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十八描"是什么?

如题所述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形式中的一种,主要多用于画人物或双勾花鸟画。工笔画都是以白描为先,这种方法实与书法的双勾响榻有关。唐代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鲜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此种画法,全凭线的虚实刚柔、浓淡粗细来体现物体的不同质感和变化。象宋代李公峨的《维摩演教图》和传为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不仅人物之须发毕现,服饰纤丽工整,而象维摩身下的赞席从卧榻伯雕花,也都勾勒得丝丝入微,用笔严谨不苟。 白描作为国画的一个画种,也称白画.今天学习人物画,基础仍应在于白描,白描可先从临摹入了,配合写生。象唐代吴道月的《送月天王图卷》、元代《永乐宫壁画》、宋代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等复制品,都可作为临摹的范本。现代优秀的内描连环画,也阿作为线描学习的参考。 白描的线纹要求严谨而细致,既准确厂形体。又飘洒而流畅、笔与笔之间有呼应.线与钱订进属,毛气连贯,上下牵掣.象李公饿的《五马图》、张淮的《九歌图》,不管在人物与动物方面,部发挥了白描的表现力。线描不仅要向古代名作学习.还可向民间画师学习,他们对画线不仅传有口诀,而在画技上.无论是坚线、横线、圆线以及各种图案花纹,都有过硬的个领。他们可以不用尺子和圆规等制图工民画出直线和曲度不同的圆线。人物十八描又称“古今描法一十八等”,在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和汪珂玉《珊瑚网》中都曾叙述过现把明代汪珂玉《珊瑚网》“古今描法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铁线描:如张叔厚马蝗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钉头鼠尾描:武洞清混描:多描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曹 衣 描:魏 曹不兴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橄 榄 描:江西颜辉枣 核 描:尖大笔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战笔水纹描: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柴 笔 描:粗人减笔蚯 蚓 描:汪珂玉的十八描说、是古今程式化措法的一个总结,虽然其中描法亦有相近难分者,但作为古今描法,他已经概括无遗。线描的第二大类型是兰叶描类。这类线描发展出来后,便具有极大之活力,汪阿玉说:"马蝗一名兰叶描,或曰柳叶即兰对描,恐皆非也"。兰叶描是从丰富的衣纹的曲折向背为体现的一种描法,有其独立性。特点是压力不均匀,运笔中时提时顿,产生忽粗忽细,形如兰叶的线条。枣核描、柳叶描属于这一类型。 代表这一线法的画家是吴道子,可惜他的很多作品,没有一个留传下来,只能从传为他作的《送子天王图》和古书记载中,略加印证,图中线型比铁线描转折提顿的幅度加大,根据来代董?《广川画跋》称:吴生画人物如塑,旁见周视、盖四面可会意,其笔迹画细如铜丝余盘,朱粉厚薄,皆见骨高下,而内起陷处",可见其线的表现力可达到雕塑般的立体感。他一人兼擅兰叶、柳叶、枣核。混描诸法。他画的许多佛教壁画,其功迹可与文艺复兴时期画过西斯丁教堂的米开朗塞罗的气魄相比。并可称之为集中国线法之大成的艺术巨匠。 这一描法的继承者也有很多,象宋代李唐的《采薇图》,元代《永乐宫壁画》,明代陈洪绶和张路及浙派画家的人物画等,都长于使用兰叶线描法。他们或驰骋于兰叶,减竺描法之间,别立新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6
第2个回答  2015-06-07
  十八描: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分为:
  一、高古游丝描(极细的尖笔线条,顾恺之用之);
  二、琴弦描(略粗些);
  三、铁线描(又粗些);
  四、行云流水描;
  五、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
  六、钉头鼠尾;
  七、混描;
  八、撅头丁(撅,一作橛,秃笔线描,马远、夏圭用之);
  九、曹衣描(有两说,一指曹仲达用之,一指曹不兴用之);
  十、折芦描(尖笔细长,梁楷用之);
  十一、橄榄描(颜辉用之);
  十二、枣核描(尖的大笔);
  十三、柳叶描(吴道子用之);
  十四、竹叶描;
  十五、战笔水纹描(粗大减笔);
  十六、减笔(马远、梁楷用之);
  十七、柴笔描(另一种粗大减笔);
  十八、蚯蚓描。
  亦见于明代汪砢玉《珊瑚网》,其中钉头鼠尾作钉头鼠尾描,撅头丁作撅头描,其余同。上述各种描法,都是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芥子园画谱》有示范稿本。古今服饰不同,现代衣褶描法已有所发展,加各种化学纤维衣料的衣褶,为古代所无。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主要多用于画人物或双勾花鸟画。工笔画都是以白描为先,这种方法实与书法的双勾响榻有关。唐代吴道子、宋代的李公麟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用墨线钩描物象,不施色彩者,谓之白描。
  如唐代吴道子、北宋李公麟,元代赵孟頫,所作人物,扫却粉黛,淡毫轻墨,遒劲圆转,超然绝俗,推为白描高手。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宋元间画家并有采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仲仁,南宋扬无咎、元代赵孟坚、张守正等。
  十八描如下:
  一、高古游丝描:最古老的工笔线描之一,常见于顾恺之的画作。线条顿挫变化不明显,纤细匀称,曲线圆润。
  二、琴弦描:以直线为主。线条用中锋颤笔,有顿挫的变化,多为直线的感觉。
  三、铁线描:比高古游丝描和琴弦描粗些,但用笔方硬,是最常见的描法之一。转折方劲有力,直线硬折,形似铁丝弄弯的形态。中锋用笔。
  四、混描:乃写意画法。先以淡墨皴衣纹,墨未干时施以浓墨,是“浓破淡”的画法。
  五、曹衣描:也叫曹衣出水描。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不兴,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受印度健陀罗艺术的影响,用笔细而下垂,成圆弧状,讲求线之间的疏密排列变化。
  六、钉头鼠尾描:清代名家任伯年擅长的线描法。顿头大,而顿时由于大的转笔,转笔时线条如同兰叶描,收笔尖而细,形似钉之头鼠之尾。
  七、橛头钉描:秃笔线描,马远、夏圭多擅用。顿头大而方,侧锋入笔,有“斧劈皴”之笔意。线条粗而有力。
  八、马蝗描:近似兰叶描,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
  九、折芦描:用笔粗,而转折多为方角,折笔时顿头方而大,多呈直线,梁楷多用。
  十、橄榄描:顿头大且形如橄榄,元代颜辉等人多用,行笔稍细,但粗细变化亦大。
  十一、枣核描:顿头如同枣核状,线条行笔中亦有枣核状的用笔变化。
  十二、柳叶描:用笔两头细,中间运笔粗。柳叶描和竹叶描类似,都是虚入虚出的笔法。吴道子多用。
  十三、竹叶描:与柳叶描类似,也是中间粗两头细。
  十四、战笔水纹描:如山水画水纹之画法。表现薄而褶多的衣纹。画仕女图多用。
  十五、减笔描:指的是马远、梁楷等人的笔法。用笔粗壮,一气呵成,一笔中有墨色变化。大多只画个外轮廓,用笔简洁大气。
  十六、枯柴描:水墨画笔法。用笔粗而水分少,很似皴法。用笔往往逆锋横卧。
  十七、蚯蚓描:粗细均匀,曲折多而柔软。似篆书笔法,圆转有力。
  十八、行云流水描:往往表现柔软而弯转多的衣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