米面、面粉等为食,未发现野外分布。根据其适生的温度、降水量和食性推测其潜在分布区,表明西南地区为其分布的核心区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