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之二:如何上好主题班会

如题所述

它需要班主任深入实践,不断摸索,认真总结。笔者任班主任十几年,在这方面总结了几条经验,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主题要积极向上 同学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世界观往往在学生阶段形成。因此,选择积极向上的主题,对于同学们美好情操的培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成为祖国未来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意义重大。比如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可以选择“理想与奋斗”、“我最崇拜的科学家”、“我心中的祖国”、“尊师就是学生的一种美德”等做主题。二、主题要切合学生实际 主题班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比如,针对同学中出现的奇装异服,我们可以召开主题班会,讨论“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让同学们明白“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针对个别同学放弃学业,游手好闲,我们可以讨论“小学生从小要求知”,让同学们明白学好知识的重要性,用心读书。三、形式要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班会课和其他课不一样,其他课可以通过丰富的内容,醒目的板书,生动的语言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吸引学生。可班会课主要是班主任教师总结班级情况,表扬或批评同学,下周任务安排等,显得枯燥、乏味,一般同学对班会课兴趣不大。因此,要让同学们乐意上班会课,达到预期的目的,形式一定要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召开演讲比赛、讨论会、辨论会等。我认为这堂主题班会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比较灵活的形式,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了教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拿个球进教室,首先就引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当我提要向大家请教问题时,就再次强烈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学生们哪个不想当回“老师”,回答别人“请教”的问题呢。接着我向大家说到了踢球的事。这是大家愿意听,愿意谈的事,因为哪个同学不愿意玩球呢?就在张萍同学提出应让我那儿子去拼去抢,大家默默赞许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培养“竞争”意识的重要性及“竞争”与“拼搏”的关系,并联系了同学们最近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展开议论,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至于后来出现了“异口同声”的回答,就不足为奇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