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间有燕子李三此人吗

如题所述

有,在北京,民国时期很出名的。  老燕子李三,原名李鸿,字景华,1898年生于京东蓟县。幼时随叔父到沧州落户,艰苦度日。沧州习武之人众多,他也跟着学了点武艺。因其禀赋较好,身体轻快,渐渐地,爬墙上树易如翻掌,非一般人所能比。由于家境贫寒,及其年纪稍长便开始四处偷盗,曾在河南、湖北等地屡屡作案,有一次竟然偷了洛阳警备司令白坚武家的财物,名声大振。
  为了增强本领,李景华曾师从田盘山万松寺师父石敢当,及其同道师弟五台山法慧。法慧因见他从小在山区长大翻山越岭如履平地,除教他刀枪剑戟斧钺钩等十八般武艺外,又授他八步登空和燕子三超水,传说神奇。在地面上上窜下跳,在水面上可贴水面跳跃,宛如燕子掠水疾飞,因此在师兄中得名燕子李三。几年苦练,功夫大进。
  为了反“伪科学”的需要,关于李景华究竟有什么样的轻功,中国大陆自然存在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说法。认为李景华不会有传说中的“燕子三超水”的轻功,不能在水面上点水而行。但他的武功确实非同小可。这可以从他的作案对象中看出。他的作案对象不是小家小户,而是深宅大院、高墙阻隔、护卫森严的富家大户。在这些地方,他能够来去自如,这不能不说他有超常的手段。他可以头朝下,借助一些工具,身子像壁虎一样紧贴墙壁往上爬;也可以将系有长绳的铁爪抛于高墙或树枝之上,然后攀着绳子爬上去:还可以用脚蹬墙,借劲使力,巧妙地越过障碍;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撬开各种锁子……
  李景华一直在平津一带活动,曾在北平右安门外关厢居住。因身怀绝艺,再加上作案前周密细致地摸底,并配有特制的药水等,李景华很少失手,作案无数。曾到临时执政段祺瑞的府邸行窃,还偷过国务总理潘复、执政秘书长梁鸿志、爱新觉罗瑞仲家等人的财物,所以,名声越来越响,轰动一时。每次作案后,为显示自己艺高胆大,燕子李三还故意戏耍权贵,仿效传奇小说中诸如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盗的做法,把一只用白纸叠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显示自己明人不做暗事。据说“燕子李三”的绰号便由此传遍民间。
  当时时局十分混乱,当权者即为国之巨蠹,为富者往往不仁。因此,老百姓对于专偷富人的李景华倒有一份亲切感,把他看做梁山好汉时迁一样的人物。李景华有时候也将偷窃的部分财物分给百姓,受到百姓的称颂。有报纸就曾这样报道:燕子李三“得赃数千元之巨,初冬往游城隍庙,见附近居民以贫苦者太多,遂起怜悯之心,每人一元或二元,任意施舍,遂为侦缉队注意,跟踪逮捕”。
  据说李景华曾多次入狱,但凭借高超的武功,屡屡脱身。一说李景华并不会武术,且身体虚弱,但天生纵跳能力极强。
  李景华后因其徒弟出卖,被反动军警设计逮捕。因为害怕他再次逃脱,使用了特制刑具。一说李景华还被挑断脚筋致残,最后惨遭杀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23

燕子李三,从穷人和侠客沦落为窃贼和淫贼,虽然他的武功和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但是当他被擒并处死,人少怜之者。关于李三的传说也极其纷杂,以其名气之大相信,相信是有真功夫的。燕子李三在民间传说中有两个:一个是河北涿州的老“燕子李三”,原名叫李景华,由于他有时把偷来的东西分给穷人一些,算是个义盗;一个是山东禹城的“燕子李三”,叫李圣武,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盗。与李三齐名的一个窃贼叫云鹏,后被国民党培养为特务,建国后潜入大陆被抓,据说从广东运往北京的时候,为了防止他捣乱,就把他绑在一个担架上抬进飞机。到北京后被装在一个大铁笼子里,他说,这个笼子我认识,当年李三就是被这个笼子关的。——注意,这时候他已经五六十岁了。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中国正处乱世,为江湖好汉和武林高人纵横天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侠义英雄的传说。而“燕子李三”,无疑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传奇飞贼,几乎成了一个品牌。  
李圣五,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活跃在中国山东的著名飞贼,一代轻功高手。外号“李燕子”,民间讹传其亦为“燕子李三”。
第2个回答  2013-12-22
第3个回答  2013-12-22
追答

侠盗

截夫济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