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作于哪个季节?

如题所述

  两首诗都是写春天的。

  绝 句

  杜甫.唐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注释]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平淡,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绝,至为恰当。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诗句注解】①迟日:出自《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因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诗歌鉴赏】
  公元759年7月,杜甫由华州经秦州、同谷,历尽千辛万苦,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从此开始了他人生最后阶段的客居与漂泊生活。刚到成都草堂定居,作者从“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离乱生活进入了暂时安定的生活时期,内心有一种放松、安适和愉悦感,这首小诗就写于这个时期。全诗极富诗情画意,意境明丽,格调清新。
  第一句从大处着笔,融情于景。“迟日”写阳光,“江山”是写浣花溪一带的山水,一个“丽”字,描绘出初春出灿烂温和的阳光普照大地,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情景。这就为全诗的春景图展开了一个明丽开阔的背景,充满舒适欢悦的感情。第二句镜头拉近,锁定春天特有的意象——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花草“香”,进一步展现出明媚的春光,给人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闹”枝头、风送十里花香的感受,将春的画面点染得更加细致。
  前两句由远而近,描绘了春天明丽阔远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律动。后两句选用典型的春天之物——燕子和鸳鸯,表现春天的生命活力,动静结合。
  第三句,勾画动景。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使春景图顿时生机蓬勃。“泥融”紧扣首句春回大地,阳光普照。第四句,描绘静景。春日融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沙洲上静睡不动。这句既照应“迟日”,又写出了鸳鸯的悠闲自适。这两句一“飞”一“睡”,相映成趣。
  总之,这首绝句用一、二句勾画阔远明丽的画面,三四句点缀动静相间的燕、鸳,于和谐统一中,共同构成极富美感的春景图画,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也跃然纸上。诗句对仗工整,语言自然清丽,浑然无迹,是杜诗中别具一格的篇章。
  【问题思考】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抓住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燕子和鸳鸯、泥融与沙暖等特有的春天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07
春季

赏析:

代宗应宝二年(763),安史之乱平定了,杜甫回到成都草堂。
此时他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不禁欣然命笔,一
挥而就。这幅“春景图“,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映衬成趣,明丽
开阔;人与物俱适,动与静结合;一派生机,千里春色,不仅描绘
了祖国山川之多娇,又表现了诗人心情之怡悦。
第2个回答  2006-11-15
是春天啊
第3个回答  2006-11-07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