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整理出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线索,要详细的最好能写满

如题所述

第一阶段: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
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分别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兴盛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大发展,从而引发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瓦解。公元475年,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形成。
第二阶段: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0年)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确立。秦创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两汉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西汉虽实行郡国并行制度,但封国已是地方行政单位。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的版图大大拓展,民族融合不断加快,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活跃起来。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9年)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南方相对安定,大量南迁的中原农民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当地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共同开发江南,从而使南方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出现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第四阶段:隋唐(581年至907年)封建社会繁荣时期
隋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其速亡后,唐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了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的举措。三省六部制,大大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是重要的经济制度;科举制是影响深远的选官制度。

第五阶段:宋元(907年至1271年)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没有完成全国性的统一。辽、夏、金、蒙与汉族建立的宋,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政权之间,互有攻伐,但也有和平共处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边疆地区都迅速封建化。
  元的统一并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科技有突出的发展,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此时。宋词、话本、元曲、史学,是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

  第六阶段: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271年至184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时期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代取消丞相制度,设立特务机构;清代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明朝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清初有所发展,但由于封建势力的束缚和阻碍,成长十分缓慢。对外关系方面,一方面,郑和下西洋;欧洲殖民势力入侵,中国进行了长期的抵抗。鸦片战争开始近代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5
皇权取代相权,地方权力收归中央。追问

看来你不是学霸。。。这么点估计给你一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