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最基本的养老保险,属于入门级的,性价比高;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待遇更好,但是缴费也更高, 参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收入情况综合考量。 作为参保群体来讲, 没有必要同时参加这两份养老保险, 首先国家规定每个人只能选择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其次即便你参加了两份养老保险,退休时也领不到双份养老金。
1.参保人群不同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范畴,所以其参保人群是在职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居民养老保险主要面对具有当地户口却没有工作的居民,不管是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均可参加。
2.缴费标准不同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一般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0%~300%设置不同的缴费档次,通过银行代扣代缴按月交费,每年缴费在几千~几万块钱不等;
居民养老保险在统一的时间段内按年缴纳,缴费标准分为几百元到几千元多个档次,个人可自愿选择缴纳档次。
3.缴费补贴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直接补到个人账户,缴费档次越高,补贴程度越高;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也有补贴,直接补贴给个人,主要是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一般是一年5000到1万元。
4.退休年龄不同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0周岁;
而男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为55周岁,少数地区女性可以在50周岁时办理退休。
5.待遇水平不同
从待遇领取上来看,目前职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居民养老保险。
简单来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最基本的养老保险,属于入门级的,性价比高;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待遇更好,但是缴费也更高,参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收入情况综合考量。
作为参保群体来讲,没有必要同时参加这两份养老保险,首先国家规定每个人只能选择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其次即便你参加了两份养老保险,退休时也领不到双份养老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七十三条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