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处理教师职业选择与教育才能的关系

如题所述

 一、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乃至整个教育教学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
  1、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①所谓学生观就是教师怎样看待学生,即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生首先是人,虽然还不成熟,是未进入正式成人社会的“边际人”,但他们有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和尊严。对于这一点,我国在《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规定中对青少年儿童的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和安全的权利。教师在了解以上规定之后,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帮助他们在学校教育中健康成长。
    学生是发展的人。作为发展的人,学生处于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成熟,正在成长的人。这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这层意义上说,教师肩负着学习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积极上进,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并在此过程中,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能获得成功的。所以,也可以这样认为: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
另外,学生是独特的人。这一观点有两个层面。一是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到每个学生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不能为了某种目的,如考试成绩或升学率,将学生简单地进行整一化。晚清著名教育家龚自珍先生曾在其著作《病梅馆记》中沉痛批判教书先生们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口味和需求,遏制学生自然发展的做法。我们今天更应引以为戒,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个别差异,让他们自由、自然地发展,把他们培养为具有独特人格的人。二是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在认知发展和自我意识等各方面都有异于成人。
最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不能把学生看成是器皿,可以任意在其中注入知识和自己的意志,也不能随意控制、支配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 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只能引导和指导他们学会学习。一味地强制和代替只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或变成学习的机器。
做为一名成功的现代教师应该有以下特征。
饱满的教学热情教师对教学拥有饱满的热情,能使学习充满乐趣。教师对教学的热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可以感染他人,使课堂内外充满活力,有助于建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氛围。
娴熟的专业知识
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不论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请跟上您所学专业的趋势。假如您是幼儿教师,请定购一种幼儿杂志;假如您是化学教师,请积极主动参加当地大学的相关研讨会。
有组织的教学
教师有效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拥有更多有效学习时间。教师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每天的教学事务,如收集学生的作业,分发学习资料,布置任务,检查任务,交流班级信息等,并形成班级惯例,这样不仅能保证班级工井然有序,同时为教师和学生赢得充裕的学习和娱乐时间。有活力的教学
   成功的教师对教学是投入性的。课堂上,他们不是站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活跃于每一个角落。他们积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二、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2、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23
青年教师在工作中该如何处理好三个关系——二十四中 康喆1.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应注重“严”与“爱”的统一。教师对学生深厚而广博的爱是师德最基本的内容,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曾精辟地指出:“谁爱孩子,孩子应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可以这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其实也是师爱的一种方式。有很多家长也都希望能遇上“严师”
。关键在于教师的严应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度”、“严之有情”。“严之有理”是指让学生懂得是非、美丑,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为什么不该做,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能因为教师说不行就不行,要以理服人。“严之有度”是指要注意尺度,严而不酷,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能求全责备,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严失去了限度,惩罚过重,体罚或变相体罚不但违背教师职业道德,伤害学生身心健康,更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严之有情”是指严格管理中要渗透着教师的满腔热情,使学生懂得教师是真心为自己好。
教师的爱是宽大无私的,但也应该是有理智、有原则的,没有原则的爱往往会形成“溺爱”
,溺爱的结果会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教师的“溺爱”会引起偏袒、包癖、纵容、放任,会使学生有恃无恐,扭曲他们的是非观念,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2.
与家长的关系
首先,要理解、尊重家长。
尊重家长还意味着平等对待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教师与家长谈话时,应采用商量、讨论、建议的语气,而不应用下命令的口气或布置任务的方式。有些教师总认为自己是学教育的,当然比家长懂得多,学生出现的问题责任全都推到家长身上,对家长进行指责、训斥甚至有不礼貌的言行,还有的教师把请家长当作一种“惩罚手段”
,学生一犯错误就把家长请来。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这种做法既影响了家长的正常工作,又起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其次,对待家长热情有礼,善于处理与家长的意见分歧甚至矛盾。
教师对待每一位家长都应做到热情有礼,坦诚相待,其中包括礼貌的语言,礼貌的态度和礼貌的行为举止,这是与家长良好合作的基础,同时也体现出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如果教师与家长在教育问题上意见有分歧,甚至产生矛盾时,教师应当做到以下三点:1.
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感情冲动容易伤害家长和学生的人格尊严,所以教师应保持冷静的头脑,用理智战胜感情,不说过激的话,不说出格的话,不激化矛盾。2.
认真反思自己,查找在争端中自己有无责任,并且应当勇于承担责任。3.
作为教师,应保持宽容的心态,与家长交往中应胸怀宽广,豁达大度,不计较,不追究家长的一些过激言语,对于一些极特殊的家长,不能与教师进行正常沟通,教师也应保持冷静,并通过其他途径妥善处理。3.处理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一个班级的任课教师是包括班主任老师在内是一个整体。这个教师整体能否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对于这个班级的成长和进步至关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儿童。”
第一,尊重团结关心每一位任课教师,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每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性格特点,在教学水平,教学组织能力及教学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班主任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任课教师,特别是 对青年教师,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班级的任课教师都是高水平,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的,因此,班主任老师应该充分信任每一位任课教师。
第二,要积极配合任课教师,但不应越俎代庖。
第三,及时向任课教师了解班级情况,与任课教师一起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及时向任课教师了解班级情况,如纪律状况,作业状况,成绩分析,等等。对于较差学生的转变工作,更应该与任课教师交流经验,因为每位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都会从不同角度去教育,帮助这些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经验,这些情况对班主任老师大有用处。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也往往会反映在学习之中,带到课堂上来。因此,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任课教师也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而应当抓住教育契机,寓教育于教学之 中,在学习过程中渗透进行思想教育。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善于调动任课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性,发挥教师集体的巨大影响力,这样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 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