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的遗是什么意思

kuai a

     遗

 

——形声字。从辵( chuò),贵声

 

 

 

 

读音一】:wèi

 

【字义】:

 

〈动词〉

 

(1) 给予;馈赠

 

【出处】: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引证】: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送交;交付

 

【出处】: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引证】: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3) 输送

 

【出处】: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君书》

 

(4) 加给 

 

【出处】: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读音二】: yí

 

〈动词〉

(1) 遗失

 

【出处】:

不遐遗。——《易·泰》

 

【引证】: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释言》

 

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

 

亡矢遗镞。——汉· 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唐· 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2)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出处】: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3) 遗弃;舍弃

 

【出处】:

 

故旧不遗。——《论语·泰伯》

 

【引证】:

 

必遗乎今。——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4) 不自主地排泄

 

【引证】: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

 

(5) 残存。留下:

 

【引证】: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 晁错《论贵粟疏》

 

(6) 缺失

 

如:

遗火(失火);遗策(失策,失算);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

 

(7) 遗

 

【引证】: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

 

(8) 遗留

 

【出处】:

因遗策。——汉· 贾谊《过秦论》

 

【引证】:

访其遗踪。——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9) 专指死人留下的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0) 离开,脱离

 

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1) 堕,落下;下垂

 

【出处】:

目眇眇而遗泣。——《楚辞》

 

(12) 废止

 

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名词〉

(13) 遗失之物

【引证】:

高祖取 楚如拾遗。——《汉书

 

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4

意思是:遗失。

一、遗的组词:

遗弃、遗产、遗迹、遗骸、遗憾

遗精、遗嘱、遗作、遗书、遗失

二、遗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遗尿[yí niào] 

尿液的无意识排出。小儿夜间遗尿常为大脑发育尚不完全所致,随年龄增长可以改变。

2、遗矢[yí shǐ] 

拉屎。

3、遗闻[yí wén] 

遗留下来的传闻。

4、梦遗[mèng yí] 

梦中遗精。

5、遗训[yí xùn] 

死者生前所说的有教育意义的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①<动>遗失;丢失。《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②<动>放弃;舍弃。《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名>遗失的东西。《乐羊子妻》:“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④<动>遗留。《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恨也。”

wèi
①<动>赠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②<名>给予的东西。《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第3个回答  2010-03-28
1 遗失。《韩非子.难二》 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
遗漏、忽略。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
遗失、遗漏的东西。《史记.孔子世家》:涂不拾遗
2 抛弃。贾谊。《治安策》 商君遗礼义,弃恩泽。
3 遗留。《史记.项羽本纪》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前人遗留下来的。诸葛亮《出师表》:深追先帝遗诏
剩下。曹操《蒿里行》;生民百遗一。
4 排泄大小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顷之三遗矢。
5 读wei\ 给予 赠送《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耕,请以遗之。
送。《商君书.画策》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
第4个回答  2010-03-27
遗:1.遗失遗漏;2.留下剩下;3.弃;4.通“颓tui二声”落下;5.便溺;6.旧读wei四声,赠与致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