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徐州中秋赏析

1.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分析'月'这一意象在全词中的作用。
2.词人和兄长苏轼在中秋佳节相聚,眼前又有美景,本应十分高兴,却为何仍有'离忧'?

第1个回答  2015-01-05
1. 月对应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作时正值中秋佳节,苏辙和苏轼重逢,明月当空,照出苏辙的欢喜之情。
2. 相聚时难别亦难,苏辙和苏轼聚少离多,过了这中秋节两人又将分开,苏辙因此有所感慨,所以忧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