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基数怎么算

如题所述

一、费用的计算方法是:

1、养老保险金=工资×6%(个人交纳比例)+工资×25.5%(单位交纳比例)

2、医疗保险金=工资×1%(个人交纳比例)+工资×5.5%(单位交纳比例)

3、失业保险金=工资×1%(个人交纳比例)+工资×1%(单位交纳比例)

二、另外,按照国家《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都应缴职工住房公积金。其计算方法为:

住房公积金=工资×7%(个人交纳比例)+工资×7%(单位交纳比例)。(注:工资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数)。

扩展资料:

五险一金缴费

如果企业、银行、社保/公积金管理机构三方签订了银行代缴协议,则五险一金费用将在每月固定时间从企业银行账户中直接扣除。当然企业也可以选择通过现金或者支票的形式前往五险一金管理机构现场缴费。

养老保险

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

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将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

此前的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险一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以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或入职首月工资为准。

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社保缴费基数规定如下:

全市参保单位社保缴费基数以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缴费工资基数。企业职工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以下简称缴费工资基数)。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按国家和省规定纳入缴费基数项目的工资)作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超过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在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至300%之间,自主选择申报适当的缴费工资基数,并从参保之月起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可以选择按月、季、半年或年的缴纳方式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职工缴费规定如下:

郑州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19年度全市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88030元,按照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要求,确定2020年度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上限为22009元,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5282元;按照郑州市2019年度190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下限为1900元,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下限为190元。

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规定

2020年度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20%。根据郑州市统计部门公布的2019年度全市城镇私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为51357元,确定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上限为12840元,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2568元;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下限为2570元,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下限为514元。

扩展资料

五险一金的缴费方式:

五险一金,单位需要承担一部分,这部分从单位银行账户中直接扣除,员工也需要承担一部分,从员工工资中扣除。因为各地不太一样,每月需要承担的社保、公积金成本为都会不同。

也就是说,对于企业而言,每月除了需要支付工资外,还需要为员工额外支出五险一金费用;对员工而言,工资到手之前会先被扣除五险一金费用,之后还会被扣除个人所得税,因此员工实际到手工资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险一金

参考资料来源:郑州人社局-郑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降低

参考资料来源:郑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调整2020年度住房公积金比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15

五险一金缴纳基数如下:

1、五险一金缴纳基数计算公式:

(1)月缴费额=月缴基数×缴费系数 ( 注:月缴费额为当月缴纳保险金额,月缴基数为缴纳人税前工资,缴费系数根据每年国家规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相应缴费系数。)

(2)【例】2008年上海市月缴费金额基数,其上下限分别按2008年上海市全职工月平均工资(2892元)的300%和60%确定,上限为8676元,下限为1735元。税前工资1500元→月缴费基数为1735元,税前工资4000元→月缴费基数为4000元。

2、以基本工资为5,000元试算:

个人缴纳 企业缴纳

(1)基本养老保险 缴费工资基数×8% 5000×8%=400元 缴费工资基数×20% 5000×20%=1000元

(2)基本医疗保险 缴费工资基数×2% 5000×2%=100元 缴费工资基数×12% 5000×12%=600元

(3)大额医疗费用 互助资金 3.3元 =3.3元 缴费工资基数×1% 5000×1%=50元

(4)失业保险 缴费工资基数×1% 5000×1%=50元 缴费工资基数×2% 5000×2%=100元

(5)工伤保险 - - 缴费工资基数×0.5% 5000×0.5%=25元

(6)住房公积金 缴费工资基数×7% 5000×7%=350元 缴费工资基数×7% 5000×7%=350元

(7)合计 缴费工资基数×18%+3.3 5000 × 18% + 3.3 = 903元 缴费工资基数×42.5% 5000 × 42.5% = 2125元

扩展资料:

五险一金办理:

(1)社保、公积金开户

企业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去社保局及公积金中心办理社保、公积金开户。社保开户后会拿到《社保登记证》,公积金开户后会取得单位公积金登记号。

(2)增减员

单位每月都必须把企业新增的员工添加进单位的五险一金账户中,并把已经离职的员工从账户中删除。社保、公积金账户为两个独立的账户,增减员工的操作在两个账户中都必须进行。

(3)确认缴费基数

单位每月需要为员工申报正确的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以确保五险一金的正常缴纳。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以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或入职首月工资为准。

(4)五险一金缴费

如果企业、银行、社保/公积金管理机构三方签订了银行代缴协议,则五险一金费用将在每月固定时间从企业银行账户中直接扣除。当然企业也可以选择通过现金或者支票的形式前往五险一金管理机构现场缴费。

五险一金区别:

1. 什么是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保证劳动者在年老、失业、疾病、工伤等失去劳动能力的情况下,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六个部分。

2.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有什么区别?

(1)属性不同。社会保险的依据是国家《宪法》,是国家的基本社会政策和劳动政策,是通过国家或地方立法强制执行的。商业保险是国家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民保险公司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的经营活动,这种经营活动是由保险者与被保险者双方按照自愿原则、通过签定契约来实现的。

(2)保险的对象和作用不同。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直系亲属为保险对象,其作用是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和失业时的基本生活,这种保障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商业保险是以投保的自然人为保险对象,其作用是根据契约规定给予投保者一定的经济补偿。

(3)待遇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从保障基本生活、安定社会出发,着眼于长期性基本生活的保障,保障水平随着物价上升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有所提高。商业保险只着眼于一次性经济补偿,给付水平的确定只考虑被保险人缴费额的多少,而不考虑其他因素。

(4)管理体制不同。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是以各级政府主管社会保险的职能部门及所属的社会保险事业机构为主体,为实现法律赋予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而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事务实行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商业保险的管理体制是自主经营的各经济实体自主经营,其管理工作全部围绕严格履行保险合同而进行的。

(5)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是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国家对劳动者应尽的义务,属于劳动立法范畴。商业保险是一种金融活动,保险合同双方的权利受经济合同法保护,属于经济立法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险一金

第3个回答  2018-10-11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0.2%;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个人不缴纳;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个人不缴纳;

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国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扩展资料:

1、生育、医疗保险试点合并部分地区待遇或将提高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方案》对外公布,将在河北省邯郸市、山西省晋中市、辽宁省沈阳市、江苏省泰州市、安徽省合肥市、山东省威海市、河南省郑州市、湖南省岳阳市、广东省珠海市、重庆市、四川省内江市、云南省昆明市开展两项保险合并实施试点。

2017年6月底前启动试点,试点期限为一年左右。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生育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的具体实施方案。

生育和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会对社保待遇产生什么影响呢?试点的原则之一就是确保待遇不降低,在一些报销比例高的地方,生育保险的待遇反而会提高。

2、全国社保一卡通102项功能随你用

根据人社部相关消息,2017年底社保卡全部102项功能将全部开通,社保卡可跨业务、跨地区直接办理个人各项人社事务,开放向各类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集成应用,基本实现全国社会保障一卡通。

届时,社保卡不仅能看病就医、刷卡买药,还能领取养老金、失业金等各项社保待遇,可以当做一张银行卡使用。

而且,2017年一些地方还会试点第三代社保卡,增加“一晃而过”的非接触功能,应用场景更加广泛。可以说,以后手拿着一张社保卡,走遍神州都不怕。

3、公积金异地转接平台6月底前上线实现“账随人走、钱随账走”

据悉,住建部正加快推进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建设,将在6月底前上线,实现“账随人走、钱随账走”。同时,大力推进异地贷款服务,满足缴存职工跨地区购买住房的资金使用需求。

平台开通后,全国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统一在平台上为跨省就业的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今后跨省、市就业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业务,无需再往返两地,只要在转入地即可办理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险一金




第4个回答  2021-05-24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具体比例要向当地的劳动部门去咨询,各地缴纳比例不一样。

1、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2、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3、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参保范围和缴费:

(1)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3)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五险一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