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一二三四五六十八九怎么写

如题所述

一:壹


二:贰


三:叁


四:肆


五:伍


六:陆


七:柒


八:捌


九:玖


十:拾

起源:


大写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

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

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

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

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扩展资料:


一、大写的规则: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3、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

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4、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举例如下: 


①阿拉伯数字中间有"0"时,中文大写要写"零"字,如¥1409.50,应写成人民币壹仟肆佰零玖元伍角。 


②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可以只写一个"零"字,如¥6007.14,应写成人民币陆仟零柒元壹角肆分。 


③阿拉伯金额数字万位和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万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

如¥1680.32,应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零叁角贰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叁角贰分。

又如¥107000.53,应写成人民币壹拾万柒仟元零伍角叁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拾万零柒仟元伍角叁分。 


④阿拉伯金额数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元"后面应写"零"字。如¥16409.02,应写成人民币壹万陆仟肆佰零玖元零贰分。

又如¥325.04,应写成人民币叁佰贰拾伍元零肆分。


⑤在文书中有万元、亿元等单位约定的,如¥533.12万元,应写成人民币伍佰叁拾叁点壹贰万元。


二、数字对照:


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 还是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 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

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

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圆”。

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三、大写的本意:


汉字中的数字原本没有大小写之分。“大写数字”实际上是“小写数字”的10个同音别字,“大写数字”原本另有其意,有一些沿用至今,另有一些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失、忘却。


壹:专一


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荀子·大略》


译:君子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很快就会有成就。


贰:变节,叛变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


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叁:“参”的另一种写法,加入,接见


肆:任意妄为


伍:古有“五人为伍”之说


陆:高出水面的而地势平坦的土地


柒:漆树或漆料


捌:聚拢谷物的没有齿的耙(有齿为耙,无齿为捌)


玖:黑色的美石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诗经·卫风·木瓜》


译:(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拾: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写数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9

大写的一二三四五六十八九写法对应如下:

一:壹、二:贰、三:叁、四:肆、五:伍、六:陆、七:柒、八:捌、九:玖。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

记账的时候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 还是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 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

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圆”。

扩展资料:

大写数字的来历:

大写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把一二三四五六十八九改成大写数字,目的是防止贪污造假。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户部侍郎郭桓特大贪污案东窗事生,震惊全国。郭桓勾结刑、礼、兵、工等六部小官员及各省官僚、地主,贪污税粮及鱼盐等,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这差不多和全国秋粮实征的总数持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写数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一:壹
二:贰
三:叁
四:肆
五:伍
六:陆
七:柒
八:捌
九:玖
十:拾
自己写的,呵呵……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1-02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第4个回答  2015-01-02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