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什麼是纳粹主义???

快要.....多谢各位..帮手...

纳粹主义
纳粹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尽管纳粹通常声明支持极权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形式(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但纳粹主义通常与法西斯主义有关联。

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国家社会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这一政党的领袖。这一时期的德国也称为纳粹德国。纳粹主义也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纳粹主义的信徒称为纳粹。当代德国已取缔纳粹主义,尽管有少量的残余份子仍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活动,即新纳粹。一些历史修正主义者仍然散布否认和淡化大屠杀及其他纳粹行径的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

补充研究资料
在西元一九一九年时,德国国邦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简称为纳粹党,而国邦社会主义便是该党的信条.在德国战败之馀,德国国邦社会主义的确曾是一种拥有广大人民支持的政治运动.但是在一个社会因战争,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而混乱时,其最有效的办法是从事战争.因此国邦社会主义实际是推行战时政治和战时经济.这最后必然导致对外扩张和侵略,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引发.
我们这一组的主题是纳粹思想,因此我们的报告是从纳粹的各个方面来作讨论.总共可以分为四方面来看:
一, 时代背景
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於是创了威玛共和国,但是,由於苛刻的凡尔赛条约的关系,德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而且还要缩减其军备.然而战败的德国无力赔偿.於是,德人在失业,通货膨胀,外交屈辱的困境中,民族心理转趋极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威玛共和渐渐的不被人民所信任,给予纳粹兴起的机会,而鼓吹对外侵略之思想.
二, 思想来源
纳粹主义主要的来源是法西斯主义,而法西斯主义是没有整部经典的--《我的奋斗》,只能算是它的旧约而已.此一历史现象前所未有,也不像法国大革命,前后继地由一大堆「哲学家」来为它做准备;法西斯「思想家」可谓凤毛麟角.事实上讲,法西斯一字本身明示此一现象的本质:它是种种不同势力的统合,其一致性,甚而其理念,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成立的.法西斯独裁者全凭经验;「领袖」高高在上,他的行动就是群众的表率,他的言语就是真理.反正,法西斯主义者到处都是以对抗,揭发真正的或虚构的敌人,由他们所指定的敌人来印证自己;他们的争斗主要是某种排斥.在这同时,他们也会追求一些目标,明定规划,研拟出多少有一致性的思想.所以法西斯是有共同理论基础的,它是一种由所排的与所建议的融合而成的混合物,类似某种复杂总体的最低要求」,而在这个要求之上尽可有所变卦.
如果说法西斯主义曾是一种国际性现象,曾经为控制全世界而奋斗;如果说以它为名的所有国体和政权都拥有某种「共同背景」,共同到令人寻思(下文我们将会重新提及);如果说各个都自命反共却并没有组成另一个新「国际」,无论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国家,社会,种族环境下,主义到底是进展出来了,也有其实行的作法.
所以说法西斯主义(的性质)是单一的,同时也是多样的.全都因国家主义的昭示而成,也可因国家主义而彼此敌对--要不是在希特勒的铁腕控制下,匈牙利的箭形十字团与罗马尼亚的铁卫队一定会为特兰西瓦尼亚而大打出手;义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党也曾长年彼此敌视,在奥地利与多瑙河盆地有所争执;而在法国法西斯里,各派从来无法团结;墨索里尼所攻打的希腊竟然也是法西斯政权,等等.
各个法西斯主义达到执政的方法都有所不同,虽然他们都受到同类的支持;共同的特徵在各国里都有不同的重要性,目前,为求有所节制,仅举一例:反犹太主义在义大利出现得很晚,如同是从德国进口的一般.而我们想要研究出来的也就是这些法西斯主义的种类.
三, 人物介绍
01.希特勒:
纳粹德国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出生於奥地利北部布劳瑙镇一个海关职员之家.中学毕业后梦想当艺术家,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名落孙山.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前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1914年 8月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俄利亚预备步兵第 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至下士.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克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密探.为寻生活出路,於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於次年改 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党魁,随即组织党的武装冲锋队.1923年 11月在慕尼克发动"啤酒店暴动",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建立 法西斯政权.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扬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苏反共思想.1924年底,希特勒出狱.
出狱后,他改用合法手段夺权.经多年组织工作和苦心经营,待到1933年 1月,终於在垄断资本集团和军界支持下,将纳 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他本人也因此登上了总理的宝座,开始实现其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画.1934年总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得以集总统和总理的大权于一身,废止共和国,改称德意志第三帝国,自称国家"元首".他解散国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其他一切政党,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犹太人,实行法西斯独裁专政.1935年,他撕毁凡尔赛条约,宣布重整军备,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义大利加入这个协定,於是形成了德,日,意三国轴心.他在构成对德国有利的国际形势后,便於 1936年 3月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接著于同年 7 月夥同义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进而在 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兼并,完成了不流血的征服.
1938年,希特勒进一步独揽陆,海,空三军指挥权,担任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39年 9月,出兵闪击波兰,正式点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烈火.1940年春,把战火燃烧到西方,只用 6个星期就打垮了英,法联军,占领了西欧和北非广大地区.1941年 6月,又突袭苏联, 妄图在 6个星期到 2个月内打败苏联.但是,在苏联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
国,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同盟国军队很快在各个战场转入全面反攻,德军节节败退.1945年 4月 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56岁的希特勒眼看灭顶之灾降临,便於 30日 15时 30分,同他的情妇爱娃一起,在总理府花园的地下掩蔽部里自杀身亡,从而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02.隆美尔:
隆美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是一位营指挥官,这个典型的普鲁士军人对希特勒佩服得五体投地.1936年9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希特勒警卫部队的指挥官.1939年3月,希特勒两次派他去指挥元首流动司令部,指挥德军侵占布拉格和武力监督立陶宛"自愿归属"德国.1939年9月,隆美尔又作为元首战时司令部的指挥官直接指挥德军入侵波兰,从而正式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夏他指挥被誉为"魔鬼之师"的装甲师,以闪电般的速度一举突破"马奇诺防线",打得英法联军晕头转向.1942年初,他率非洲军团登陆北非,多次重创英军.鉴於他的赫赫战功,希特勒亲自授予他陆军元帅的权杖.
03.鲁道夫·赫斯:
鲁道夫·赫斯1894年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是一名飞行员.1917年,他在前线司令部碰到传令兵阿道夫·希特勒.六年后,希特勒因慕尼黑啤酒馆暴动而被囚於兰德斯堡监狱,对希特勒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赫斯,特意从奥地利回来和希特勒一起吃官司.在狱中,希特勒口授,赫斯记录整理,写成了一部日后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书:《我的奋斗》.从此希特勒视赫斯为心腹,自1923年纳粹党发轫起,赫斯就是希特勒的私人秘书,后来被任命为纳粹党的副元首.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进攻波兰后,赫斯又被指定为希特勒的继承人.
04.卡纳里斯:
卡纳里斯早在1914年就是德国海军的一名副舰长,后在军队从事间谍工作.1923年在慕尼黑啤酒馆暴动中他结识了戈林,并向戈林表示,自己可以利用军队里的情报机构协助希特勒上台.很快他向希特勒送交了有关德军全体军官的政治倾向,人品素质和经济情况的材料,这对希特勒日后控制德军军官层极为有用.1933年1月,当时的魏玛共和国末任总理冯·施莱歇为了应付经济危机,想透过一项立法取消容克地主的津贴,减轻失业问题.这一改革方案具有极大风险,施莱歇把它锁在总理办公室的保险柜内.卡纳里斯居然把这一文件的副本偷了出来转交希特勒.希特勒拿到后把它摊到兴登堡总统面前,指控"政府机构里窝藏著布尔什维克".为了保护容克地主的利益,兴登堡把施莱歇赶出内阁,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卡纳里斯从此飞黄腾达,被授以海军上将军衔,委以德军最高统帅部谍报局长的重任.
四, 民族心理
在欧洲,几乎每个国家的不同民族都有强烈的种族优越论与种族歧视观念.而在希特勒掌权后,他更进行大规模的种族大屠杀.屠杀了约六百万的犹太人,而他们的理由却是犹太人不是日尔曼民族,所以不够聪明,因而该杀,以免污染到他们纯正的种族血统.
五, 侵略行为
希特勒掌权后,德国实行计画工业政策,解决德国的部份的经济问题,同时也强力扩展军备.因而更进一步吞并了奥地利,进而侵略捷克.但是同盟国却采取姑息态度,使得德国更加得寸进尺,在西元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国侵略波兰.对波兰有协防义务的英,法两国才正式向德国宣战,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结论
读过纳粹历史的人都知道,希特勒是个独裁者.而因为他所倡导的种族优越理论,屠杀了约六百万的犹太人.但是希特勒真的像大家所说的这么独裁无道吗?以我的看法,其实不是的.希特勒虽然不是德国人,可是他拥有的民族思想却胜过於德国人民.所以\他在第一次大战后,不忍看到日尔曼民族在大战后瓦解,因而带领德国走向民族荣耀的繁景.这永远是德国人的骄傲,也是希特勒他永远对日尔曼民族的贡献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05
纳粹主义
纳粹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尽管纳粹通常声明支持极权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形式(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但纳粹主义通常与法西斯主义有关联。

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国家社会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这一政党的领袖。这一时期的德国也称为纳粹德国。纳粹主义也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纳粹主义的信徒称为纳粹。当代德国已取缔纳粹主义,尽管有少量的残余份子仍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活动,即新纳粹。一些历史修正主义者仍然散布否认和淡化大屠杀及其他纳粹行径的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

补充研究资料
在西元一九一九年时,德国国邦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简称为纳粹党,而国邦社会主义便是该党的信条.在德国战败之馀,德国国邦社会主义的确曾是一种拥有广大人民支持的政治运动.但是在一个社会因战争,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而混乱时,其最有效的办法是从事战争.因此国邦社会主义实际是推行战时政治和战时经济.这最后必然导致对外扩张和侵略,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引发.
我们这一组的主题是纳粹思想,因此我们的报告是从纳粹的各个方面来作讨论.总共可以分为四方面来看:
一, 时代背景
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於是创了威玛共和国,但是,由於苛刻的凡尔赛条约的关系,德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而且还要缩减其军备.然而战败的德国无力赔偿.於是,德人在失业,通货膨胀,外交屈辱的困境中,民族心理转趋极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威玛共和渐渐的不被人民所信任,给予纳粹兴起的机会,而鼓吹对外侵略之思想.
二, 思想来源
纳粹主义主要的来源是法西斯主义,而法西斯主义是没有整部经典的--《我的奋斗》,只能算是它的旧约而已.此一历史现象前所未有,也不像法国大革命,前后继地由一大堆「哲学家」来为它做准备;法西斯「思想家」可谓凤毛麟角.事实上讲,法西斯一字本身明示此一现象的本质:它是种种不同势力的统合,其一致性,甚而其理念,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成立的.法西斯独裁者全凭经验;「领袖」高高在上,他的行动就是群众的表率,他的言语就是真理.反正,法西斯主义者到处都是以对抗,揭发真正的或虚构的敌人,由他们所指定的敌人来印证自己;他们的争斗主要是某种排斥.在这同时,他们也会追求一些目标,明定规划,研拟出多少有一致性的思想.所以法西斯是有共同理论基础的,它是一种由所排的与所建议的融合而成的混合物,类似某种复杂总体的最低要求」,而在这个要求之上尽可有所变卦.
如果说法西斯主义曾是一种国际性现象,曾经为控制全世界而奋斗;如果说以它为名的所有国体和政权都拥有某种「共同背景」,共同到令人寻思(下文我们将会重新提及);如果说各个都自命反共却并没有组成另一个新「国际」,无论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国家,社会,种族环境下,主义到底是进展出来了,也有其实行的作法.
所以说法西斯主义(的性质)是单一的,同时也是多样的.全都因国家主义的昭示而成,也可因国家主义而彼此敌对--要不是在希特勒的铁腕控制下,匈牙利的箭形十字团与罗马尼亚的铁卫队一定会为特兰西瓦尼亚而大打出手;义大利法西斯和德国纳粹党也曾长年彼此敌视,在奥地利与多瑙河盆地有所争执;而在法国法西斯里,各派从来无法团结;墨索里尼所攻打的希腊竟然也是法西斯政权,等等.
各个法西斯主义达到执政的方法都有所不同,虽然他们都受到同类的支持;共同的特徵在各国里都有不同的重要性,目前,为求有所节制,仅举一例:反犹太主义在义大利出现得很晚,如同是从德国进口的一般.而我们想要研究出来的也就是这些法西斯主义的种类.
三, 人物介绍
01.希特勒:
纳粹德国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战犯.出生於奥地利北部布劳瑙镇一个海关职员之家.中学毕业后梦想当艺术家,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结果名落孙山.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前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1914年 8月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俄利亚预备步兵第 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至下士.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克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密探.为寻生活出路,於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於次年改 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党魁,随即组织党的武装冲锋队.1923年 11月在慕尼克发动"啤酒店暴动",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建立 法西斯政权.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扬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苏反共思想.1924年底,希特勒出狱.
出狱后,他改用合法手段夺权.经多年组织工作和苦心经营,待到1933年 1月,终於在垄断资本集团和军界支持下,将纳 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他本人也因此登上了总理的宝座,开始实现其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画.1934年总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得以集总统和总理的大权于一身,废止共和国,改称德意志第三帝国,自称国家"元首".他解散国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其他一切政党,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犹太人,实行法西斯独裁专政.1935年,他撕毁凡尔赛条约,宣布重整军备,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1936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义大利加入这个协定,於是形成了德,日,意三国轴心.他在构成对德国有利的国际形势后,便於 1936年 3月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接著于同年 7 月夥同义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进而在 1938年3月和1939年3月,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兼并,完成了不流血的征服.
1938年,希特勒进一步独揽陆,海,空三军指挥权,担任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39年 9月,出兵闪击波兰,正式点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烈火.1940年春,把战火燃烧到西方,只用 6个星期就打垮了英,法联军,占领了西欧和北非广大地区.1941年 6月,又突袭苏联, 妄图在 6个星期到 2个月内打败苏联.但是,在苏联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打击下,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
国,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同盟国军队很快在各个战场转入全面反攻,德军节节败退.1945年 4月 28日,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市区.56岁的希特勒眼看灭顶之灾降临,便於 30日 15时 30分,同他的情妇爱娃一起,在总理府花园的地下掩蔽部里自杀身亡,从而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02.隆美尔:
隆美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是一位营指挥官,这个典型的普鲁士军人对希特勒佩服得五体投地.1936年9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希特勒警卫部队的指挥官.1939年3月,希特勒两次派他去指挥元首流动司令部,指挥德军侵占布拉格和武力监督立陶宛"自愿归属"德国.1939年9月,隆美尔又作为元首战时司令部的指挥官直接指挥德军入侵波兰,从而正式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夏他指挥被誉为"魔鬼之师"的装甲师,以闪电般的速度一举突破"马奇诺防线",打得英法联军晕头转向.1942年初,他率非洲军团登陆北非,多次重创英军.鉴於他的赫赫战功,希特勒亲自授予他陆军元帅的权杖.
03.鲁道夫·赫斯:
鲁道夫·赫斯1894年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是一名飞行员.1917年,他在前线司令部碰到传令兵阿道夫·希特勒.六年后,希特勒因慕尼黑啤酒馆暴动而被囚於兰德斯堡监狱,对希特勒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赫斯,特意从奥地利回来和希特勒一起吃官司.在狱中,希特勒口授,赫斯记录整理,写成了一部日后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书:《我的奋斗》.从此希特勒视赫斯为心腹,自1923年纳粹党发轫起,赫斯就是希特勒的私人秘书,后来被任命为纳粹党的副元首.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进攻波兰后,赫斯又被指定为希特勒的继承人.
04.卡纳里斯:
卡纳里斯早在1914年就是德国海军的一名副舰长,后在军队从事间谍工作.1923年在慕尼黑啤酒馆暴动中他结识了戈林,并向戈林表示,自己可以利用军队里的情报机构协助希特勒上台.很快他向希特勒送交了有关德军全体军官的政治倾向,人品素质和经济情况的材料,这对希特勒日后控制德军军官层极为有用.1933年1月,当时的魏玛共和国末任总理冯·施莱歇为了应付经济危机,想透过一项立法取消容克地主的津贴,减轻失业问题.这一改革方案具有极大风险,施莱歇把它锁在总理办公室的保险柜内.卡纳里斯居然把这一文件的副本偷了出来转交希特勒.希特勒拿到后把它摊到兴登堡总统面前,指控"政府机构里窝藏著布尔什维克".为了保护容克地主的利益,兴登堡把施莱歇赶出内阁,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卡纳里斯从此飞黄腾达,被授以海军上将军衔,委以德军最高统帅部谍报局长的重任.
四, 民族心理
在欧洲,几乎每个国家的不同民族都有强烈的种族优越论与种族歧视观念.而在希特勒掌权后,他更进行大规模的种族大屠杀.屠杀了约六百万的犹太人,而他们的理由却是犹太人不是日尔曼民族,所以不够聪明,因而该杀,以免污染到他们纯正的种族血统.
五, 侵略行为
希特勒掌权后,德国实行计画工业政策,解决德国的部份的经济问题,同时也强力扩展军备.因而更进一步吞并了奥地利,进而侵略捷克.但是同盟国却采取姑息态度,使得德国更加得寸进尺,在西元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国侵略波兰.对波兰有协防义务的英,法两国才正式向德国宣战,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

结论
读过纳粹历史的人都知道,希特勒是个独裁者.而因为他所倡导的种族优越理论,屠杀了约六百万的犹太人.但是希特勒真的像大家所说的这么独裁无道吗?以我的看法,其实不是的.希特勒虽然不是德国人,可是他拥有的民族思想却胜过於德国人民.所以\他在第一次大战后,不忍看到日尔曼民族在大战后瓦解,因而带领德国走向民族荣耀的繁景.这永远是德国人的骄傲,也是希特勒他永远对日尔曼民族的贡献呀.
第2个回答  2006-11-05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