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大慈大悲的心境对待恶人恶事???

1我总是对新闻里的坏事义愤填膺,请问该怎么化解???
2我自己遇上恶人该怎么办???
3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无欲无求还是大慈大悲???
请师父们答疑解惑,感激不尽!!!!
阿弥陀佛

我们要知道,佛菩萨教化人不见得只有软言爱语,对于一些刚强难化的众生,有时候也现金刚怒目相。《大般涅盘经·梵行品》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佛的前生曾是一个国王,他在行菩萨道时,杀了国内不少诽谤佛法的外道婆罗门,迦叶菩萨对这件事有些不理解,就来问佛,佛菩萨不是把一切众生都视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吗?怎么会杀了他们呢?佛解释说,佛恰恰是救了这些外道婆罗门,给了这些外道婆罗门十劫的寿命,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些婆罗门命终之后就生到阿鼻地狱中,他们就会思考三个问题:我从何处而来?即刻自知从人道中来;我现在这是生到了哪里?即刻自知是阿鼻狱;我为什么会到阿鼻狱?即刻自知是因为诽谤方等大乘经典的因缘,被国王所杀而来生到阿鼻狱。想明白了这几件事,他们马上就对大乘方等经典生起了信敬心,立即命终,往生到了甘露鼓如来世界,在那里寿命长达十劫。因此,佛在这里是布施给了这些婆罗门十劫寿命。

又如密宗金刚三昧耶戒十条: 本具能力不降慈,十大应诛第十条;

十、不降十敌:如《明誓言续》中云:“三宝上师怨敌二,破誓退密反抗者,入聚会列害众生,成具誓敌唯造罪,以及三恶趣众十,诸瑜伽士当诛之。”正在造痛苦之因的九应诛、真实感受痛苦的三恶趣众生算为一应诛,对于这十大应诛任何一位有情,尤其是对损害上师与弘法利生的野蛮众生,在自己明明有降伏能力的情况下,本应当以大悲心予以降伏,却放弃不降伏,反而以颠倒的贪爱与其结为亲友,平庸仁慈,身语也与之同流合污,即犯第十条根本戒;对于这些应诛众生,如果舍弃慈心,则犯第四条根本戒。

第十条
此条戒平凡的众生不会犯。因为密宗里有九种众生不是一般的渡法而是依靠愤怒的方法渡化。比如对众生有很大的害处,对佛法有很大坏处的众生,如果以其它方式根本没法渡化时,这些瑜珈士暂时依靠愤怒的方式渡他。从外表上看就是以禅定的能力杀死他,但实际上不是杀而渡这个众生。因为任他这样造业的话,他将永远不能从轮回的苦海里出来。再说对众生对佛法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瑜珈士,大持明者就以愤怒的方式强迫渡化让他往生佛的清净刹土,使他不能继续造业,以后也不用堕地狱里。如果这个成就者不能让他往生净土的话就不允许杀死这个众生。 我们现在没有这种能力,密宗也不强迫你这样渡这个众生,所以我们不会犯戒。现在我们发愿,愿我们很快就能将很恶的这些众生以这种方式渡化就可以了。

佛教徒也要惩恶扬善、匡扶正义、伸张真理、降魔卫道!!!

参考资料:《大般涅槃经·梵行品》《漫谈梁皇宝忏》《密宗金刚三昧耶戒略释》《无上密的十四条共同根本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8
第三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答案。

那麼佛教最高境界是无欲无求还是大慈大悲?不管是哪一个,这两个都是没有边际的,什麼叫没有边际?意思说就是:好了,我作到这个程度就够了。因为没有边际,所以没有最高。

佛法的修行对自己要无欲无求,对他人应该大慈大悲。这两个是互相增上的,简单的说,能对自己无欲求,才能对人大慈悲,而对人能行慈悲,对自己的欲贪才能减低,因此这两个不能单纯的拿出来说哪一个才是究竟的。
第2个回答  2010-04-18
1.可写文章来宣泄这种事情并将它发表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其实没有必要生气,气的是自己,伤的也是自己啊!这种事太多了,气并不能解决一切!
2.先要自我保护,不要因贪财而丢了性命,其次要看准时机报警或逃跑,求救,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与歹徒抗衡
3.大慈大悲,(因为‘我佛慈悲’)。。。。。。这个我实在不知道。
第3个回答  2010-04-18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因为他们使你得到了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第4个回答  2010-04-18
见到、遇到恶人行恶业,应该这样想,这些人不知道因果报应,而造作这样的恶业,将来必定受苦,甚至堕落地狱而不自知,实在是可悲可怜。

在这里问佛教的最高境界恐怕不合适。佛的境界凡夫如何能测知……
诸佛以大悲为体,而不住一切相。
第5个回答  2010-04-19
(1) 要正见因缘和合,其性空!并常思惟此理。

(2) 常诵此偈:「修行遇苦,当思往劫,愚痴造业,今甘愿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