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三势的动作名称

如题所述

太极十三势,又名长拳十三势,为太极拳中基本的八个方位打法和五种步法。涵盖太极拳的「拳法」、「手、眼、身、步」及「心」法的要领。

太极十三势: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四正:掤、履、挤、按。
四隅:采、挒、肘、靠。
五行:进、退、顾、盼、定。
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十三势者,掤,履,挤,按,采,列,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者。掤履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水火木金土。

[编辑] 《十三势行功歌诀》
十三总势莫轻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梢痴。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工用无息法自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示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遗叹惜。

[编辑] 《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或无微不利)[1]。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连而不断。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似车轴。
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十三势者,掤,履,挤,按,采,列,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者。掤履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水火木金土。

[编辑] 《十三势行功歌诀》
十三总势莫轻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梢痴。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是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工用无息法自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示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疑;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遗叹惜。

[编辑] 《十三势行功心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或无微不利)[1]。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连而不断。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似车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1
十三势者:掤 、捋、挤、按、采 、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 、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 、挒 、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乃八卦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此乃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第2个回答  2013-10-11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十三势者,掤,履,挤,按,采,列,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第3个回答  2021-01-01

62.武当双推式

第4个回答  2020-05-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