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上课有气无力的,不幽默,没有吸引力。听不进去怎么办

如题所述

如何调节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课改能否成功,教学质量能否提高,贵在得法,而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必须设法调节好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倘若教者有意,学者无心,任何良好的愿望都是难以实现的。可以说,能否调节好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教师授课成败的关键一环。为此,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反思一:如何在每节课的开始,集中好学生的注意力
因为开始上课的一两分钟,由于刚进教室、取笔翻书、课间嬉闹余兴等因素,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如果此时一走上讲台,就宣布上什么课,叫学生翻开课本某页,结果往往是讲课进行了好一阵,有的学生尚未打开课本,有的甚至连课本也未取出来,或者桌上放的是上一节用的课本。注意到这一现象后,教师首先就应设法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此时,或用目光扫视教室;或走下去察看;或提问复习上节课的某问题;或出些只需三五分钟即可答完的练习题;或讲一个简短而又与讲课有关联的故事、典故、笑话之类的开场白;或让课代表领读平时要求识记的内容;或让课代表领读《每日一则》(由班主任布置,任课教师协助落实),都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学校更是把“狠抓课前三分钟”作为教学常规的重要工作。他们要求:预备铃一响,学生必须迅速归位,教师必须到达教室门口,等待上课。这样,利用课前三分钟,学生无意识中积累、掌握了许多识记的内容,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情况下(当堂在黑板上批改),加强了演练,同时还调整了课前的学生情绪。
反思二:如何学会察言观色,注意信息反馈
授课中,倘若学生听课的神色茫然不解,答问吞吞吐吐,含混不清,这说明他们可能注意了,但未听懂。这时,教师如果不采取措施补救,而只是为赶进度照旧讲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倘若学生听课的神色心不在焉,甚至恹恹欲睡,答问迟迟不语,或者答非所问,这说明他们的注意力已经分散。这时教师应该适当地转换话题或停止授课,设法调节他们的注意力,这样才可能使课堂“起死回生”,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行之有效,便可取之用之。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屺亭中学;冯敏洪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换言之:假如今天老师要教100%的东西,而学生学到了你要教的绝大部分,就说明今天的课堂效率高了,反之也就是说不高。这种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虽然正被更先进的现代教学模式所代替,但在部分教师的教学中,这种“填鸭式”仍然存在。这只能导致一个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累。时间一长,很多学生的精力就会跟不上,注意力自然就不会集中。因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这个时候的学生更容易对有吸引力的东西感兴趣,一旦他们感到疲劳,就更不可能对这种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感兴趣,自然注意力就会分散,长时间下来,成绩肯定会下降,该掌握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掌握,这就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与否,也是课堂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保证。
由于工作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也不够丰富,观点也谈不上特别精辟,只是在这方面有些心得体会。我认为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连他们也不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那老师再出色也无济于事。那要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自身应改进教学方式,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
二: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三: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四:教师应注意上课时的音量;
五: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追问

谢谢你回答了这么多,我想要的不是老师的做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4
靠自己自学了。其实老师上课一定要认真听,逼迫自己听,效率很高。
第2个回答  2016-06-05
趴桌子上,闭上眼睛,进入周公教导状态
第3个回答  2016-06-04
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