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风,许昌行》征文

急需。。。。。。。。。。。。。
内容:1.励志篇
2.热爱家乡篇
3.创新篇
谢谢

历史名胜 三国胜迹 国内其它地方三国真迹遗存不多,许昌著名的三国遗迹遗址却有80多处,或与三国史实有关,或与三国人物有关,或与三国传闻有关。许昌遗留下不少著名的石刻碑碣,如记录汉魏更迭的“三绝碑”,蔡邕真迹《尹宙碑》和画圣吴道子为关羽造像的《勒马挺风图》等。许昌历来人杰地灵,贤臣名士层出不穷。曹操周围的谋士文人、悍将勇夫,属许昌籍的就有30多位,如郭嘉、荀攸、荀彧等。郭沫若先生曾诗云: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在许昌与三国文化相关的古迹遗址分布于各县(市)区,主要的有: 位于许昌市西南17公里的繁城镇。公元220年,汉献帝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下,宣告愿意让位。曹丕在此接受献帝禅让,代汉立魏,改年号为黄初,称魏文帝,自此开始了我国魏、蜀、吴三国时代。 受禅台原为青砖护坡,两侧砌有台阶,台顶四周有石雕栏杆,平台中央有一遮阳凉亭,上设龙墩宝座。经千余年风雨侵蚀,至今仍有20余米之高,30余米长宽的二层凸状台基存在。由汉御史大夫王朗撰文、礼部尚书梁鹄书写,大理寺武亭侯钟繇镌刻的《受禅表》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具体详实地记述了献帝禅让、曹丕称帝的历史事实,俗称三绝碑。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春秋楼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五年(200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在此史实基础上,《三国演义》作了不乏附会的详尽描写:为保护甘糜二皇嫂的安全,关羽在“土山三约”之后归附曹操。曹操赐给关羽府宅一处,让关羽与二皇嫂共住。关羽分一宅为两院。皇嫂居内院,关羽只身在外。院中有楼,为关羽秉烛达旦夜读春秋之处,即春秋楼也。� 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后经多次修葺。1995年许昌市人民政府斥资1500万元对春秋楼文物景区进行大规模修建,还新辟了春秋楼广场。春秋楼现属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灞陵桥 原名八里桥。明嘉靖《许州志》记载:“八里桥在(许州)西八里,相传为曹操送关羽之所。”关羽被擒到许昌后,曹操“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意欲留之。但关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曹军部将欲追之,曹操断然制止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桥旁有明末将领左良玉题写的“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推崇关羽忠义仁勇,清康熙28年(1689年)在桥西建关帝庙,设像以祀。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昌市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灞陵桥、关帝庙景区进行修葺,如今灞陵桥关帝庙已是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此庙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毓秀台:毓秀台在汉魏故城西南隅,建于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为汉献帝祭天所筑,高约15米,面积为4000平方米,有台阶99级,是用青砖铺就的祭祀广场。每年秋分时节,汉献帝都要率文武百官前来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昔日的毓秀台掩映在林荫之中,绿意拥簇,高接云天。台下布列着数十座豪华的宫殿式古建筑。是汉献帝祭祀前暂时休息的地方。毓秀台比同为皇家祭天场所的北京天坛早建千余年。� 华佗墓:华佗墓在许昌县苏桥乡石寨村,距许昌市15公里。华佗墓内安葬着三国时代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墓高约5米,周围30余米,占地500平方米,新彻有六角形花墙环墓一周。墓前有清乾隆17年所立“神医华公之墓”石碑,系当地从医者所立。据传,由于华佗医术高超且念念不忘黎民百姓的疾苦,他不愿专为曹操一人服务,便托辞探家回乡。曹操派人将华佗押回许昌,打入牢狱,迫害致死。华佗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他救死扶伤的故事仍流传于此间,至今墓前香火不断。� 张公祠 张公祠亦称张公庙,位于许昌县张潘古城西北部,距许昌市18公里。相传,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兄弟三人来许拜见献帝时,张飞在此居住,后人称张公祠或张公寨。《嘉靖许州志》记载:“张公祠始建于汉魏,重修于嘉靖7年(1528年)。”祠庙建于8米的高台上、坐北向南占地20余亩。原有殿、堂、楼、阁、亭、台、庵50余间,庙中奉祀刘备、关羽和张飞。庙前有三姓柏,一树松、柏、桧三个品种,像征着桃园三兄弟。山门内东西墙壁上各嵌有一块青石,东雨石,西风石,二石有预测阴晴风雨的功能。另还有张飞井和三义殿等遗迹。

回答者: 115.53.78.* 2010-3-28 14:48

谢谢啦

回答者: 123.13.206.* 2010-3-31 17:52

在长江以南。
新修公园倒不少,看来许昌市政府在这里也投入不少资金,为市民营造一个个修闲的好去处。双龙公园就是一个,公园中有双龙戏水故名。园中曲径、水池、喷泉、广场、小桥、彩灯、戏水平台……。但由于新建,树木尚没成荫。值得一提的,在很多树木下挂有牌子,介绍树木的科属用途,倒也是很科普的,这样的方法很好,目前这样做的城市尚少。但有好几种植物牌子上内容错了,如:酢浆草科的红花酢浆草说是豆科的紫云英(绿肥作物——草子),槭树科的鸡爪槭(鸡枫的一种)当成金缕梅科的枫香树(路路通),一种冬青科植物说成木樨科的,雪松拢统说成松树……。广场上儿童在滑旱冰,一旁就是水池,没有卫护栏杆,这是很危险的。池中水很绿,是那种长满蓝藻的不正常的绿色,若水中放养一些螺丝、河蚌,能一定程度改善水质,五十年代杭州西湖就用过这个办法。公园旁有条黑臭水河流过,若在其河岸上密密种一些灌木丛就好了,这样走在公园道上眼睛会不见此不雅之水。
第二天又去了许昌西湖公园,进门不买票的,但里面玩的处处买票,实际是个休闲公园加大形娱乐场,有划船、有蹦床、有迷宫、有动物园……。在公园在公园草地上、在林荫下、在湖边坐坐蛮不错的。公园里鸟儿很多,树丛中斑鸠咕咕地叫着,漂亮的灰喜鹊飞来飞去,或在沙朴树上吃那绿豆大的沙朴果,或在构树上吃那杨梅似的红果果。对面有一群鸟儿停在柳树上,尾巴分叉,是黑卷尾鸟,跑过去想拍下,可惜飞走了。坐在荷花池边,拍了张美丽的荷花,柳枝上又飞来只黑脸山雀,举起相机,相机嘟嘟报警——没电了。不知怎的,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大公园,门口却没有导游牌,各叉路口也没有指示牌。按经营目的,那里是娱乐什么、那里是小卖部、那里是WC,那里是进出口,一一标名又多好。看来公园管理者、经营者的眼光只局限于本地人呀!
许昌的胜迹虽然很多,但真正可游却很少。曹魏至今,历一千七百余年,闻名于世之古都文物,至解放前几乎毁坏殆尽。在明朝,我们浙江海宁人孙子良就作诗云:“到州先问德星亭,尽说荒芜入杳冥。方叹残碑横古道,又闻废井列疎星”,足见许昌古迹被毁惨状。至今许昌城附近可游的大概只有春秋楼、灞陵桥两处,都是有关关羽的胜迹。。春秋楼以前去过了,所以这次不去,下午又游了文峰塔下许昌历史博物馆,馆内走廊上也精工画着三国图画。许昌本是魏都,但无论关帝庙、春秋楼、博物馆所歌颂的均是魏的敌对国蜀国的刘关张,尤其是关羽,可见一部小说的影响有多大。实际上三国中最无用的是刘备,曹操、孙权要比他强多了。
要离开许昌了,到许昌火车站的汽车总站乘车,买的是到郑州快客。汽车站外面众多工作人员肩挎红布条张罗着,其实是外面光淌,内里很乱,水平一般。上车口虽有1、2、3、4、5、……,但是虚设。
车离开了许昌,我在车上想了很多。我到过很多城市,但这次许昌行特别有感想,许昌的朋友因我懂得太多,说我是个“老懂”,又因为老挑刺又是个“老挑”,因为许昌的城市管理还有待进步,当然我只看到了一小部分,但这就是外人观察的窗口呀。但愿我们许昌明天也有更大进步。

回答者: 714744420 - 二级 2010-4-1 18:00

我的家乡许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许由、许地、许县、许都到现在的许昌。现在的许昌还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有春秋楼、文峰塔、霸陵桥……我最喜欢的是文峰塔。 文峰塔在许昌市博物馆内,塔高五十二米,共十三层,每层的角上都挂着漂亮的风铃,每当微风吹过,便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好听极了! 走近文峰塔,首先看见塔前有三座石碑,其中一座石碑清楚地记载着,此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再向前走,便是高高的塔基,塔基是用条砖砌成。登上台阶,步入塔内,迎面是一尊慈祥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环顾四周,墙壁上还有许多画像。塔内建有多级台阶,通过台阶,便可登上塔顶。 据说,这座塔原名叫“文明寺塔”,是为了振兴文运所建。我今天参观了文峰塔,希望文昌神能给我带来文运。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许昌,这里还有更多美丽的风景,希望大家抽空来许昌参观!

回答者: 517728986 - 一级 2010-4-1 18:08

fangpi

回答者: 123.7.30.* 2010-4-3 17:56

近日因事到河南,顺便在许昌一游。
古时“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况今天信息时代?到许昌前先查阅了一些资料。许昌虽无山,也无大川,但许昌是曹魏故都,曹操雄踞许昌,在这里纳贤士招枭雄、谋霸业战四方,因此这里名胜古迹甚多、历史名人灿若群星,是三国文化的一个胜地。这里遗踪胜迹星罗棋布:有汉献帝祭天的毓秀台,曹操的赋诗楼,关羽夜读的春秋楼,曹操、汉献帝、刘关张狩猎的射鹿台,关羽辞曹的灞陵桥,华佗墓、董妃墓、伏皇后墓等九十余处。
又知,许昌是许姓的发源地,古时有部族叫“鄦”即“许”,活动在此。传说尧想禅让位于许由,许由不愿坚辞,耻闻而洗耳隐居于颖水之滨。

这次是在市中心火车站旁汽车站下车的,甚感方便。但这次车至许昌,进了北站,此处是郊外,离市中心甚远。上了公交车,车行途中,见站牌上站名位置大多为广告所占,而下面站名链中站名虽为红字,但苦于行车中很难看清。电子报站器说到了火车站,遂下了车,但又上当了,此地离火车站还有一站,上了电子报站器的当!
许昌看来旅游业还行,本人有一习惯,一到旅游地先买当地地图,一般城市在街头书报亭中就有卖。
第二天去了灞陵桥,这是关羽辞曹处。公园建得到不错,门票三十。首先映入眼帘是一组关羽辞别曹操的浮雕,不错,关羽、曹操、刘备的二个夫人、曹兵蜀卒,一干人物刻划很到分寸。园中树木葱笼,一条河道穿公园而过,上有一高大拱桥,为古灞陵桥,实为今造之。桥东有高大的关羽塑像,关羽面东持刀立马于桥头,甚雄壮。但从旅游摄影角度而言,实为败笔。由于高差甚大,游客留影很难把关羽像、灞陵桥、自己收为一体。
同样,曹冲称象的景,留影者无法把自己、大象、曹冲、及“曹冲称象”景点碑合收一块,因为大象、曹冲与碑呈三角形分布。若三者布局基本呈一直线,那就可以在一张照片上全部摄入。
桥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关帝庙,庙内分几个部分:山门、关羽祭祀大殿、钟楼、桃园、关羽一生画廊、原灞陵桥。大殿中关羽位于正位,左旁曹操拱手而立,据说关、曹共殿的庙只有此处。殿后有一规模不大的三栱平桥,跨度十余米,高不过二三米,平平常常,据说这就是关羽当年辞曹的灞陵桥。
假山、石桥、小河、亭台、曲径、游船、树木、花草,鸟鸣、蝉噪,形成一个幽静的公园,这样的环景对市民歇息倒是不错的,所以一般票是五元,只是进不得关帝庙。此地公园中最多的鸟是灰喜鹊,在许昌“西湖公园”也多,看来,这许昌“市鸟”非灰喜鹊莫属。
汉献帝因对曹操独揽大权不满,董承受衣带诏密令杀曹。事败露,曹操把一干人均处以极刑。连身怀六甲五月的董承之女董妃,也活活勒死,葬于许昌城东一小河畔。有诗云:“深宫承恩锁婵娟,天降无故受牵连。身怀龙种五月孕,帝王掩面已枉然。”某为同宗,慕名打的前往。到一大墓,见修缮一新,只见墓上构树成荫,四周白石栏杆,地砌石板,南北有两石兽相拥。但苦无墓碑,这是董妃墓?问游人曰是曰非皆有,的哥甚至还说是晃错墓。仔细查看了护墓石兽座基,见雕有凤之图案,确认应是董妃墓无疑。我入寺进庙从不行朝拜之礼,但这次我站在墓前,拜了三拜。
北方城市大概是土地过于广足,所以马路宽大、广场更是广阔。但我走在此过宽的街道上总觉得空空荡荡,不象南方城市感到人气很旺。新修的公园、马路、广场上、树木花草是不少,可惜树大多是小树,目前还遮不了荫,挡不除风。还种了许多我们南方喜暖的樟树,这种树碰到寒潮就麻烦了,这种常绿树一般只生在长江以南。
新修公园倒不少,看来许昌市政府在这里也投入不少资金,为市民营造一个个修闲的好去处。双龙公园就是一个,公园中有双龙戏水故名。园中曲径、水池、喷泉、广场、小桥、彩灯、戏水平台……。但由于新建,树木尚没成荫。值得一提的,在很多树木下挂有牌子,介绍树木的科属用途,倒也是很科普的,这样的方法很好,目前这样做的城市尚少。但有好几种植物牌子上内容错了,如:酢浆草科的红花酢浆草说是豆科的紫云英(绿肥作物——草子),槭树科的鸡爪槭(鸡枫的一种)当成金缕梅科的枫香树(路路通),一种冬青科植物说成木樨科的,雪松拢统说成松树……。广场上儿童在滑旱冰,一旁就是水池,没有卫护栏杆,这是很危险的。池中水很绿,是那种长满蓝藻的不正常的绿色,若水中放养一些螺丝、河蚌,能一定程度改善水质,五十年代杭州西湖就用过这个办法。公园旁有条黑臭水河流过,若在其河岸上密密种一些灌木丛就好了,这样走在公园道上眼睛会不见此不雅之水。
第二天又去了许昌西湖公园,进门不买票的,但里面玩的处处买票,实际是个休闲公园加大形娱乐场,有划船、有蹦床、有迷宫、有动物园……。在公园在公园草地上、在林荫下、在湖边坐坐蛮不错的。公园里鸟儿很多,树丛中斑鸠咕咕地叫着,漂亮的灰喜鹊飞来飞去,或在沙朴树上吃那绿豆大的沙朴果,或在构树上吃那杨梅似的红果果。对面有一群鸟儿停在柳树上,尾巴分叉,是黑卷尾鸟,跑过去想拍下,可惜飞走了。坐在荷花池边,拍了张美丽的荷花,柳枝上又飞来只黑脸山雀,举起相机,相机嘟嘟报警——没电了。不知怎的,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大公园,门口却没有导游牌,各叉路口也没有指示牌。按经营目的,那里是娱乐什么、那里是小卖部、那里是WC,那里是进出口,一一标名又多好。看来公园管理者、经营者的眼光只局限于本地人呀!
许昌的胜迹虽然很多,但真正可游却很少。曹魏至今,历一千七百余年,闻名于世之古都文物,至解放前几乎毁坏殆尽。在明朝,我们浙江海宁人孙子良就作诗云:“到州先问德星亭,尽说荒芜入杳冥。方叹残碑横古道,又闻废井列疎星”,足见许昌古迹被毁惨状。至今许昌城附近可游的大概只有春秋楼、灞陵桥两处,都是有关关羽的胜迹。。春秋楼以前去过了,所以这次不去,下午又游了文峰塔下许昌历史博物馆,馆内走廊上也精工画着三国图画。许昌本是魏都,但无论关帝庙、春秋楼、博物馆所歌颂的均是魏的敌对国蜀国的刘关张,尤其是关羽,可见一部小说的影响有多大。实际上三国中最无用的是刘备,曹操、孙权要比他强多了。
要离开许昌了,到许昌火车站的汽车总站乘车,买的是到郑州快客。汽车站外面众多工作人员肩挎红布条张罗着,其实是外面光淌,内里很乱,水平一般。上车口虽有1、2、3、4、5、……,但是虚设。
车离开了许昌,我在车上想了很多。我到过很多城市,但这次许昌行特别有感想,许昌的朋友因我懂得太多,说我是个“老懂”,又因为老挑刺又是个“老挑”,因为许昌的城市管理还有待进步,当然我只看到了一小部分,但这就是外人观

参考资料:网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05
许昌是三国胜地,曹魏故都,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国家命名的“三国文化之乡”、“陶瓷文化之乡”、“蜡梅文化之乡”、“烟草文化之乡”。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汉魏时期的辉煌历史早已成为许昌独特的人文资源。曹操“挟天子以令大臣”,迎汉献帝都25年,“修耕植以蓄军资”,使许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历经千年,历史犹存,传说故事、遗迹遗址比比皆是,“灞陵桥”、“受禅台”、“运粮河”等等,成为三国文化最为真实、多彩的注脚。

健身气功《五禽戏》邮票

三国文化,不仅是历史,对三国文化的研究和发掘,更是现实。自2006年起,中国许昌三国文化周已成功举办两届,对三国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更成为许昌这座美丽城市当今发展的选择。

6月1日上午,许昌市政府和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文联、河南省邮政公司共同主办的中国许昌第三届三国文化周暨健身气功《五禽戏》邮票首发式拉开帷幕。以三国历史为内容的邮票在许昌的发行,作为三国文化周的重要部分,承载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邮票被誉为国家名片,在传播文化、宣传沟通、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资源等诸多方面的缩影。此次发行的健身气功《五禽戏》邮票,就是以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发明的五禽戏为内容。名医华佗为中华医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虽非生于许昌,却长眠于此,很得许昌百姓的尊崇,至今在许昌还留有其草木葳蕤的墓地,凭人祭奠。这次发行的《五禽戏》邮票一套一版,采用12枚版式,每枚面值1.2元。主图采用最新“和谐”主图,附图采用华佗像和《五禽戏》动作。图案精美,笔法细腻,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为配合此套邮票的发行,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更全面、系统地宣传中国三国文化,河南省集邮公司依托《五禽戏》邮票,结合社会热点,制作了以“五禽戏”题材为主,全面介绍三国文化的集邮品。分别为健身气功《五禽戏》邮票首发纪念封、《健身气功五禽戏》邮折、《和谐许昌》邮票珍藏册、《千年魏都 文化许昌》邮票珍藏册、《国家名片上的钧窑瓷器—出戟尊》等七种邮品,可满足不同人士的收藏需求,在首发当日现场即时销售。

开幕式上,由800名学生、市民共同表演的群体性健身气功《五禽戏》,气势宏大,成为一大看点。

曹丞相府开府迎宾

三国故地欣逢盛事,曹丞相府喜迎宾朋。6月1日上午,中国首家曹魏风情立体互动人文景区——曹丞相府正式开府迎宾。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晓敏,中华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刘佳维,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储亚平,省委原常委、省军区原政委祁正祥,市委书记毛万春出席曹丞相府开府仪式,市长李亚致辞,市领导石克生、王金怀、董晋平和其他副市级领导干部参加仪式。

曹丞相府景区以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为时代背景,以曹操父子雄居许昌2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为线索,以平民立场和现代视角对曹操多方解读,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人文内涵与现代科技相互结合、历史真实与游客体验相互交融的曹魏文化旅游主题景区。景区亮点有大型浮雕——观沧海、大型木雕——曹操三道求贤令、仿真硅胶像——官渡战前群臣议事场景、幻影成像情景剧——曹冲称象、大型脸谱群——三国英雄谱、大型电子翻书——《魏武帝注孙子兵法》、自动感应——大型竹简诗朗诵、四维成像——三国八大才女献艺、大型影雕——建安七子等。

市长李亚在开府仪式上致辞。他指出,曹丞相府以曹操父子在许昌波澜壮阔的25年为历史线索,力求客观、全面、真实地展示在政治、军事、文学、用人、治家等方面多侧面、多元化的曹操。曹丞相府彰显的是文化,通过建筑文化、雕塑文化和现代科技手段,让人们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看到、听到、感悟到、触摸到三国曹魏文化;推动的是旅游,通过把隐性的三国文化资源显性化,逐步打造三国文化旅游精品,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大型音舞史诗晚会《曹府风云》

中国许昌第三届三国文化周开幕后,有关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魏武帝曹操的历史佳话再度在古老的魏都传唱。6月1日晚,大型音舞史诗晚会《曹府风云》在魏武游园举行。

晚会分为魏武雄风、相府游园、故都吟唱、魏都辉煌等6个部分,通过诗、乐、舞等形式,讲述了曹操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集中展现了雄浑多姿的汉风魏韵。曹操的经典诗词《观沧海》、《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穿插于晚会始终。现代诗歌《英雄》、《功绩》、《吟唱》、《游府》等用诗的语言讲述了大英雄曹操的人生轨迹和丰功伟绩。

舞蹈《踏青》、《献艺》,吟唱《胡笳十八拍》,古乐演奏《辞曹》,歌舞《短歌行》等节目,让观众充分领略了浓厚的汉风魏韵。诗朗诵《辉煌》、《展望》等节目展现了今日许昌的耀眼风采,描绘出许昌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在晚会现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许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志军书写了本届三国文化周主题词“曹魏风 许昌行”。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两项世界吉尼斯纪录获得者、联合国授予的民间美术家谢中展示了以三国历史人物脸谱为题材的民间剪纸艺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许昌市中级艺术师吴遂洲展示了以三国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剪纸艺术。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手撕字艺术创始人苏全占展示了手撕字艺术作品《曹府风云》。他们现场创作的作品将由曹丞相府景区收藏。

中国(许昌)三国文化论坛

6月1日下午3时,由许昌市人民政府、河南省文联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许昌)三国文化论坛隆重开幕市长李亚致欢迎词,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李亚认为这届论坛以“三国文化资源和三国文化产业”为主题,主题鲜明,很有特色。他说,三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弘扬三国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许昌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和旅游立省的要求,吸纳各位专家、学者的谠言宏论、真知灼见,努力把许昌建成三国文化的旅游体验地、产业集聚地、文化创意地。

李亚提出了许昌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一是以科学规划引领三国文化产业发展。对三国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要站在全局高度,以高端水准进行修订完善,使之与相关规划精准叠加,从而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坚持规划引领,促进三国文化与许昌生态文化、钧瓷文化等特色文化融合发展,丰富文化产品类型,提升文化产业实力。

二是以项目建设强化三国文化产业支撑。要以曹丞相府运营开府为突破口,建设魏都风情区,推进曹魏故都开发;抢抓政策机遇,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促进三国文化产业长远发展。

三是以品牌创建打造三国文化产业精品。将三国文化中蕴含的智慧文化、创新文化、忠义文化,物化为可视的有形的载体,通过底蕴挖掘创建品牌、打造精品;对三国文化遗址、遗存、遗迹、遗物等物质实体进行浓缩和提炼,通过包装提升创建品牌、打造精品;加强文化产品开发、服务质量提升、节庆活动开展,通过综合开发创建品牌、打造精品。

四是以功能完善夯实三国文化产业基础。着力创建星级景区,完善服务功能,满足各方面游客的多层次需求;促进三国文化游与山水观光游、民俗娱乐游、生态文化游、都市观光游等互为补充、相互发展、相互带动;加强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创新三国文化展示的形式、方式,让游客更加深刻地感悟三国文化意蕴。

五是以区域联动实现三国文化产业共生。加强与亳州等三国文化区的协作协调,推进线路规划、市场营销、政策支持等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加强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互利互惠,一体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合联动,借船出海,促进许昌三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

来自各大院校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三国文化资源和三国文化产业”这一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凭认为:曹操父子,在许昌前后经营25年,这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亮点,而这一亮点也是许昌古代史中最亮的亮点。弘扬三国文化,以曹魏文化为主线非常正确。他说,去年开拍了《寻找曹操墓》,今年建成了曹丞相府,每年一件实事,对弘扬三国文化,效果非常好。李凭教授在其论文《曹操父子留给许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地面地下发掘大量文物古迹是看得见的,而有些摸不着看不见的也许影响更大。曹操给许昌留下的看不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屯田制和九品中正制,这两项制度理所当然地属于许昌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现实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人文旅游研究中心教授孔令宏,扬州大学教授王永平,上海大学教授朱子彦,重庆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教授孔毅,亳州和许昌的专家等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2个回答  2010-04-04
近日因事到河南,顺便在许昌一游。
古时“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况今天信息时代?到许昌前先查阅了一些资料。许昌虽无山,也无大川,但许昌是曹魏故都,曹操雄踞许昌,在这里纳贤士招枭雄、谋霸业战四方,因此这里名胜古迹甚多、历史名人灿若群星,是三国文化的一个胜地。这里遗踪胜迹星罗棋布:有汉献帝祭天的毓秀台,曹操的赋诗楼,关羽夜读的春秋楼,曹操、汉献帝、刘关张狩猎的射鹿台,关羽辞曹的灞陵桥,华佗墓、董妃墓、伏皇后墓等九十余处。
又知,许昌是许姓的发源地,古时有部族叫“鄦”即“许”,活动在此。传说尧想禅让位于许由,许由不愿坚辞,耻闻而洗耳隐居于颖水之滨。

这次是在市中心火车站旁汽车站下车的,甚感方便。但这次车至许昌,进了北站,此处是郊外,离市中心甚远。上了公交车,车行途中,见站牌上站名位置大多为广告所占,而下面站名链中站名虽为红字,但苦于行车中很难看清。电子报站器说到了火车站,遂下了车,但又上当了,此地离火车站还有一站,上了电子报站器的当!
许昌看来旅游业还行,本人有一习惯,一到旅游地先买当地地图,一般城市在街头书报亭中就有卖。
第二天去了灞陵桥,这是关羽辞曹处。公园建得到不错,门票三十。首先映入眼帘是一组关羽辞别曹操的浮雕,不错,关羽、曹操、刘备的二个夫人、曹兵蜀卒,一干人物刻划很到分寸。园中树木葱笼,一条河道穿公园而过,上有一高大拱桥,为古灞陵桥,实为今造之。桥东有高大的关羽塑像,关羽面东持刀立马于桥头,甚雄壮。但从旅游摄影角度而言,实为败笔。由于高差甚大,游客留影很难把关羽像、灞陵桥、自己收为一体。
同样,曹冲称象的景,留影者无法把自己、大象、曹冲、及“曹冲称象”景点碑合收一块,因为大象、曹冲与碑呈三角形分布。若三者布局基本呈一直线,那就可以在一张照片上全部摄入。
桥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关帝庙,庙内分几个部分:山门、关羽祭祀大殿、钟楼、桃园、关羽一生画廊、原灞陵桥。大殿中关羽位于正位,左旁曹操拱手而立,据说关、曹共殿的庙只有此处。殿后有一规模不大的三栱平桥,跨度十余米,高不过二三米,平平常常,据说这就是关羽当年辞曹的灞陵桥。
假山、石桥、小河、亭台、曲径、游船、树木、花草,鸟鸣、蝉噪,形成一个幽静的公园,这样的环景对市民歇息倒是不错的,所以一般票是五元,只是进不得关帝庙。此地公园中最多的鸟是灰喜鹊,在许昌“西湖公园”也多,看来,这许昌“市鸟”非灰喜鹊莫属。
汉献帝因对曹操独揽大权不满,董承受衣带诏密令杀曹。事败露,曹操把一干人均处以极刑。连身怀六甲五月的董承之女董妃,也活活勒死,葬于许昌城东一小河畔。有诗云:“深宫承恩锁婵娟,天降无故受牵连。身怀龙种五月孕,帝王掩面已枉然。”某为同宗,慕名打的前往。到一大墓,见修缮一新,只见墓上构树成荫,四周白石栏杆,地砌石板,南北有两石兽相拥。但苦无墓碑,这是董妃墓?问游人曰是曰非皆有,的哥甚至还说是晃错墓。仔细查看了护墓石兽座基,见雕有凤之图案,确认应是董妃墓无疑。我入寺进庙从不行朝拜之礼,但这次我站在墓前,拜了三拜。
北方城市大概是土地过于广足,所以马路宽大、广场更是广阔。但我走在此过宽的街道上总觉得空空荡荡,不象南方城市感到人气很旺。新修的公园、马路、广场上、树木花草是不少,可惜树大多是小树,目前还遮不了荫,挡不除风。还种了许多我们南方喜暖的樟树,这种树碰到寒潮就麻烦了,这种常绿树一般只生在长江以南。
新修公园倒不少,看来许昌市政府在这里也投入不少资金,为市民营造一个个修闲的好去处。双龙公园就是一个,公园中有双龙戏水故名。园中曲径、水池、喷泉、广场、小桥、彩灯、戏水平台……。但由于新建,树木尚没成荫。值得一提的,在很多树木下挂有牌子,介绍树木的科属用途,倒也是很科普的,这样的方法很好,目前这样做的城市尚少。但有好几种植物牌子上内容错了,如:酢浆草科的红花酢浆草说是豆科的紫云英(绿肥作物——草子),槭树科的鸡爪槭(鸡枫的一种)当成金缕梅科的枫香树(路路通),一种冬青科植物说成木樨科的,雪松拢统说成松树……。广场上儿童在滑旱冰,一旁就是水池,没有卫护栏杆,这是很危险的。池中水很绿,是那种长满蓝藻的不正常的绿色,若水中放养一些螺丝、河蚌,能一定程度改善水质,五十年代杭州西湖就用过这个办法。公园旁有条黑臭水河流过,若在其河岸上密密种一些灌木丛就好了,这样走在公园道上眼睛会不见此不雅之水。
第二天又去了许昌西湖公园,进门不买票的,但里面玩的处处买票,实际是个休闲公园加大形娱乐场,有划船、有蹦床、有迷宫、有动物园……。在公园在公园草地上、在林荫下、在湖边坐坐蛮不错的。公园里鸟儿很多,树丛中斑鸠咕咕地叫着,漂亮的灰喜鹊飞来飞去,或在沙朴树上吃那绿豆大的沙朴果,或在构树上吃那杨梅似的红果果。对面有一群鸟儿停在柳树上,尾巴分叉,是黑卷尾鸟,跑过去想拍下,可惜飞走了。坐在荷花池边,拍了张美丽的荷花,柳枝上又飞来只黑脸山雀,举起相机,相机嘟嘟报警——没电了。不知怎的,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大公园,门口却没有导游牌,各叉路口也没有指示牌。按经营目的,那里是娱乐什么、那里是小卖部、那里是WC,那里是进出口,一一标名又多好。看来公园管理者、经营者的眼光只局限于本地人呀!
许昌的胜迹虽然很多,但真正可游却很少。曹魏至今,历一千七百余年,闻名于世之古都文物,至解放前几乎毁坏殆尽。在明朝,我们浙江海宁人孙子良就作诗云:“到州先问德星亭,尽说荒芜入杳冥。方叹残碑横古道,又闻废井列疎星”,足见许昌古迹被毁惨状。至今许昌城附近可游的大概只有春秋楼、灞陵桥两处,都是有关关羽的胜迹。。春秋楼以前去过了,所以这次不去,下午又游了文峰塔下许昌历史博物馆,馆内走廊上也精工画着三国图画。许昌本是魏都,但无论关帝庙、春秋楼、博物馆所歌颂的均是魏的敌对国蜀国的刘关张,尤其是关羽,可见一部小说的影响有多大。实际上三国中最无用的是刘备,曹操、孙权要比他强多了。
要离开许昌了,到许昌火车站的汽车总站乘车,买的是到郑州快客。汽车站外面众多工作人员肩挎红布条张罗着,其实是外面光淌,内里很乱,水平一般。上车口虽有1、2、3、4、5、……,但是虚设。
车离开了许昌,我在车上想了很多。我到过很多城市,但这次许昌行特别有感想,许昌的朋友因我懂得太多,说我是个“老懂”,又因为老挑刺又是个“老挑”,因为许昌的城市管理还有待进步,当然我只看到了一小部分,但这就是外人观察的窗口呀。但愿我们许昌明天也有更大进步。
第3个回答  2010-03-28
历史名胜 三国胜迹 国内其它地方三国真迹遗存不多,许昌著名的三国遗迹遗址却有80多处,或与三国史实有关,或与三国人物有关,或与三国传闻有关。许昌遗留下不少著名的石刻碑碣,如记录汉魏更迭的“三绝碑”,蔡邕真迹《尹宙碑》和画圣吴道子为关羽造像的《勒马挺风图》等。许昌历来人杰地灵,贤臣名士层出不穷。曹操周围的谋士文人、悍将勇夫,属许昌籍的就有30多位,如郭嘉、荀攸、荀彧等。郭沫若先生曾诗云: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在许昌与三国文化相关的古迹遗址分布于各县(市)区,主要的有: 位于许昌市西南17公里的繁城镇。公元220年,汉献帝在文武百官的请求下,宣告愿意让位。曹丕在此接受献帝禅让,代汉立魏,改年号为黄初,称魏文帝,自此开始了我国魏、蜀、吴三国时代。 受禅台原为青砖护坡,两侧砌有台阶,台顶四周有石雕栏杆,平台中央有一遮阳凉亭,上设龙墩宝座。经千余年风雨侵蚀,至今仍有20余米之高,30余米长宽的二层凸状台基存在。由汉御史大夫王朗撰文、礼部尚书梁鹄书写,大理寺武亭侯钟繇镌刻的《受禅表》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具体详实地记述了献帝禅让、曹丕称帝的历史事实,俗称三绝碑。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春秋楼 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五年(200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在此史实基础上,《三国演义》作了不乏附会的详尽描写:为保护甘糜二皇嫂的安全,关羽在“土山三约”之后归附曹操。曹操赐给关羽府宅一处,让关羽与二皇嫂共住。关羽分一宅为两院。皇嫂居内院,关羽只身在外。院中有楼,为关羽秉烛达旦夜读春秋之处,即春秋楼也。� 春秋楼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后经多次修葺。1995年许昌市人民政府斥资1500万元对春秋楼文物景区进行大规模修建,还新辟了春秋楼广场。春秋楼现属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灞陵桥 原名八里桥。明嘉靖《许州志》记载:“八里桥在(许州)西八里,相传为曹操送关羽之所。”关羽被擒到许昌后,曹操“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意欲留之。但关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曹军部将欲追之,曹操断然制止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桥旁有明末将领左良玉题写的“汉关帝挑袍处”石碑。为推崇关羽忠义仁勇,清康熙28年(1689年)在桥西建关帝庙,设像以祀。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昌市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灞陵桥、关帝庙景区进行修葺,如今灞陵桥关帝庙已是雕梁画栋,蔚为壮观,此庙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毓秀台:毓秀台在汉魏故城西南隅,建于建安三年(198年),是曹操为汉献帝祭天所筑,高约15米,面积为4000平方米,有台阶99级,是用青砖铺就的祭祀广场。每年秋分时节,汉献帝都要率文武百官前来祭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昔日的毓秀台掩映在林荫之中,绿意拥簇,高接云天。台下布列着数十座豪华的宫殿式古建筑。是汉献帝祭祀前暂时休息的地方。毓秀台比同为皇家祭天场所的北京天坛早建千余年。� 华佗墓:华佗墓在许昌县苏桥乡石寨村,距许昌市15公里。华佗墓内安葬着三国时代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墓高约5米,周围30余米,占地500平方米,新彻有六角形花墙环墓一周。墓前有清乾隆17年所立“神医华公之墓”石碑,系当地从医者所立。据传,由于华佗医术高超且念念不忘黎民百姓的疾苦,他不愿专为曹操一人服务,便托辞探家回乡。曹操派人将华佗押回许昌,打入牢狱,迫害致死。华佗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他救死扶伤的故事仍流传于此间,至今墓前香火不断。� 张公祠 张公祠亦称张公庙,位于许昌县张潘古城西北部,距许昌市18公里。相传,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兄弟三人来许拜见献帝时,张飞在此居住,后人称张公祠或张公寨。《嘉靖许州志》记载:“张公祠始建于汉魏,重修于嘉靖7年(1528年)。”祠庙建于8米的高台上、坐北向南占地20余亩。原有殿、堂、楼、阁、亭、台、庵50余间,庙中奉祀刘备、关羽和张飞。庙前有三姓柏,一树松、柏、桧三个品种,像征着桃园三兄弟。山门内东西墙壁上各嵌有一块青石,东雨石,西风石,二石有预测阴晴风雨的功能。另还有张飞井和三义殿等遗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4-02
近日因事到河南,顺便在许昌一游。
古时“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况今天信息时代?到许昌前先查阅了一些资料。许昌虽无山,也无大川,但许昌是曹魏故都,曹操雄踞许昌,在这里纳贤士招枭雄、谋霸业战四方,因此这里名胜古迹甚多、历史名人灿若群星,是三国文化的一个胜地。这里遗踪胜迹星罗棋布:有汉献帝祭天的毓秀台,曹操的赋诗楼,关羽夜读的春秋楼,曹操、汉献帝、刘关张狩猎的射鹿台,关羽辞曹的灞陵桥,华佗墓、董妃墓、伏皇后墓等九十余处。
又知,许昌是许姓的发源地,古时有部族叫“鄦”即“许”,活动在此。传说尧想禅让位于许由,许由不愿坚辞,耻闻而洗耳隐居于颖水之滨。

这次是在市中心火车站旁汽车站下车的,甚感方便。但这次车至许昌,进了北站,此处是郊外,离市中心甚远。上了公交车,车行途中,见站牌上站名位置大多为广告所占,而下面站名链中站名虽为红字,但苦于行车中很难看清。电子报站器说到了火车站,遂下了车,但又上当了,此地离火车站还有一站,上了电子报站器的当!
许昌看来旅游业还行,本人有一习惯,一到旅游地先买当地地图,一般城市在街头书报亭中就有卖。
第二天去了灞陵桥,这是关羽辞曹处。公园建得到不错,门票三十。首先映入眼帘是一组关羽辞别曹操的浮雕,不错,关羽、曹操、刘备的二个夫人、曹兵蜀卒,一干人物刻划很到分寸。园中树木葱笼,一条河道穿公园而过,上有一高大拱桥,为古灞陵桥,实为今造之。桥东有高大的关羽塑像,关羽面东持刀立马于桥头,甚雄壮。但从旅游摄影角度而言,实为败笔。由于高差甚大,游客留影很难把关羽像、灞陵桥、自己收为一体。
同样,曹冲称象的景,留影者无法把自己、大象、曹冲、及“曹冲称象”景点碑合收一块,因为大象、曹冲与碑呈三角形分布。若三者布局基本呈一直线,那就可以在一张照片上全部摄入。
桥西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关帝庙,庙内分几个部分:山门、关羽祭祀大殿、钟楼、桃园、关羽一生画廊、原灞陵桥。大殿中关羽位于正位,左旁曹操拱手而立,据说关、曹共殿的庙只有此处。殿后有一规模不大的三栱平桥,跨度十余米,高不过二三米,平平常常,据说这就是关羽当年辞曹的灞陵桥。
假山、石桥、小河、亭台、曲径、游船、树木、花草,鸟鸣、蝉噪,形成一个幽静的公园,这样的环景对市民歇息倒是不错的,所以一般票是五元,只是进不得关帝庙。此地公园中最多的鸟是灰喜鹊,在许昌“西湖公园”也多,看来,这许昌“市鸟”非灰喜鹊莫属。
汉献帝因对曹操独揽大权不满,董承受衣带诏密令杀曹。事败露,曹操把一干人均处以极刑。连身怀六甲五月的董承之女董妃,也活活勒死,葬于许昌城东一小河畔。有诗云:“深宫承恩锁婵娟,天降无故受牵连。身怀龙种五月孕,帝王掩面已枉然。”某为同宗,慕名打的前往。到一大墓,见修缮一新,只见墓上构树成荫,四周白石栏杆,地砌石板,南北有两石兽相拥。但苦无墓碑,这是董妃墓?问游人曰是曰非皆有,的哥甚至还说是晃错墓。仔细查看了护墓石兽座基,见雕有凤之图案,确认应是董妃墓无疑。我入寺进庙从不行朝拜之礼,但这次我站在墓前,拜了三拜。
北方城市大概是土地过于广足,所以马路宽大、广场更是广阔。但我走在此过宽的街道上总觉得空空荡荡,不象南方城市感到人气很旺。新修的公园、马路、广场上、树木花草是不少,可惜树大多是小树,目前还遮不了荫,挡不除风。还种了许多我们南方喜暖的樟树,这种树碰到寒潮就麻烦了,这种常绿树一般只生在长江以南。
新修公园倒不少,看来许昌市政府在这里也投入不少资金,为市民营造一个个修闲的好去处。双龙公园就是一个,公园中有双龙戏水故名。园中曲径、水池、喷泉、广场、小桥、彩灯、戏水平台……。但由于新建,树木尚没成荫。值得一提的,在很多树木下挂有牌子,介绍树木的科属用途,倒也是很科普的,这样的方法很好,目前这样做的城市尚少。但有好几种植物牌子上内容错了,如:酢浆草科的红花酢浆草说是豆科的紫云英(绿肥作物——草子),槭树科的鸡爪槭(鸡枫的一种)当成金缕梅科的枫香树(路路通),一种冬青科植物说成木樨科的,雪松拢统说成松树……。广场上儿童在滑旱冰,一旁就是水池,没有卫护栏杆,这是很危险的。池中水很绿,是那种长满蓝藻的不正常的绿色,若水中放养一些螺丝、河蚌,能一定程度改善水质,五十年代杭州西湖就用过这个办法。公园旁有条黑臭水河流过,若在其河岸上密密种一些灌木丛就好了,这样走在公园道上眼睛会不见此不雅之水。
第二天又去了许昌西湖公园,进门不买票的,但里面玩的处处买票,实际是个休闲公园加大形娱乐场,有划船、有蹦床、有迷宫、有动物园……。在公园在公园草地上、在林荫下、在湖边坐坐蛮不错的。公园里鸟儿很多,树丛中斑鸠咕咕地叫着,漂亮的灰喜鹊飞来飞去,或在沙朴树上吃那绿豆大的沙朴果,或在构树上吃那杨梅似的红果果。对面有一群鸟儿停在柳树上,尾巴分叉,是黑卷尾鸟,跑过去想拍下,可惜飞走了。坐在荷花池边,拍了张美丽的荷花,柳枝上又飞来只黑脸山雀,举起相机,相机嘟嘟报警——没电了。不知怎的,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大公园,门口却没有导游牌,各叉路口也没有指示牌。按经营目的,那里是娱乐什么、那里是小卖部、那里是WC,那里是进出口,一一标名又多好。看来公园管理者、经营者的眼光只局限于本地人呀!
许昌的胜迹虽然很多,但真正可游却很少。曹魏至今,历一千七百余年,闻名于世之古都文物,至解放前几乎毁坏殆尽。在明朝,我们浙江海宁人孙子良就作诗云:“到州先问德星亭,尽说荒芜入杳冥。方叹残碑横古道,又闻废井列疎星”,足见许昌古迹被毁惨状。至今许昌城附近可游的大概只有春秋楼、灞陵桥两处,都是有关关羽的胜迹。。春秋楼以前去过了,所以这次不去,下午又游了文峰塔下许昌历史博物馆,馆内走廊上也精工画着三国图画。许昌本是魏都,但无论关帝庙、春秋楼、博物馆所歌颂的均是魏的敌对国蜀国的刘关张,尤其是关羽,可见一部小说的影响有多大。实际上三国中最无用的是刘备,曹操、孙权要比他强多了。
要离开许昌了,到许昌火车站的汽车总站乘车,买的是到郑州快客。汽车站外面众多工作人员肩挎红布条张罗着,其实是外面光淌,内里很乱,水平一般。上车口虽有1、2、3、4、5、……,但是虚设。
车离开了许昌,我在车上想了很多。我到过很多城市,但这次许昌行特别有感想,许昌的朋友因我懂得太多,说我是个“老懂”,又因为老挑刺又是个“老挑”,因为许昌的城市管理还有待进步,当然我只看到了一小部分,但这就是外人观察的窗口呀。但愿我们许昌明天也有更大进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