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急!!!

如题所述

  探究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其改革的力度(二)

  我认为,要了解教育必须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既然教育与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紧密相连,至少可分成五个层面来研究,它们分别是:政治层面、育人层面、教学层面(教学的本身)、就业层面和个人才能层面。另外,个人才能层面可以分成两个层面,即理论中的学术层面和实践中的能力层面。因此,我认为应从六个层面去分析和研究。

  1、政治层面应包括: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对教育的投入、监控、对学生的就业引导等。并按目前的国情,着重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或教育投入问题,适当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长期解决育人中的思想道德问题、文化建设问题。较少干预教学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变化和发展。

  要有清晰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目的。办学思想是解决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办学理念是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包括教学环境、教师队伍与素质、教学方法与实践。办学目的是解决学生如何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目的。此层面要求达到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目的。

  2、育人层面是相对应教学层面而言,是一种社会教育,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校园文化建设、生存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按目前社会的情况,着重解决学生的身心健康、生存技能,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树立理想和激发热情,长期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环境体验,注重学以致用,用中求学。

  我这样的想法是源于“人”发展各阶段的要求而提出的。“人”首先是一个正常的动物除了有生存技能,还必须有“善”动物的心理,没有肉食动物自私而带来的本能攻击性。然后作为“人”的实体必须具备人类社会的生存技能和交流的能力。又因为人类社会与动物群体最大区别是人类社会可以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而动物群体只能适应环境生存。其重要原因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体多数具有思维或思想,部分具有崇高的理想或高级思维,而且人具有能动性自主掌握技术具备能力,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所以我们的学生也需要有理想有思维,部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具备高级思维。大部分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技术和能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成为成功的人。

  育人的每一个环节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放弃人性中“善”的一面教育,就会促进了人性“恶”的能力增长。又如果没有培养成社会意义上的“人”,他就孤立在人类社会之外,孤独无援或无法交流,他要么在沉落和绝望中爆发,要么在茫然中消失。这样的一些人,能力越强或野心越大就越危险,可能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悲剧和灾难。因此,教育中社会和人性的任务首先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合格的社会公民。同时做到育人是教学的开始,一直贯穿于终身教育。否则,教育会出现很多自身问题,无法在现阶段应试教育中得到解决。

  身心健康的“身”就是体育活动,因此体育既是学校教育也是社会教育。“精神和物质统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现在重智轻体现象较普遍,倒是明智的人是智、体、才并重。现在学校进行的晨跑活动应该得到重视并坚持下去,它既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促进政府对学校运动场地建设的投入。若不投入,学生只能在烟尘中活动。可以说,“晨跑”是激起政府对教育投入和改革的决心。

  然后才是发展智力超越动物。

  3、教学层面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教师的教导、学生的学习、教材课程。三者互相联系,并遵循一些原则或规律。探究这些规律,才能明白学什么东西对学生来讲才是重要的。

  (1)我认为教师的教导是:教为(wei4)不教,不教为(wei2)教。“教为不教”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教促进学生自学,让学生懂得自学,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不教为教”目的是通过引导促进学生的兴趣和醒悟,关注学生的变化,随时运用教的策略和改变教进度,使学生在学中思,疑中学;也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通过创设任务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获得失败的教训。就像“月亮妈妈”(mama moon)和“电脑高手”乐于学习,自我学习。使得教导成为教的最高境界。就像《中国新教育风暴》中的王能智那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长和成功,自然解决了学生厌学问题。

  在教育改革中,教师是一支主要的力量,他们是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他们对学生起着主导作用。也就是说,教师的能力大小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的实施,他们是实施“终端”,肩负着教学和社会教育的责任。如果改革力度较大,教师必须加大加深原有的知识,并提高运用教材的能力,更要具备探究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样,教师必须接受新的一轮培训、交流和学习,才能成为真正的“导师”。

  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或一个集体,大家同为主体。学生和老师就像一群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我们时常说的领头雁其实并不一直领头的,它飞累了,另一只会飞上来代替它继续领头。每一只大雁都有机会领头,若飞偏离了方向,一只有经验的大雁才飞上来领航。老师就像那只有经验的大雁,能引导学生,而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锻炼,因此说老师对学生来讲不是教师,而是导师。教师只是一种职业的名称。学生对老师来讲是遵守“集体”规则的“合作者”。

  如果是导师,老师就不是我们以前所比喻的“辛勤的园丁”,学生不要再像花朵了。花朵缺少主观能动性,好看不中用。花朵离不开园丁,因为它经不起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干涸水涝,这样的园丁真是很辛勤。那给园丁加个电脑自动化喷淋、自动化排水等,但花朵毕竟太娇嫩了,怎样也不能强壮起来。

  教的最高境界是引导,学的最高境界是自学。按照学的最高境界,我们可探寻出学生学的状态。

  (2)学生的学习也有三种状态:学、识、练。自乐、自悟、自学为“学”,亦步亦趋为“识”,熟能生巧为“练”。这三种学习状态在学生身上会同时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比例会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兴趣爱好和技能提高发生变化。我认为在学习中,死读书就是“识”,不是“学”。读书在短时间读到能背出来就是“练”,也不是“学”。哪什么是学?学是能悟出道理,悟出方法,悟出变通,悟出有用,悟出情感;而且学生又能从“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不可否定“识”与“练”是“学”的基础,但它们却不能代替“学”。

  教师通过创设任务,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成功的经验。让学生自乐其中。也让学生感受失败的教训,找出原因,悟出道理。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学生既没有获得成功又没有体验失败(不是考试的时候,而是学习过程)是最平淡的教育。

  同样在体育运动中也存在这三种状态。如篮球运动,运动员要懂得比赛规则,懂得配合,懂得投蓝姿势等,这些就是“识”。运动员练习准确投蓝,练习运球,锻炼体能等,那些就是“练”。运动员观看对手比赛,发现对手的优点和缺点,研究和创新打法及动作,树立信念,特别是临场应变等,这就是“学”。因此,不懂体育精髓的人认为只要多练就能拿到比赛冠军,他们不知道“学”对运动员和教练员也十分重要。而深懂体育精髓的人和深得其乐趣的人,也有助于读书学习,享受于体育精神,正所谓“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3)教材是一种教学资源,它必须遵循教学大纲,符合学生实际。要以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特点来制订教材内容量和教学量,不能只以学生应会知识的多少来制订教材内容量和教学量。因为教材必须服务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于学生的学法形成,服务于学生的技能提高,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学”的能力。否则,过多的教材内容量和教学内容量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由于学生还没来得及吃透这节的教学内容(甚至比教师备课和找资料的时间还少),教师就进入下一节教学内容,学生只能是“囫囵吞枣”了。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又不错,老师感到学生已学会了,学生也认为自己学会了。其实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见解独到才是学会。对一本好书或一篇文章人们会百读不厌,每次读都有会不同的感受或有不同的收获,而且随着人年龄和见识的增长都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一篇文章可以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有利于学生理解、反思、学透和改编。这样教材学习量就减少,对同一篇文章学生每次学习的起点都会提高,但要防范重复所带来的厌倦,老师会“导”才是关键。所以学习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同时能运用学习技能博览群书,而不是博“教”群书。“重复”体现了“不教为教”的功力。

  知识就是力量,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于是到了毕业大家都以知识的多少去衡量每一个人,这就错了。因为知识量的多少与有用无用(使用)没有直接的联系,同时每一个人对知识的运用都不相同,有用的知识才会产生力量,一直没有运用到的就交回给老师了。所以,对个体准确来说“用”知识就是力量,或“有用的”知识才是力量。电脑可以储存很多知识,甚至比人脑多,但是没有通过程序“用”起来就不会比人脑“聪明”。由此可见,只衡量知识量是一种片面的做法。目前,学生的知识只“用”在考试中,没有考试就不派上用场了,像知识无用武之地。偶尔可以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但知识的使用目的却不知道。其实使用知识是为人类服务的,或为人民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树立这样的目的,知识不只是拿来考试,而是增加自己服务的本领,并从中获得乐趣,获得成功。如唱歌或弹钢琴,如果学生是为了考试或考级,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如果是娱乐和自乐是多么愉快的事。

  现在的教材还是比较好的,只是缺少“重复”的勇气或“实用”的引导,关键是教师使用教材的能力。通过“用”展示知识的魅力,获得成功和失败的体验。

  4、学术层面是相对于才能层面而说的,学术层面注重的是理论,才能层面注重的是实践,它们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我在这里有意把它们分割开来,是为了便于分清每个人的特长和“使用价值”。在我们的社会中,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十分重要,而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是多数。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拔尖的人更拔尖,让实践的人更能干。

  从事理论研究必须要求人们具备渊博的知识、一流的技术和独特的思维,因此我们的教育在学术层面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知识、技能、思维。

  要注重知识但又不衡量知识,这是有点矛盾。我目前没有找到解决这矛盾的办法,但我知道一点就是:对知识进行判别和筛选比记住知识更重要,善于记忆比死记硬背更灵活。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需要的知识可以在网上找到,但必须懂得甄别,而技术和思维是不能在网上找到的。因此学生必须自己掌握技能,必须自己发展思维。

  现在我们的教师也比较注重教学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偏差。如知识与能力方面,知识的教授是比较容易的,轻车熟路,学生获得解题能力也容易,而要使学生获得“其他”的能力却不容易。教师的能力越高就可能培养出高能力的学生,教师能力越低学生能力就越低,所以国家在培训教师的时候也注重提高教师的“问题”、“专业”和“思维”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师的解题过程和解题方法比较容易教授,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却比较模糊。更多的是凭学生的兴趣爱好而走,没有带领学生走近和走进“疑惑”而是直接解决了“疑惑”,真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必须做到言出必行,才能言行统一。否则只能是“空想”。这是学术层面在“教”中的实施。

  5、才能层面注重的是实践和实用,而不是理论。在学术层面,要求注重学生的“学”。而在才能层面要注重哪一方面呢?仍然是“学”,而“技能”是最终目的。过程仍然是“学以致用”,用中求学,以“行”为目的。而在学术层面是学以至思,疑中求学,以“探”为目的。这两个层面的结合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也像盲人走路,必须有理论探索和实践行动相结合,互补互助,共同发展。

  才能层面在“教”中的体现是教以至用,用中求实。充分施行“用”知识就是产生力量,就能培养技能,就要有方法,就会显示实力。在教中让学生获得自觉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得使用技能的方法,获得实践中成功失败的经验和体验。让学生懂得必须要真知实学、真言(才)实干,拒绝纸上谈兵、轻言浮夸。

  才能层面在“学”中的体现是学以致用,用中求学。使学生善于学习,善于运用,善于总结。让学生通过总结经验和获得体验,进一步促进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如果学生学非所用或学而不用,则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学生的厌学。

  因此学习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就像游泳,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就会被淹死。没有理论只有实践,虽然不会被淹死,但不会游得快或游得很吃力。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互相促进。

  才能的培养是让大部分人成为有技术、有能力的劳动者,目的不是构建理论,而是建设“家园”和发展社会,为社会提供有德、体、美、劳、技的人。因此,我们的社会应树立起德、体、美、劳、技的模范,并尊重他们和重视他们。使道德模范、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像“明星”和致富能手那样得到人们的崇拜和追求,也使具有特长和专长的人获得发展。其中比较有说服力的是瓦特、比尔盖茨、李嘉诚和雷锋等,他们有的进入了大学,有的没有进入大学,但他们都是善于学习的人,知行合一的人。因此,我们的社会应该创设这样的氛围,让有崇高理想和道德、有特长、有专长和善于学习的人自动获得大学学习的机会。由此类推,他们中的部分人也可以特招和降分录取等形式进入大学。从而改变人们的学习、行为和品德,改变人们的人才观和择业观,从而削弱高考分数的控制力,有利于教学改革,有利于教育评价和社会评价体系的形成。

  要培养学生的才能,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既注重思维,也注重实践;既注重技术,也注重应用;既注重课内,也注重课外;既注重课本,也注重信息资源等等。这正是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人求实。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做实事”的教学理念。但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是不能顾及各个方面。

  6、就业层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发展方面,二是个人发展方面。因此,教育改革要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使个人的专业才能发展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着重解决个人的学术、才能的提高,注意解决人的观念转变,长期注重教育改革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

  就业体现教育的效果,是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和评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科学技术和学术理论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否则,“毕业等于失业”,“读书无用”等现象就出现。教育失去了就业的需求和引导,教育就失去了意义,教育也只能以高考作为指导,使竞争一直贯穿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

  以前的就业由国家分配,培养出来的人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和科技,只要考上了大学,就有工作分配。没有就业的压力和竞争,自然地使竞争前移到了高考这个坎。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的。但现在就业是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学生毕业人数上升,存在着就业的竞争。这竞争不应再向前传导到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而是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竞争应消除在大学这群成年人的理性当中,消除个人能力差别当中,消除在(成功的)观念改变当中,消除在家长对高考的过分期盼当中。

  由于就业层面的变化,高考和招生也应该变化。现在的高考不再是少数人的高考,而是多数人的高考,高考和招生不需再承担这种竞争。高考和大学而应注重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有利于才能的提高,有利于学问的深造,而不是以分数衡量。使高考分数指挥着教育、学习和生活。目前的高考只是注重人的部分“智”的发展,如何注重人的德、智、体、美、劳、技的特色发展才是要探究的。

  如果就业时,用人单位和部门不但注重学历的毕业证,而且注重能力的技能等级证、专业特长证等。不再是一证走天下,而是通过改变人才观,改变人的教育。通过人的观念变化、就业的变化和变革,引导高考和招生的变革,引导教育的改革。

  高考只作为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而就业作为对学生的教育和专长评价,它们互相脱节,教育改革就失去了外部的推动力,改革的方向不明确或不统一,教育就会出现自身矛盾,就会产生与社会的矛盾。就业变化呼唤着教育的改革!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教育的改革!

参考资料:http://gxwzdjhzy.blog.163.com/blog/static/211744720102250533131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8
首先表达一下我的个人看法,这个问题问的很有分量很有价值但很没有实际意义。你觉得中国现在这个人口、制度,这个高考,那教育制度还能改吗?现在弄的新颗改纯粹是换汤不换药,把许多一线老师整的十分无语,把那些习惯了填鸭式教学的学生们弄的晕头转向……
高考不改,教育制度再怎么改也没有用;人口不减,再怎么改也没有效。
第2个回答  2010-03-31
在现实条件下,制度只能改革或改良,它的发展是只能是一个过程,更何况国情并未发生彻底的改变。所以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只能随着社会需要而进行,而新课改只能称之为教育制度的探索,引起正反两面的反响是不可不免的。(而它的成效与人口并无直接的关系,正如环境污染与人口的多少无直接的关系一样。)
第3个回答  2010-03-28
先将教师的道德观念回复到过去,他们都已经自由发展成学术流氓、文化痞子、经济诈骗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