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在思想在现实中有何意义

麻烦各位天才了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历朝历代贤人的努力贯输,“忠孝”思想就慢慢形成了人们一种良好的道德观念。那么何谓忠,何谓孝?查《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忠,在古代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政治伦理层面上对国家、君主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下对上、民对国、私对公尤其是臣对君的行事准则;孝,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强调为子女者必须孝敬、顺遂、赡养父母,常怀感恩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1
现代社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某些人见利忘义,已无半点“信用”可言,如果一个人能诚心诚意地怀着虔诚的心态,在待人接物,与公与私中,就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家庭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说到家庭,主要以孝敬父母长辈为主,尊老和孝亲仍然是当今人伦社会的主题。《说文解字》对“孝”的定义为“善事父母者”。《孝经》说:“君子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友;居于理,故治可移于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孝治天下”,如果一个人能敬爱双亲,自然可对其他长辈也能产生虔敬之心,与朋友交往自然会以兄弟之情待之,以孝道之心推及公门,自然百姓拥戴颂扬。 孝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珍贵的遗产。《二十四孝》中“孝感动天”的故事,至今激励着世人。行孝必能获得上天赐福,这是世人幸福观的核心。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敬老尊老已成为全社会议论和关注的话题,净明道派中所倡导的“孝道”思想,可以为我们今天开展敬老尊老注入新的内涵,那就是人生在世,不能忘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