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确实会经常存在于精炼植物油里,但精炼植物油却未必一定含有反式脂肪酸。一方面,反式脂肪酸常常存在于半氢化或氢化不完全的植物油中,氢化植物油是用植物油为原料,使用催化剂将氢添加到不饱和的双键上,以提高植物油的饱和程度,让它的性质更稳定,同时具有特殊风味。但在这一氢化过程中,如果氢化完全就很难出现反式脂肪酸,如果氢化不完全就会产生很多的反式脂肪酸,所以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也要看植物油氢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如果植物油长时间高温加热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所以我们自己在家做饭时,尽量选择低温烹调,减少煎炸食物的摄入。至于反式脂肪酸会以那些面孔出现,@许锦宇同学已经介绍的很明了了,我就不再赘述了。最后补充一点,你可能会在一些食物的配料表里发现有反式脂肪酸的面孔,但是在营养成分表里却写得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这时,你千万不要以为这个食物不含反式脂肪,因为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全氢化植物油或植脂末等,一定会在配料表里或显眼的位置就告诉你,它不含反式脂肪酸。而像我所说的那种情况是因为我国在2011年10月份发布了国标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其中规定如果食品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低于0.3g/100g的话,就可以标注为0。所以食物中“不含反式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标注为0”,也要区分开来。
提起反式脂肪酸,很多人不太熟悉。可说起蛋黄派、面包、沙琪玛、蛋糕…这些“反式脂肪酸”的大户,每个人却并不陌生。明明是孩子经常买的零食,为什么没注意到里面富含“反式脂肪酸”呢?这就与“反式脂肪酸”的各种“伪装”密不可分了。搜狐健康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主任营养师陈霞飞来说说反式脂肪酸的那些事儿。
常见的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反式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一种,因为它的化学结构上有一个或多个“非共轭反式双键”而得名。
反式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加工过程,在植物油的氢化、精炼过程和食物高温煎炒过程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而其中氢化植物油是最引人关注的。相比普通植物油,氢化植物油的可塑性和口感更好,能提高食品稳定性,延长存放期。所以常被添加在糕点、曲奇、油酥点心、面包等零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