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哪个朝代.谁写的

今晚8:30前要用,拜托各位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处是中华诗词,唐五代,崔护 ,所写。

    注释: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772 - 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太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所谓一诗定诗名,崔护也以这一首诗,而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27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县)人,字殷功,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 (中网文学书殿,转载请保留 www.zwwx.com

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广为引做典故和成语使用。说到这首小诗,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唐诗纪事》和《本事诗》所记载的这个“本事”,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兴许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衍成上述“本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不管这个“本事”真假与否,有两点似乎应该可以断定,那就是这首诗一是有情节的,二是这个“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帮助。

崔护此诗,整篇写今昔之感,寥寥四句包含了一前一后两个物是人杳而又相互依托、交互衬映的场面。

诗的今昔之感是从对一位乍见而又旋离的貌美情多、靓若桃花的少女的回忆引起的,由今思昔,利用追叙的手法,先写“去年”,由此引起了第一个场景:寻春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此门”点出时间、地点,说的非常肯定,毫无含糊,可见认象之深刻、记忆之确切。当时“此门中”正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立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其容面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和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只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的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动人的一幕,从而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第2个回答  2006-10-27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崔护

【注释】: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

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是否真有此「本事」,颇可怀疑。也许竟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两点似可肯定:一、这诗是有情节性的;二、上述「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是有帮助的。

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有那么一回事,就应该承认诗人确实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起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这一点,孟棨的《本事诗》可能正是这样做的,后来的戏曲(如《人面桃花》)则作了更多的发挥。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柯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小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本事诗》中所载的遇合故事,但却可能有过这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3-07
这首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诗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诵。然而知诗 
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 
情节曲折神奇,人们称之为“桃花缘”。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 
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 
    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 
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 
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杨柳花飞、 
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苦读不知春已浓的他顿觉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 
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浑然不知道路的远近。 
    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 
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 
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临近山脚, 
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 
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 
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 
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 
    走近柴门,他叩门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一边叫门,他一边猜 
想,出来开门的必然是一位白发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谈吐风雅的老翁。吱呀一 
声,房门敞开,不料走出的却是一位妙龄少女。 
    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雅脱俗的气韵,使崔护甚感惊讶。他再次说明 
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就殷勤地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 
茶水。崔护打量着四周,只见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放着一排书架,架上置满 
诗书,桌上笔砚罗列,墙壁正中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文是:“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 
花水浸霞。”语句雅致,情趣不俗,绝不同于一般乡野农家的风格。临窗的书桌上正搁 
着一帧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诗句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书,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这样充 
满着萧索与无奈。到底是何等人物隐居在这里?又是何等心情与遭际而衍出如此无奈的 
文字呢?一连串的问号浮起在崔护脑际,使得他对这桃花环绕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 
感兴趣,一心想要探个究竟。 
    这时,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见对方正凝视着墙上 
的对联似乎在品味,她会心地嫣然一笑,轻轻地唤一声:“相公,请用茶。”崔护从思 
索中转过神来,见少女正向自己走来,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 
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 
的风采。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 
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崔护不由得心旌摇曳,险些儿难以自恃。 
    但毕竟是饱读诗书,通情识礼的书生,崔护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致于在少女面 

       
      前失态。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乡里, 
      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淡淡地说: 
      “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崔护自 
      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然而墙上的联句、桌上的诗句、以及眼前的人物,这一切所透露出来的,都强烈地 
      暗示着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来历。崔护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团迷雾,但既然人 
      家不愿多谈,他也就只好搁在一边了。两人在屋中静默了一会儿,崔护将话题转到景物 
      上.他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犹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少女只是听他高谈阔 
      论,含笑颔首似是赞同,却并不说话。说到春天,崔护诗情大发,又对古今著名的游春 
      诗词品评了一番,最后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完,他意味深 
      长地望着绛娘,等着她的反应。灵慧的绛娘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 
      对着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窦初开的心中 
      春意荡漾呢?但知书识礼的少女怎敢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里 
      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用含情脉脉的目光向崔护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 
      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益显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来。面对少 
      女的无措,崔护也不知如何是好,饱读圣贤书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热烈、更轻浮的举动来。 
      平时极少接触女孩的崔护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见少女长久不语,还以为自己得罪 
      了她。于是暗暗警惕着自己,不知不觉便在言语上有了一些收敛。 
          那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一对未婚男女能够端茶递水,独处一室,已属破格之 
      举。在乡村僻野尚且说得过去,若在城里则是大逆不道的了。两颗年轻而挚热的心,在 
      春日午后的暖阳中激荡着,彼此都被对方深深吸引着,然而“发乎情,止乎礼”,两个 
      饱受礼节教育的年轻人并没有再进一步的越轨行为。眼看着太阳已经偏入西边的山坳, 
      崔护只好起身,恳切地道谢后,恋恋不舍地向少女辞别。少女把他送出院门,倚在柴扉 
      上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只见桃花一般的少女,映 
      着门前艳丽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中暗叹:真是一副绝妙的春景图啊!但少女 
      眼中无限的眷恋他却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里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护和绛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爱的涟漪。然而,男女之 
      情,对男性来说是生活中的一些点缀,在女性却是生命的全部。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绛 
      娘对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盘桓在她脑海中,让她朝思暮想、魂 
      牵梦萦,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回到家中,随即就埋头于繁重的功课 
      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寻春巧遇绛娘一事只能暂搁脑后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 
      猿意马而荒废了学业。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 
      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腾,在无法 
      压抑的冲动中,崔护抱着兴奋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来到城外寻找往日的旧梦。一路上 
      花开如旧,瑞气依然宜人,但这一些景物都已唤不起崔护的兴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灿灿 
      的桃花中的伊人。寻寻觅觅,终于让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见一切如故,好象那一 
      次春日艳遇就是发生在昨天。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高呼道:“小生踏 
      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他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 
          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些许微弱的回音外, 

     

           

           

           

            并无应答之声。再定睛一看,茅舍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铜锁,宣告着主人已不在此。顿 
            时,崔护觉得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推开柴门,枯坐在院中桃花树下. 
            缤纷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见少女归来。又是夕阳西斜的时候了,他讪讪地从窗棂 
            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那首“题都城南庄”。 
                题罢,他仍觉意犹未尽,沉吟两遍,想改第三句为“人面只今何处去?”转念又想, 
            一首七言绝句中用两个“今”字,不甚妥当,于是仍依原句。再看诗中两次提到“桃花” 
            一词,却并不嫌重复,反而更突出了主题,渲染了气氛。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来,脑子里不断地问:伊人 
            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扫墓?探亲?郊游?甚至是出嫁了?他想来想去,绛娘的倩影 
            时常萦绕在心头。这样一来,他根本无法用心读书,甚至连茶饭也难以下咽。于是,数 
            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 
                这次,他熟练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 
            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究竟。 
                片刻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 
            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 
                对老汉知道自己的名姓,崔护有些讶异,他点头称:“晚生是崔护。”老汉一听, 
            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的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急忙询问:“敢请老丈说 
            明原委!” 
                老汉涕泪横流,硬咽地述说道:“爱女绛娘,年方十八,知书达礼,待字闺中,自 
            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她等过了一天又一 
            天,春去秋来,总不见你的踪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时过一年,本已将绝望,前 
            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以为今生不能再见 
            到你,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这然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这个女儿相依为命, 
            之所以迟迟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让我们父女有所依靠。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 
            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听了这番哭诉,崔护仿佛横遭雷击,一时被震得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痴心女子竟 
            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让崔护心痛欲碎呢!他呜咽道:“去年路经贵宅,口渴求饮,承蒙 
            小姐赐茶,日前再来寻访不遇,怅然题诗而返,不料竟意出这样的变故,绛娘若死,晚 
            生也不愿偷生了!”他边说边奔入内室,抱住断气不久的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喊:“绛娘 
            慢走一步,崔护随你而来呀!” 
                崔护一边摇晃着绛娘,一边大声哭喊,泪水流满了绛娘的面庞。也许是他的精诚感 
            动了苍天,也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的心,总之,这时绛娘竟然悠悠地苏醒过来。一 
            开始是呼出一丝绵绵的鼻息,接着双目微启,然后唇角微动,似乎认出了崔护,自己把 
            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老汉见了惊喜万分,急忙备好姜汤米浆,慢慢给绛娘灌下。就 
            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 
                随后,崔护回家把情况禀明父母,父母十分体谅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依礼行聘, 
            择一吉日将绛娘娶进门来。绛娘的父亲也经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颐养天年。但这 
            父女始终不愿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也许老汉曾经在朝中为官, 
            因故获罪,于是隐姓埋名,蛰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顾忌,崔护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 
            探究。 
                崔护娶了绛娘这么一位情深意厚、贤淑美慧的娇妻,心中自是美不胜收。绛娘殷勤 
            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红袖添香,为夫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思,专意于功 
            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赶会士,获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 
            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绛娘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第4个回答  2012-11-13
            是唐朝诗人崔护写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