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灵魂和肉体的关系?

请不要复制,说出自己的理解,精确。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回答满意者高分。不懂的人不要乱说。

其实这里有三者:灵、魂、肉体(简称:灵魂体)
肉体是魂的载具,魂是灵的载具;其中灵和魂是密不可分的,一般都是连在一起讲。所以平常都只是按肉体和灵魂指一个人完整的组成。
要理解这个,可以参考这个方法:闭眼(排除肉体的干扰),想象(进入到灵魂的层次)一个空间里面有很多东西远远超过自身肉体的大小。
现在我来解释:想象就是你的灵;承载你的想象的是魂;再睁开眼,保持想象的空间,忽然这个想象比自身肉体大的空间,无论如何也大不过身体了,这时就是体了。
无论你的想象多么宽广遥远,都脱不了自己的载具大小,所以"在世界上"(特别注明在世界上,因为还有另一个层面,暂不解释)魂不能离开载具体,灵不能离开载具魂。
三者之间,灵为主,魂和体为辅,虽然有主辅之别但主不能脱离辅这个"在世界上"(....)的载具的存在。灵用词很难解释,实际灵就是"生命"(指另一层次的生命,暂不解释),稍微好理解点就是个人的理性、情感、意志。魂和体的存在如果没有了灵(稍次的解释为个人的理性、情感、意志),存在就毫无意义,只是行尸走肉。灵可以向肉体发出命令,肉体就会依从而行。然而灵亦不能脱离辅这个"在世界上"(....)的载具的存在,身体有些做不出的动作,灵无论怎样发命令身体都做不到。但灵依旧是主,因为灵是主动的,体只能被动的承受,灵可以强迫肉体不断突破他的局限,也可以自残肉体结束肉体。身体只能自然朽坏使灵没有依存而消亡,还是很被动的,灵可以促使身体强健来护卫自己,灵的主动可以一眼看出。
这是关于自身的,那么灵魂体结合在一起会怎样呢!灵魂在肉体上开窍在耳目,灵魂就透过身体看到听到一个巨大的实体空间,同时灵魂可以再在这个巨大的实体空间想象出浩渺的宇宙。
但灵也有限,魂也有限,体也有限,还不能进入无限的空间,因为无限是属神的,神是无限者。灵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在神的层面上,那是永恒界、无限界、本源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7
这种观点大部分来自中国。灵魂这里是另外的能量,中国人相信灵魂可以独立存活,所以有了“鬼”,有了前世后世以及“报应”。肉体是灵魂的容器,是躯壳,肉体没有意识,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灵魂则是拥有独立意识。这也是中国人认为有鬼这种东西存在的基础。
如果从现在医学的某些角度分析,细胞也是有意识的,那么其实灵魂可以解释成为细胞意识的综合体,就是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人类的意识。比如说你想动手,那就是这个集合体对手部的细胞意识发出命令,然后手才动。也就是你的意识总是先于你的行动。这样就得出,灵魂就是意识,意识不能独立存在。毕竟肉体消亡了,细胞也都死了,那意识就没有了。
这是两种观点,一种是灵魂能独立存在,另一种则是灵魂不能独立存在,必须有一个载体。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3
佛法认为灵魂基本不变的,肉体是可以无常变化的。只有灵魂加入肉体时才能是一个完全的完整的生命。其实是由灵魂完全主导的,不然肉体就是无用的。
灵魂多数是在4、5、6维空间以上活动的,叫阴性物质---运动速度是超光速,以波的形式存在。阳性物质 ----以粒子形式存在 ,光速以下运动。
很多转世的人,只是换个肉体而已,思想意识还是原来那个你 。现在出现很多可以验证有转世显现的人叫再生人就是这样的。
比如:现在很多人学历不高, 但智慧很高 ,能写文章 ,写诗集 ,写歌曲从来没有学过这一切都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个灵魂带来的 ,加载着前世的所有学的东西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8-05
1、概念
①肉体这个词语的含义比较简单。肉体一般是指人的躯体,它是可生可灭(可死)的。
②灵魂这个词语的含义比较复杂。灵魂是指一种非物质的神秘的东西,它是永恒不灭(不死)的。
2、关系
①灵魂附体。常见的表述是一个婴儿的诞生就是一个灵魂的“转世”。类似的传说是一个成年人又被另一个灵魂钻进肉体,支配他(她)的言行。
②灵魂出窍。常见的表述是一个老人的死亡就是一个灵魂的“逸出”。类似的传说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暂时飞离肉体,顿时呆若木鸡。
古今中外,各种迷信和宗教中的“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基本上就是这两种。
您可以笃信某种传说,也可以信仰某种宗教。
二、科学和哲学中的“灵魂和肉体的关系”
1、概念
①肉体也是指人的躯体、身体;往往简称“身”。
②灵魂是指人的精神(包括意识)、心灵;往往简称“心”。在现代科学和哲学中,很少使用“灵魂”一词,较少使用“心灵”一词,常常使用“精神”一词。
2、关系
“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就是心身关系。
医学中有心身医学。1962年,弗朗西斯·克里克与另一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们协同发现了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1976年以后,克里克将研究方向转到脑科学和意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他坚信,独立于身体之外的灵魂(意识)是不存在的,没有生命就没有了灵魂。1994年他的著作《惊人的假说:对灵魂的科学研究》出版,书中写到:“你的快乐和你的痛苦,你的记忆和你的雄心,你的个人身份和自由意愿的感受,不过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群体行为。”也就是说,人的灵魂(意识)是大脑特定神经细胞的活动。
哲学中有精神哲学(心灵哲学)与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构成哲学的三大基本分支(论域)。
①心身关系一元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包括人的肉体)决定精神;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决定物质(包括人的肉体)。
②心身关系二元论。二元论者认为物质和精神彼此独立。“二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他认为物质和心灵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实体。物质实体的本性是有广延性,是被动的。心灵实体的本性是能够思想、不占空间,是主动的。为了摆脱肉体和心灵相互协调一致这个事实,他又提出了灵魂位于大脑中的“松果腺”之内。当松果腺受到振动,灵魂固有的知觉就呈现出来!这实际上承认了灵魂和肉体之间联系,甚至承认了灵魂对肉体的依赖关系。这就使他的二元论观点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于是他乞灵于上帝,断言上帝是最高的实体,最终倒向了唯心主义
第4个回答  2018-09-16
灵魂是否存在并不那么确定,灵魂更可以看做是肉体的各种感知的集合及其拓展,这些感知并非都是意识层面可知的,很多是潜意识层面的。它是形而上的、主观的、精神的,是主动追求永恒、享乐的。而肉体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它决定了各种感知,客观的、是物质的,但它本身不断朽坏,需要不断输入能量以维持存在,这就造成了需要被迫的劳动和理智选择,被迫的劳动和理智选择势必会与主动的享受和精神追求发生冲突,这也就造成了一般人所说的各种理想与现实、精神与肉体、理智与情感、世俗与清高等等之间的矛盾。调和矛盾的方法就是将理想和追求定位于现实,将劳动作为一种生活必需的享受,理性看待生活,智慧对待生活才会减少这些矛盾。说的不一定对,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