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年轻时拜访李邕,为什么却被李邕嘲笑?

李白钦佩李邕的才华拜访他,为什么却被李邕嘲笑?

李白的诗中就可以看出李白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当时李白去拜访李邕的时候,因为不拘礼数再加上高谈阔论之间大放厥词,大谈皇权,所以说才会使李邕心生不悦。


那么李邕是何许人也呢?他的别名叫做李北海,在唐代是著名的书法家,再加上他本人又喜欢结交有志之人,当时的大诗人李白和杜甫都曾和他有过交往,但是他对待这两个人的态度却十分的不同。因为李白的放纵,使得李邕对他心生不满。李邕从小十分自负,对年轻的后进之生态度颇为矜持,而李白却和李邕的性格截然相反,所以他们两个人互相不对盘,在道别的时候,李白直接写了一首《上李邕》去回敬李邕的态度。


当时李邕看了这篇诗到底是什么反应,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李白这首诗里面表达了三点,第一就是非常的自负,觉得自己才华卓越,十分幺不到台。第二就是对当时的人民充满了激愤还有不屑,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第三就是对作为前辈的文豪李邕表达了不满。

比如诗中的这两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我们就可以看出这并不是在向李邕递辞呈的诗词,更是表达了他初次见面没有受到李邕的以礼相待和赏识之后的心有不甘。

杜甫去拜访李邕的时候,却和李白的情况完全不同,可能也是因为杜甫把李邕当做自己的知遇恩人,从心底里就很佩服他,所以他们俩一相见就感觉到无比的亲切,如果非要从对文坛的前辈怀有敬意,这方面来说,杜甫的情商确实要比李白高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3
李邕 李邕别名李北海、李括州,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行书碑法大家。李邕喜好结交有志之士,李白、杜甫两位唐诗双子星都与他有交往,但他对待二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李邕和李白的关系 李邕为何不待见李白

李邕在开元七年(719年)至九年(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史称李邕“颇自矜”(《旧唐书·李邕传 》),为人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态度颇为矜持。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

李邕看到这诗后,是什么态度和反应,不得而知。但李白在诗中透出来的信息,有三点:一是超级自负,二是对当时人充满愤激不屑之情,三是对前辈文豪李邕颇为傲慢无礼。从“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两句看,这似乎不是向李邕求见时呈递的诗歌,更像是初次见面没有受到李邕礼遇、赏识之后,心有不甘、不平,再次递交的作品,有表示抗议的意思。

跟李白的情况完全不同,杜甫对李邕,那是视为知遇恩人的,打心眼里尊敬他,感到无比亲切。

他不同于李白,自负、自信的同时,还能对文坛前辈怀有敬意。从这一点上说,杜甫的情商比李白要高一些。
第2个回答  2019-09-14
因为当时李白去的时候,还很年轻,没有什么名气,虽然很有才华,也是没有得到重用的,所以才会被人看不起,被人嘲笑
第3个回答  2019-09-14
因为当时的李白年轻气盛,还没有什么名片就讨论一些没有能力讨论的事情,让李邕觉得他很自负。
第4个回答  2019-09-14
嗯,李白这个人倒是比较有才气,但是才放旷对不对?嗯,也不要比较爱喝酒,那个被人嘲笑声正常的,因为她那时候还名气不是很大,他觉得自己写得好,但是后来人们都认可了,就得刚开始的是对贻笑大方,我觉得就是那个他的字,他那个整得这个人比较那个字哦,把有点儿哦这个人啊,嘲笑它可能有的东西写的也不好,他大部分写的不错,是先写有大部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