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活动的资料

示范带
希望会有用

1986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里村小学少先队与贫困井陉县雁过口小学结成了手拉手姊妹学校。同年六一前夕,东里村小学、八一小学、合作路小学少先队联合在《中国少年报》向全国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让山区小伙伴和我们共享节日的快乐》,要和贫困山区的小伙伴开展“手拉手”活动,一起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这就是全国最早的“手拉手”活动。5年后的1990年,中国少年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式在全国开展了“全国城乡小伙伴共同投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活动。此项活动简称“手拉手”。1994年全国少工委将“手拉手”纳入“跨世纪雏鹰行动”,并赋予更丰富更新的内容。迄今为止手拉手活动已经开展了20年了,我认为它的原始概念应该这样理解:“手拉手”活动是城市和农村的少年儿童通过相互走访、书信往来或者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等方式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的一种少先队活动形式。
经过20年来的发展随着手拉手的活动群体以及活动方式的变化,现在“手拉手”的概念应该这样诠释:“手拉手”活动是城市与农村少年儿童、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儿童(比如东部改革开放前沿地区与西部地区儿童、健康与残疾儿童、城市与农村留守儿童、城市儿童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处于不同区域但是具有相同教育目标的少先队组织(比如全国雷锋学校手拉手夏令营)等不同类型的少年儿童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流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的一种少先队教育活动。
以下这几种情况我认为不属于“手拉手”的概念范畴:
1、希望工程是强势向弱势的一种单向的资助,而“手拉手”是双向的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同一学校之间的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的手拉手,这种活动属于友谊班级,可以追述到红军时期,不是我们说的这种“手拉手”活动。
3、有些“小手拉大手”活动,对社会很有影响,这属于文学意义上的手拉手,和我们少先队“手拉手”品牌活动不是一个意义。
4、我们的“手拉手”活动是针对儿童与儿童之间的,这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改变了那就不能成为少先队的品牌活动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手拉手,辅导员与辅导员之间的手拉手这些活动也很好,是手拉手广义的延伸,但是不应该属于手拉手活动概念的范畴。
二、“手拉手”活动的意义。
“手拉手”能够不断发展并成为少先队的品牌活动,说明这种活动形式是很适合我国国情的,也能够达到少先队组织的教育目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宏观上讲它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手拉手”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手拉手”活动让城乡孩子相互了解。城乡手拉手活动能使城市孩子初步对农村的经济水平,教育现状以及农村儿童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又所了解。农村孩子通过城市手的书信介绍或者城市孩子邀请农村手在假期到家里居住,共同生活,城里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高楼大厦,交通设施,科技馆,电视塔等现代化文明能使农村孩子了解城市的经济,文化教育,同时也能够激发农村孩子发奋读书的欲望,为将来改变家乡面貌贡献。城乡儿童相互了解,互相尊重,共同进步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其次,手拉手活动巩固了工农联盟主体的思想基础。我国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主体要保持不变,从长远来看,那就要从娃娃抓起,城乡手拉手活动使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有了深厚的友谊,从接班人这里就巩固了工农联盟主体的思想基础。
第三,“手拉手”小伙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进步,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手拉手”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手拉手”活动对于队员来说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有都有促进作用。
1、在德育方面:“手拉手”含有德育的成分,“手拉手”活动让城乡孩子进一步了解国情,共同进行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其德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城乡手拉手,城市儿童到农村体验播种、施肥、浇水、打猪草等农活感受到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懂得了珍惜劳动成果,农村孩子艰苦奋斗的精神对城市孩子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农村孩子来到城市看到高楼林立,家居生活的现代化体验到现代文明,能够激励他们树理远大的理想。
2、在智育方面:“手拉手”活动让队员们看到了农民怎样种田,工人怎样做工,大大丰富了知识,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城市儿童到农村能亲眼看到平时吃的西红柿、黄瓜是怎么种出来的,冬天穿的棉袄里面的棉花是怎么来的;农村儿童到城里棉纺厂参观能够了解到棉花是怎么变成布的,到科技馆参观能够直观的了解宇宙世界的奇妙,在双方来讲都能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另外城乡孩子的学习方法的交流对于孩子学习进步也会有一定帮助。
3、在体育方面:城市儿童通过步行访农村伙伴,或者和小伙伴一起爬山、开展夏令营、一起开展拓展游戏等活动都能起到强健体魄的作用。
4、在美育方面:手互访活动,能够接近祖国的大好河山,秦皇古道,石窟、壁画,剪纸等文化陶冶了少年儿童的情操。
5、在劳动方面:城市儿童能够了解到农业机械播种机,收割机是怎么为农民服务的;农村儿童能够知道洗衣机,洗碗机是怎么工作的。双方都能体验到现代化的劳动方式。
(三)在少先队文化建设方面,“手拉手”活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手拉手”活动加强了农村少先队的基础建设。例如:农村学校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少先队相对比较薄弱,有些学校出的队旗都是纸做的,红领巾从来都没有亲眼见过,就别说戴过了。城市少先队组织帮助农村学校建立少先队基础设施:鼓号队、少先队队室,规范少先队机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能促进农村少先队文化建设。
2、“手拉手”活动同时也丰富了城乡少先队活动的内容,拓宽了少先队形式,使得城乡少先队实践活动增加,阵地增加,对新时期少先队文化建设有推动作用。
(四)“手拉手”活动适应我国独生子女人数较多的现状,有利于少年儿童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从心理角度分析,我国多年来实施计划生育,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们缺少伙伴,缺少交流,在家里是“小皇帝”。他们渴望伙伴,渴望交流,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手拉手”活动从某种程度上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他们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手拉手”是“跨世纪雏鹰行动”中非常重要的活动,现在已经是少先队的品牌活动之一,这是“人文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
三、“手拉手”活动深入发展还需解决在认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在一些队员何辅导员心目中有扬“城” “乡”的倾向。他们认为城市一切都是好的,农村一切都是差的,认为“手拉手”活动是对农村的恩赐。把“手拉手”活动看成是慈善表现,忽略了农村对于城市孩子的教育,淡化了“手拉手”活动的教育功能。
(二)只重形式不重效果。一些“手拉手”活动只满足于“做了什么”不去看“有何收获”没有把重心放在队员的成长上。
(三)偷换概念,扩大外延。当前提倡推陈出新,“手拉手”外延越来越无限扩大,动不动就为一些活动贴上“手拉手”的标签,把所有反映“友谊”“合作”之类的活动都说成是“手拉手”活动,扩大到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手拉手”。当然我们不反对创新,但是“城乡少年”“双向互动”“共同进步”的三大根本是不能动摇的。
(四)成人包办代替。当前大多数活动是我们成人的点子,以为这样就会收到的效果。但是到底有没有效果,队员是否喜欢,没有去认真调查。少先队是儿童的组织,他们是真正的主人,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我认为应该大量征求队员的意见,在队员中征集点子,才能真正体现队员心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上是我对“手拉手”的一些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h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5
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的,旨在倡导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健康的和有残疾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之间相互通信交往,互帮互助,共受教益的一项实践教育活动。

“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少先队员和队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助、服务,引导少年儿童了解国情,认知社会,从小培养爱国情感、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培养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健全人格。

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的方针是:以城市为主导,辐射广大农村和老、少、边、贫地区;强调互助互学,共同进步,防止单纯的救助行为;提倡就近就便,量力而行。

每一位参加“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少先队员都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手拉手找朋友”。基层少先队组织提供贫困地区或有困难的少年儿童的名单,并组织队员填写“手拉手友情卡”,找到需要帮助的小伙伴。第二步:“手拉手交朋友”。参加活动的队员要做到“五个一”: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给小伙伴寄一本好书(或一份报纸、一件文具),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或新本领)。第三步:“手拉手看朋友”。各级少先队组织要利用寒暑假组织队员就近就便看望手拉手小伙伴,共同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体验生活。

“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 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手拉手、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手拉手、身体健康的和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各民族少年儿童手拉手,使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少年儿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建立了感情融合的纽带。“手拉手”通过以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寄一本好的书报或文具、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有条件的看望一次小伙伴等“五个一”具体活动,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起来。 “手拉手”互助活动作为一项少年儿童广泛参与的实践教育活动,以特有的吸引力,引导少年儿童走出自我,关心他人,走出家庭,面向社会,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甘露滋润了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以特有的感召力,带动了辅导员、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手拉手”,把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社会新风传到四面八方;以特有的凝聚力,构筑着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团结奋斗的钢铁长城,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2个回答  2010-03-11
“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 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手拉手、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手拉手、身体健康的和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各民族少年儿童手拉手,使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少年儿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建立了感情融合的纽带。“手拉手”通过以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寄一本好的书报或文具、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有条件的看望一次小伙伴等“五个一”具体活动,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起来。 “手拉手”互助活动作为一项少年儿童广泛参与的实践教育活动,以特有的吸引力,引导少年儿童走出自我,关心他人,走出家庭,面向社会,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甘露滋润了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以特有的感召力,带动了辅导员、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手拉手”,把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社会新风传到四面八方;以特有的凝聚力,构筑着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团结奋斗的钢铁长城,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3个回答  2010-03-13
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的,旨在倡导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健康的和有残疾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之间相互通信交往,互帮互助,共受教益的一项实践教育活动。

“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少先队员和队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助、服务,引导少年儿童了解国情,认知社会,从小培养爱国情感、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培养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健全人格。

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的方针是:以城市为主导,辐射广大农村和老、少、边、贫地区;强调互助互学,共同进步,防止单纯的救助行为;提倡就近就便,量力而行。

每一位参加“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少先队员都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手拉手找朋友”。基层少先队组织提供贫困地区或有困难的少年儿童的名单,并组织队员填写“手拉手友情卡”,找到需要帮助的小伙伴。第二步:“手拉手交朋友”。参加活动的队员要做到“五个一”: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给小伙伴寄一本好书(或一份报纸、一件文具),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向小伙伴学一种新知识(或新本领)。第三步:“手拉手看朋友”。各级少先队组织要利用寒暑假组织队员就近就便看望手拉手小伙伴,共同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体验生活。
第4个回答  2010-03-16
“手拉手”互助活动作为一项少年儿童广泛参与的实践教育活动,以特有的吸引力,引导少年儿童走出自我,关心他人,走出家庭,面向社会,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甘露滋润了少年儿童幼小的心灵;以特有的感召力,带动了辅导员、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手拉手”,把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社会新风传到四面八方;以特有的凝聚力,构筑着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团结奋斗的钢铁长城,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少年儿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