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十五讲》读书笔记之前言

如题所述

“我从中学习人生的规范,知道了许多应该怎么做和不怎么做的道理,我的生命进入了一个被社会常规所限定的轨道。但是,每当夜晚,我孤独一个人躺在床上眺望星斗或在夜半突然醒来时,常感到胸中有一股莫名的浪潮在涌动,它弥漫了我的整个身心,将我淹没在悲伤和痛苦的海洋之中,甚至涕泪满襟,但我又不知为什么悲伤和痛苦。”

“一直到我开始阅读西方的文学作品时,我方才领悟,我的属于黑夜的那一半,并不稀奇,在人类的历史上早已有许多人体验过并且艺术地表现在他们所写的作品当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多数受儒家“文以载道”的影响,强调教诲,希图交给人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这显然是有益的。但与之俱来的缺憾是表现人性的丰富性方面受到限制。”

“冯友兰借助孔子的话说,中国文化是山,西方文化是水。在西方文学中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有如河流般的活泼性与易逝性。西方文学认为,裸露的灵魂是美丽的。他告诉我们灵魂中有光明与黑暗,并把人类已经积累的痛苦摸索展现给我们。中国的文化经典是宝贵的,它给我们以做人的钢筋铁骨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但是,这并不够。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进入商品化时代较西方晚,有关商品时代人的心灵知识以及艺术展开相对贫乏。”

“中国儒家传统讲究“修辞立其诚”。这个“诚”是忠诚于天,忠诚于君,忠诚于自己的人生信条。西方人也讲“诚”,更多的是强调坦诚、真诚和诚实。基督教造就了西方的忏悔传统,这一传统表现在文学上就是无所畏惧地探求心灵的真实。中国儒家有一个与此相对立的教导,叫“诲”: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其间自然包含着倡导者的一番苦心,但是,至少在文学上,这种主张带来了一个副作用,既阻碍了向心灵底蕴的掘进。”

“人总是忍受不了太多的真实。人喜欢在自欺的玫瑰色氛围中生活。于是,在我们的周围就有了太多的怯懦者和两面派。他们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大言不惭,而内心却掩藏着一片污浊。有人认为,污浊的东西不宜扩散,因此,说话、写文章都只说正面话。这是导致文学肤浅、虚饰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方文学也有它的虚伪,特别是在它的流行文化和一部分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中。媚俗正在成为西方文学日益泛滥的潮流,这是商业化大潮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恶果。但是,在西方,总有一些有良心的学者不甘于媚俗,他们像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那样,做着徒然的、不懈的努力;它们生活在地狱之中,总在寻找着光亮,努力扩展非地狱的因素。”

“我坚信,追求真诚与完美是人类的天性。在是与非、美与丑的较量中,人们会经历无数的曲折和堕落,最终走向理想中的天堂。如果不让青年人充分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这个社会与人,他们就只会在贫乏中变得委琐,在苍白中变得脆弱,终至沦为庸人。”

“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网络的一个好处就是它能披露一切,使一切试图掩盖人类丑处的企图落空。唯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资格谈论什么是美和丑以及怎样欣赏美和摈弃丑,才有可能让青年一代从容思考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

“还有一些年轻人,他们拒绝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他们在挣钱与花钱的轮回中消磨自己的宝贵生命,文化艺术只是他们花钱买乐儿的一部分。我们无权指责他们,这是一种选择的自由。但是,作为大学生,未来的知识精英,应该从这个轮回中跳出来,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西方文学十五讲》,在图书馆借到这本书,这本书出版于2003年,作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徐葆耕。这本书属于“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之一,由讲课录像带加工整理而成。在此书出版之前,这门课程也已经在清华大学讲了20年了。

之所以将前言巨细靡遗的摘抄了这么多,是因为我实在喜欢前言中所阐述的观点。这些观点有的引起我的共鸣,有的是我思索已久却不得要领的问题。

由于语文老师的建议,我在中学时也读过一些西方著作,如《复活》、《安娜卡列尼娜》、《飘》、《简爱》、《傲慢与偏见》、《红与黑》等,但并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也从未思考过人格的复杂性。所以,在我心中,也时常因不能理解自己的一些思想行为而痛苦。而彻底的原谅和接受自己,却已经是近年来的事情了。

曾经在微信和一位作家朋友闲聊,他说起:最遗憾的是未能早一点接触到现当代西方作家的作品。

近几年我也读过一些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我想我应该是明白了那位朋友的意思。在中学读过的那些名著,虽然也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但我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故事的背景上,比如阶级斗争,比如剥削、斗争,还有宗教,总感觉是在看别人的故事,不能感同身受。而现当代的作家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索,对人性的探究,和对个人存在意义的追寻。

比如毛姆的人生三部曲中,《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为了画画,抛妻弃子,浪迹天涯,甘愿忍受贫穷;《刀锋》的主人公拉里,因为朋友的死去,让他开始追问人生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意义,他放弃了原有的“美好生活”,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追寻答案。还有《斯通纳》,他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似乎很平淡。但是谁能像他一样每次都遵循自己的想法,以不随波逐流来对抗无意义的人生。虽然最后他失败了,可他毕竟追求过,他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

最震惊我的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一个群居动物,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棉花糖都会使他受伤。不是所有人都能懂,懂了的人,自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忽然想起,中国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也并不性格完全单一。比如《浮生六记》中的芸娘,大多时候是一位可亲可爱的小娘子,但有些行为令我实在不解,比如她帮公爹纳妾导致失去婆婆欢心的事,比如她非要帮自己丈夫找个相貌上佳的妾,因未能成功直接导致她最后殒命的事。未知是作者对心理交代得比较粗疏,还是我实难将自己思想代入的缘故。

说到中国的作家,我不能不想起王小波,读他的书,也有对心灵直接撞击的感觉。他和毛姆一样,都认为写作的第一要义是让人快乐。可能,有一颗纯粹的心,就能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所思所想吧。

                            2019.4.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