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人物系列之阮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阮藉(210一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曹魏末年著名诗人,谈玄,纵酒,行为狂放不羁,不拘礼法,对司马氏严酷的政治斗争和黑暗统治持消极抵抗的态度,代表作有《大人先生传》和《咏怀八十二首》,为“竹林七贤”之一。

      《魏氏春秋》和《晋书·阮籍传》均这样描述阮籍的怪诞行为: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王勃《滕王阁序》中有“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之语。

      《世说新语·文学》以“文不加点(修饰)”形容阮籍才思敏捷。魏朝封司马昭为公,备九锡之礼,司马昭佯装不受,朝中的高级文武官吏到司马昭府中恳切劝说,司空郑冲派遣使者飞马到阮籍处求文,阮藉当时在袁孝尼家,前一天饮酒大醉,彼时还未醒酒,被人扶起来,在木凳子上书写草稿,无一字更改,抄完之后交给来使,时人谓之神来之笔。

      阮籍与山涛和嵇康情谊笃厚,不输结义兄弟,被山涛妻看好,谓山涛才致不如。率性放达,敢称王戎为俗物。不受礼教束缚,在“叔嫂不通问”的时下,阮藉嫂嫂回娘家,阮籍见了跟她道别,有人嘲笑他,阮籍回言:“礼教岂是为我这种人设的?”

      阮籍邻家有个美妇人,当垆卖酒,阮籍经常和王戎一块儿去妇人那里喝酒,阮籍一喝高了就醉眠在妇人旁边,妇人的丈夫开始很怀疑阮籍心怀不规,经多次观察,发现阮籍并没有歪心思。

      古人遭父母丧,丁忧期间,席苫枕块,忌食酒肉,阮藉葬母前却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跟母亲的遗体告别,大叫一声:“穷啊。”口吐鲜血,萎靡了很久才重新振作。阮籍为母守丧期间,有一次司马昭宴请客宾,阮籍在座,喝酒吃肉,司隶何曾见了,对司马昭说:“明公您以孝道治理天下,阮籍有重孝在身,却公然在您开设的宴席上喝酒吃肉,您应该将他流放到边远之地,以此来整肃风纪。”司马昭说:“嗣宗因哀伤过度身体毁损到这样的地步,你怎么不担心他的健康状况呢?况且生病而饮酒食肉,本来就是丧礼所允许的。”阮籍继续喝酒吃肉,神色自若。

      阮籍跟嵇康一样,是曹魏旧臣,不满司马氏的统治,但阮籍却狡猾得多。司马昭为了拉拢阮籍,想与他结为亲家,阮籍一连喝醉六十天,终于避免尴尬。

      阮籍能作青白眼。身处乱世,阮藉很少品评人物,他对人的好恶就用眼睛表达,喜欢的人就正眼看他,露出黑眼珠(就是所谓的青眼),对不喜欢的人就用白眼瞧他。嵇康的哥哥嵇喜在阮籍母丧期间按世俗礼节前来吊唁,就遭到阮籍的白眼,后又携酒和琴来,阮籍高兴了,青眼看嵇喜。此后表示重视,就用词语“垂青”、“青睐”和“青眼相看”,就是因为这个典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