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什么景象?

如题所述

    这几句用的手法是:白描写景,借景抒情。

    所写的景象是:那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

观沧海

【作者】曹操 【朝代】汉

译文对照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这几句用的手法是:白描写景,借景抒情。
2.
所写的景象是:那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
第2个回答  2017-11-22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用了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的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句诗出自《观沧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