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子案例500字

找不到

育子案例:

我觉得良好习惯就是:   

(1)动手和锻炼的习惯。
让孩子参与生活,参与家庭的劳动,要舍得让孩子吃苦。要以日常生活的实践锻炼为主,严格要求,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要允许孩子出错,要尊重孩子的劳动和实践成果。毕竟他是小孩子,做事当然不够大人做得好,但是要以鼓励的态度支持他。现在我女儿就能做许多家务事。早几天还做西餐给我们吃。看见女儿做得有模有样,我真感动。

(2)友爱和礼貌的交往习惯。

我培养我的女儿,就是从小让她这样锻炼的,多让她与同学和朋友快乐的玩,有时候做领袖,有时候要服从,能多与同学和朋友之间的沟通。要懂得关心他人,在她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告诉她,你小的时候坐公交车是别人让座给你,现在你长大了,你就要让座给比你更小的小孩和老人。慢慢地,她就形成了习惯,就学会关心他人。记得有一次我病了,我女儿又是给我拿药又是端水,嘘寒问暧。还做粥给我吃,她已学会照顾人啦。我表扬了她,她好高兴。充满自信。锻炼中她会慢慢地长大。  
 
(3)环境濡染,榜样诱导。

建立良好的环境,良好的道德环境。孩子一定要经常在智力活动之中才会快乐,好奇,专注,自信,积极而有创造精神。试想,尽管孩子吃饱穿暖,物质生活丰富,但如果他智力生活贫乏,枯燥无味,就肯定丧失热情,无聊吵闹,哪会有好的性格。   父母要爱学习,家中要有许多书刊,有藏书丰富的书柜,家人要经常阅读,父母千万不要把业余时间打发到牌桌上和没完没了看电视剧上去,不然孩子也会仿效你的生活。自己在大厅里看电视,老要小孩专心做作业,这是不行的,在孩子期间,大人也要做出一点牺牲不要看电视。对于看电视,我们要正确对待,看电视是打开,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好处是多方面,但看电视要有内容选择和大体的时间限制。孩子一般看少儿节目,动物世界,新闻,体育,儿童电视剧为宜。   家庭的和睦,融洽,互相尊重关心和有礼貌,充满快乐,民主平等和温馨,这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4
育儿心得,借此与老师和各位家长朋友们共同交流和分享:

1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快点过来,听到没有?"……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话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2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在陌生人和外人的面前教训孩子是最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3

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他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4

适时调整关爱的方式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关爱方式,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好时机,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这样不会压抑孩子的才智。例如,当孩子过两岁生日时,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又长大一岁了,从明天开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脸了";又如,当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下个月就要上幼儿园了,从现在开始要自己一个人睡觉,学会盖好被子。"……

有帮助请及时采纳哦 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