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古诗的意思

嘻嘻嘻嘻

一、意思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二、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作者

唐代孟郊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二、赏析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三、作者简介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

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

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平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然而不久他又遭到丧子之痛。 ·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

孟郊死后,韩愈与樊宗师为之经营后事,张籍提议私谥为贞曜先生,但不知为什么,却没有把他的作品编辑成集。宋代《崇文总目》著录《孟郊诗》五卷,不是完书;后经宋敏求搜集编缀,才成《盂东野诗集》十卷行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子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7

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原诗全文: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

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又有两位诗人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对后人的影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4-20
游子吟 (唐诗)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缝制着衣服给将要出外远游的孩子。在孩子出发前夕,慈母还在细心地一针一线缝着,心里却恐怕孩子会很迟很迟才回来。谁又说孩子幼小的心灵,能够了解慈母的苦心,能够报答那象春天三月的阳光那么温暖的爱呢?
在短短几句中,将母亲对即将远游的孩子的不舍刻划出来。一直到孩子临行还忙着替孩子缝衣服,虽然时间紧逼仍然一针一线一丝不苟。表面上母亲专注地缝制衣服,内心却不断担心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虽然如此,为了不让孩子担心,母亲只有把自己的担心和不舍藏在心里。

最后一句是作者本身的心声,在慨叹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不明白母亲的苦心,令母亲的爱得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5-15
游子吟 (唐诗)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缝制着衣服给将要出外远游的孩子。在孩子出发前夕,慈母还在细心地一针一线缝着,心里却恐怕孩子会很迟很迟才回来。谁又说孩子幼小的心灵,能够了解慈母的苦心,能够报答那象春天三月的阳光那么温暖的爱呢?
在短短几句中,将母亲对即将远游的孩子的不舍刻划出来。一直到孩子临行还忙着替孩子缝衣服,虽然时间紧逼仍然一针一线一丝不苟。表面上母亲专注地缝制衣服,内心却不断担心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虽然如此,为了不让孩子担心,母亲只有把自己的担心和不舍藏在心里。

最后一句是作者本身的心声,在慨叹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不明白母亲的苦心,令母亲的爱得不 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游子吟 (唐诗)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语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缝制着衣服给将要出外远游的孩子。在孩子出发前夕,慈母还在细心地一针一线缝着,心里却恐怕孩子会很迟很迟才回来。谁又说孩子幼小的心灵,能够了解慈母的苦心,能够报答那象春天三月的阳光那么温暖的爱呢?

导读:

提起颂扬母爱的诗句,孟郊的游子吟可说是唐诗中的代表作。

在短短几句中,将母亲对即将远游的孩子的不舍刻划出来。一直到孩子临行还忙着替孩子缝衣服,虽然时间紧逼仍然一针一线一丝不苟。表面上母亲专注地缝制衣服,内心却不断担心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虽然如此,为了不让孩子担心,母亲只有把自己的担心和不舍藏在心里。

最后一句是作者本身的心声,在慨叹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不明白母亲的苦心,令母亲的爱得不
第4个回答  2019-04-15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词语注释
⑴《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吟:吟诵。
⑵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⑶临:将要。
⑷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言:说。寸草:小草;萱草。这里比喻子女。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得了。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作品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
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创作背景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担心儿子迟迟难归,所以针针线线,细细密密,将爱心与牵挂一针一线缝在游子的衣衫之上。
作品鉴赏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堪比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代,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785-805)中张建封镇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始登进士第。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中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806-820)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一生困顿,性情耿介,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语言力戒平庸,追求瘦硬奇僻的风格。诗与韩愈并称“韩孟”。有《孟东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