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英雄?

历史上真正的曹操

历史中的曹操 (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故而又有曹阿瞒之说;他是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其子曹丕称帝后追谥他为“魏武帝”,庙号“太祖”。
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据说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后成为曹腾养子并改姓继承侯爵。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的一生
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
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以“十面埋伏”之计再次击破袁绍大军。
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公元208年,成为东汉政权丞相。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在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
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
公元212年攻占阳平关,击败、降服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
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
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的功绩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今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于2009年12月27日得到考古确认。

个人观点:虽然曹操被很多人评价为枭雄、奸臣,但曹操的一生除了“挟天子”、“御前骄纵”外并未有其他“违制”之举,而这两种举动在很多权臣面前都有存在,其中不乏我们眼中的“忠良之臣”——如周公、霍光、以及与曹操同一时代的诸葛亮!曹操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就是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吐露的心声也只是欲为周公而非易于自立为帝的(在《长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句)。
实际上在曹操一生中他从未表露过有篡汉之心。相反年轻时的曹操曾表露过:惟愿死后墓志“故汉征西将军曹”。也就是说,他的愿望是成为马援、霍去病那样为国开疆拓土的功臣!甚至在董卓专权的时候曹操仍旧对汉室忠心耿耿——意欲孤身刺杀董卓,失败后举兵“清君侧”等等,这些举动无不说明曹操在其前半生其实是忠于汉室的。直到后来由于种种因素,才使他忠君报国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尤其当他听说“献帝缚司徒于阵前”(司徒王允设计诛杀了董卓,但无力平定作乱的西凉残军,汉献帝为平息乱军怒火亲自将王允诛杀于长安城头)之后,他开始彻底对大汉失望,并最终走上了军阀一方的道路。
曹操的一生对待外族态度强硬,大大震慑了北疆的游牧部族,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与稳定。对内他改革官制,重用寒门士子,打击了自汉代以来的地方门阀势力;同时鼓励生产、推行屯田制,使得黄巾之乱后北方地区凋零的民生迅速恢复并发展……由此看来,曹操的确是一个英雄人物。
如今我们之所以对曹操的评价不高,大多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但这本书并非史书,同时它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在全书中可以明显看出作者是视蜀汉为正统的),故而对曹魏多有抨击。因而对曹操的评价太过于片面甚至忽视了曹操的功绩……

补充资料:三国演义中将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私立新帝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催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操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曹丕或许是有贼心没贼胆,曹植则根本不把当不当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并不是一个汉朝的篡逆者。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
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可是连两千年后的毛邓江都头疼的顽疾。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这些三国演义中不曾提及的“鸡毛蒜皮”之厉害,可以从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来:第一,曹操在汉中打过两仗,先战胜张鲁后败于刘备,但由于北方的元气恢复他前后顺利地从汉中武都等地迁出了十三四万户人口(虽有利诱不曾威逼)。以一户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备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毕竟,兵民是抗战之本。第二,建安十九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在皖城(即庐江)一带屯田,如果坐等他们收获,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东吴趁雨季来临水军来去自如之机,孙权大动干戈亲征皖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吕蒙、甘宁全上阵后俘获太守朱光,迁(说得难听点,劫)数万百姓回吴。有统计称,孙策、孙权兄弟曾先后四次打到周瑜的故乡淮南舒城一带,但毫无例外的是劫掠而还。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现了这样的滑稽:曹魏拼命建设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越货。
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虽然在个人生活上不够检点,但却基本上萧规曹随贯彻了这些政策。后来曹真、张郃、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屡次在祁山等地把战术上没有什么错误的诸葛亮拖垮,就是因为他们“内力深厚”有充足的物质保证。与之相对应的是,吴蜀这方面的建设乏善可陈。蜀中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境内已经有了都江堰这样的杰作而无需画蛇添足劳民伤财,尚情有可原。东吴则完全是败笔:东吴曾两次在丹杨填建湖田,兴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却因为未能在枯水时施工,导致风急浪高而淹没墩基,结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败。难怪后世不得不在江南广开运河及兴建水库。江南虽然号称鱼米之乡,三国时的农业水准却相当低下,连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识的东西都未能普及,又没有水库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百万雄兵也得饿肚子,又怎么能争霸天下?
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是保本,东吴则是一屁股债。开源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来纠正这一奇怪的不正之风。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记载:“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谏曹睿弃奢华罢宫室的反面教材:“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的表现,就更惨不忍睹了。孙权的“老糊涂”就更多了,甚至不老的时候都有些糊涂,以至于张昭以纣王的“酒池肉林”加以讥讽。后来孙权在太子废立上的胡来更是把群臣弄得四分五裂无所适从,已经成了笑柄了。
诚然,曹操并不是个完人。他在徐州的屠城等都是应该受谴责的。但综合看他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无愧于陈寿“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28
都说他是枭雄

是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很有成就的文学家。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pei guo]谯县[qiao xian](今安徽亳县人)人。 公元155年,他出生在一个宦官家庭。祖父曹腾,桓帝时的中常侍,父亲曹嵩,曾任太尉。曹操二十岁出来做官,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济南国相、东郡太守等官职。他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建立自己的武装队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以后,经过长期经营、征战,基本统一了北方。

东汉末年董卓之乱以后,各地军阀割据称雄,各霸一方,造成了分裂的局面。当时的大大小小独立王国,不下数十之多。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冀州的袁绍、淮南的袁术、徐州的陶谦和吕布、益州的刘璋、荆州的刘表、凉州的马腾和韩遂、幽州的公孙赞、江东的孙坚和孙策,以及后来的刘备等人。这些军阀,不断进行混战,给社会造成严重破坏,出现了“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的悲惨景象。人民群众切望重新出现安定统一的局面。曹操在所有割据势力之中,实力强大,并且“奉天子以令不臣”,在政治上于优势地位。曹操本人,又具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当时最具有条件完成统一。曹操统一北方,不仅有利于当时中原的社会经济的恢复,而且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全国打下基础。曹操的强大,与他重视发展生产,能较好地解决生产问题有关。曹操认为:“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于是,他吸取秦皇汉武的成功经验,采纳枣祗[zhi]的建议,于公元196年实行屯田。曹操利用收降的青州兵屯田垦种。结果,“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lin]皆满。”不但军粮问题得到解决,“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而且社会经济也逐步得到恢复。

■曹操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比较注意抑制豪强。他任洛阳北部尉时,造了几十根五色棒,挂在官府大门两旁,专门惩办恃势犯禁的人,甚至打死过当权宦官蹇[jian]硕的叔父,得到了“不避豪强”的名声。之后,在扫除各地军阀的同时,曹操进一步打击那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地方豪杰。例如,他消灭河北袁绍后,便发布“抑兼并令”,实行“重豪强兼并之法”,沉重打击了袁绍卵翼下的审配家族等豪族势力。这些措施,对于巩固和发展曹操控制下的一统局面,起了很大作用。曹操虽然打击过一大批政治上敌对的豪族,但从现实需要考虑,又依靠和保护了自己周围的一批豪族,如曹洪、李典、许褚等。曹操掌权时期,地方豪强受到一定抑制,中央政权得到加强,北方统一的局面得以巩固。

■曹操在用人方面比较重视才能,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他多次下令求贤,强调只要有真才实学,应该“不拘微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而要一律推荐上来,量才录用。曹操于公元206年,上书汉献帝表扬乐进、于禁、张辽,三人皆成名将。乐进、于禁都出身低微,原是下级军吏,张辽原为吕布部下,是一名降将,但都因立有战功,曹操便能大胆信任、提拔。

■曹操确实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他出身与宦官集团本有千丝万缕联系,但他看到宦官集团,是一支十分腐朽的力量时,就断然摆脱,并且到处打击宦官集团。董卓窃居相位,威权炫赫一时,很想拉拢曹操为之所用,任命为“骁骑校尉”。曹操深知董卓不得人心,必无前途,坚决退出洛阳,去参加讨董阵营。他掌权前后,始终抓住统一这个主题作文章,是很有战略眼光的。曹操之杀孔融,很大程度上是因这位“名士”暗助孙权,妨碍了他的统一部署。曹操迎奉汉献帝,也是作为实现统一的工具看待的。曹操已经位极人臣,但他始终保存这个傀儡皇帝,对稳定北方政局,准备统一,很有好处。公元219年,孙权来书劝曹操称帝,这是企图让曹操激怒天下,破坏他进一步统一全国的部署。曹操一眼看穿了孙权的阴谋,笑校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这小子想把我放炉火上烤呀)!”曹操对于统一大业,一直有坚定的信心,他的《龟虽寿》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是他这种抱负的写照。

■曹操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个军事家。他仔细研究过《孙子兵法》,结合实战体验,亲自作过注释,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反对刻板地运用兵法,主张充分掌握敌情,临机应变,以求克敌制胜。曹操是军事理论家,也是军事实践家,他在官渡之战中,正确分析了敌我形势,临战又能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当然,曹操也吃过不少败仗,征讨张绣,幸逃一死;进兵赤壁,更是大败而归。但是,往往是在胜败两方面,都有丰富经历的条件,才能造就一个大军事家。

■曹操重视学术文化,这是他的重要长处。沦落匈奴十多年的女文学家蔡文姬,就是经他出力赎回来的。曹操本人多才多艺,长于书法,精于围棋,特别是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思路清新,气势雄浑,敢于突破传统形式的拘束。《碣石篇》《蒿里行》等,是他的代表作。曹操的文章也很好,文风质朴,言之有物,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较好,被鲁迅誉为:“改革文章的祖师”。

◇历史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陈寿-正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官员,他原为蜀国的遗民,因此根本不必讨好曹操,他的评论也应该比较公平。在《三国志》中,他对曹操作了如下的总评: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以拥有四州领地的袁绍声势最大,没有人能够和他争锋。但太祖(曹操)以高明的谋略,运筹帷幄,终于击败袁绍,统有整个中原地区。在政治制度的重建上,他的贡献媲美商鞅和申不害。在用兵的神奇上,即使韩信和白起都不能比拟。用人唯才,使各适所能。待人宽容,能克制自己感情,不念旧恶。因此终能掌握天下最高权势,完成他重建政治及社会秩序的宿愿,主要便在他高明的策略及优异的行动力,真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诸葛亮-曹操最主要的政敌之一,也是被公认史上最具有智慧的谋略家诸葛亮,便公开表示过: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之神奇,有如被称为兵学双圣的孙武及吴起。”

◆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则更明白赞赏道:自古用兵者,莫如曹操,其破灭袁氏最有巧思。”

◆鲁迅-大文豪鲁迅在民国十六年首先发难,公然为曹操打抱不平:曹操是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毛泽东-◎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曹操知人善用,多谋善断,这个人很行,是真男子,大英雄。

◎曹操打败张鲁之后,应该听司马懿、刘晔的建议去打四川。他不去,几周后又后悔了。曹操有时也有优柔寡断的缺点。

◎毛泽东也对曹操杀人过多,以貌拒张松,赤壁之败一意孤行作了批评。
第2个回答  2010-04-28
是,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他一生中先后战胜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张鲁、马超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在南下讨伐江东的战役中,曹操在赤壁惨败。后来在和蜀汉的汉中争夺战中,曹操再次无功而返。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封曹操为魏武皇帝。他为大汉民族保留了一丝元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4-28
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17]。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仇家满天下,已经不可能。 曹操在其军事生涯中,多次发生屠城事件,杀人数量远在南京大屠杀之上,其战争罪行无可辩驳。

北京梅兰芳大剧院的京剧中曹操的扮相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及政治和民间对于“正统”的推崇,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俗语“一说曹操,曹操就到”正是用以形容曹操用兵如神,兵贵神速)。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毛泽东对曹操持正面评价,他不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诗句,还在1954年公开赞扬曹操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第4个回答  2010-04-28
为国家为人们真正作出贡献的人。首先,我认为他并非历史所记载的奸雄,因为他执掌天下大权期间一直是以国家肱骨之臣的身份来完成政务,并且他一直到死也没有作出篡夺皇位的动作,汉末天下一统的局面是由他打下了基础并以一生来完成这个目标。其次,我始终不理解史书上为什么会写出那么多有关曹操片面的言论,在经过很长的时间里我自己作出了一个判断:我认为此事的缘由跟儒家思想的尊君思想的发展有关,且跟魏末西晋为为得天下得民心有关的。最后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人物,做事力求光明磊落,素有大才,这可就不是编制草席靠虚伪来夺天下的刘皇叔和黄口小儿孙权所能比较的人物了!
他是一个真实的人,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他拯求了存实亡的大汉朝,就像他说的“天下若无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如果没有他的存在汉献帝过的只能是更加的凄凉。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更重要的是只有他敢以真实的一面去面对历史。试问央央中华凡是帝王有几人有这样的气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