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出现的原因。

特别是现在为什么还有宗教信仰

一、自然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一)自然宗教产生的原因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和智慧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人猿相揖别之后的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人类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只是发展到新人阶段之后,才出现宗教的萌芽。
  为什么人类进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产生宗教意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然宗教的起源?
  关于宗教的起源,有“灵魂主义”和“畏惧自然说”两大理论。“灵魂主义”认为,原始人类从人的死亡和梦境等现象中,以为有可以脱离人的肉体的灵魂存在,而这些灵魂具有超人的活动能力,这种灵魂观念直接导致了宗教的起源。“畏惧自然说”则认为,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并将他们所畏惧的自然力赋予人格和意志的结果。这两种宗教起源学说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但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然宗教起源的根本原因应从社会的物质生活即社会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当人类进入氏族社会之后,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狩猎和采集阶段,生产的范围有所扩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逐步复杂化,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逐步认识到自然现象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并力图更多地认识和控制自然现象。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原始人类的生存条件非常恶劣,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界的沉重的压迫下,不得不屈从于它的淫威,从而在观念中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导致原始自然宗教的产生。
  因此,自然宗教是人类处于恶劣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自然界的沉重压迫之下,将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
 (二)自然宗教的基本形式
  自然宗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前的宗教形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宗教形式。
  1.大自然崇拜
  崇拜大自然是原始人类最初的崇拜形式之一,是原始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大自然崇拜的对象与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有关,而且,这些对象被崇拜的程度与它们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息息相关。土地、天体、山峰、河流、岩石、水、火等,就成为原始人类普遍的崇拜对象。
  2.动植物崇拜
  动植物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由当时人们处于狩猎和采集经济时代,动植物是原始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来源这一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不同,各地区动植物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也有很大变化,动植物崇拜的对象和方式也出现许多变化。
  植物崇拜的产生晚于动物崇拜,其影响范围也没有动物崇拜广泛。
  3.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对自然崇拜和动植物崇拜的进一步发展,是自然宗教极为普遍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鬼魂崇拜产生之后,人们的丧葬方式逐步演化成为土葬、火葬、水葬、风葬等各种不同的葬法。
  鬼魂崇拜与逐步形成起来的血缘观念联系在一起,就发展成为祖先崇拜。
 4.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后期,是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和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结合起来的产物,是流行于全世界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几乎每一个原始部族都可以找到图腾崇拜的踪迹。图腾往往被当作氏族或部落的标记和名称。图腾的形象大多来源于动植物,其范围非常广泛,但以动物居多。图腾崇拜的对象一般是与本部族或氏族有特殊联系,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崇拜的观念中则含有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内容,或把崇拜对象作为本部族的祖先,或将其作为自己的保护神。
  5.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
  灵物崇拜和偶像崇拜是自然宗教中一种较高级的崇拜形式。灵物崇拜并不是崇拜灵物本身的自然形态,而是灵物以外的自然威力或体现了人本身和社会现象中的神秘力量。任何一个自然物都可以和灵性结合起来,被当作灵物来崇拜。
  偶像崇拜则是原始宗教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崇拜形式。
  二、古典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典宗教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所谓古典宗教,指的是人类进入古代文明社会之后所形成的宗教,包括古代、中古、近古时代的宗教。
  由原始社会的氏族宗教、部落宗教,发展成为古代文明社会的民族宗教、国家宗教、世界宗教,是人类宗教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1.古典宗教产生的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古典宗教形成的根本原因,阶级的出现、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则是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阶级的出现是自然宗教演变为古典宗教的第一个决定因素。原始社会后期,逐渐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划分,人类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阶级掌握了政治、经济统治权,也必然要掌握思想统治权即神权,因此,原始时代由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的神权,就变成为奴隶主阶级所垄断,成为他们进行思想统治的工具。
  其次,社会分工的复杂化是自然宗教演变为古典宗教的第二个决定性因素。当生产力发展有了较多剩余产品之后,就逐步出现了专职的甚至世袭的祭司、巫师。这些专职的神职人员成为神的代言人,充当着神与人之间沟通的中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同时,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和研究神学理论,使神学观念系统化和理论化,这对于古典宗教的建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再次,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自然宗教演变为古典宗教的第三个决定性因素。人的思维能力是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改造的深入而逐步发展的。人类由石器时代进入金属器时代后,人类思维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发展到能以一般的抽象概念来思考问题,在此基础上,人们的宗教观念也逐步脱离现实生活的局限,将自然崇拜中诸神的职能进行抽象化,再按照人类生活的需要实行职能的重组、兼并,创造出一元化、社会化的神,从而使宗教思想逐步实现理论化。

2.古典宗教的基本特征
  其一、古典宗教是典型的“人为宗教”。原始宗教带有更多的自发性和直观性。古典宗教是统治阶级加强对被统治阶级精神控制的工具,专职神职人员则通过宗教意识、宗教组织、宗教仪式、宗教器物等,来强化人们的神权意识,这就使宗教的人为因素更加强化。
  其二、古典宗教是一种理性的宗教。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带有原始感性直观思维的特征,不可能形成完善的宗教理论体系。古典宗教则逐步强化其理性因素,建立起完善的宗教神学理论体系,将宗教信仰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
  其三、古典宗教是高度制度化的宗教。原始社会的宗教活动与氏族、部落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没有建立独立的宗教制度。进入古典宗教阶段后,为了维持宗教实体的有序运转并发挥其宗教功能,宗教制度则越来越严密,主要包括教阶制度、礼仪制度、教规制度和修行制度等。
(一)宗教的本质和特征
  第一、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在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上,宗教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在人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上,宗教把社会力量神秘化;在人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上,宗教把人的本质异化。因此,宗教以一种非理性化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
  第二、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是人们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反映。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主要依靠信仰的非理性的情感力量建立起自己的唯心主义体系。
  第三、宗教是阶级社会中的一种精神麻醉剂。它在承认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给人们设想了一个虚幻的天国世界,它关注的不是现实的痛苦,而是来世的幸福,不是引导人们面向现实,而是要人们把幸福寄托在虚构的天堂,因此,宗教完全是一种虚幻的自我安慰,是“人民的鸦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3
12000年前,火星人的到来,开启了人类灵性,他们指导人类打猎、种植,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领袖。直到5300年前,神族逐渐撤离人间人们依然相信神的智慧和力,所以才有了君权神授的说法,只有被神认可的君王,才是合法的。

开始,人们一时无法适应神的离开,自发的组织起来,用各种仪式来祈祷神的回来,又寻找各种神的遗迹,祈盼神能重返人间。

人世间总是缺少公平正义的,这时候人类就想起了神,作为第三方的存在,人类希望他们能主持公平和正义。

有了以上种种诉求,灵界就利用这种诉求,逐渐形成了各种宗教,说到底,人间的各种宗教,不过是灵界各派的反应。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是人的本性之一,因为人除了肉身有需要之外,还有灵魂的需要。宗教是人灵的需要而产生的。得不到满足就一直会找。通常只要有人,就会有宗教。可惜神的存在,很多人却没有找到,因为不可能找到。能被人找到的,一定不是真的。只有神找人而被人接受的时候,才成为信仰。这与宗教有点相近似,被人类搞乱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2-12
信仰集中的体现。宗教的出现和传承必定有传播者不断的说教,而这世界上不乏心灵空虚的人,他们的信仰只不过是一种心理自慰罢了。
第4个回答  2013-12-12
古为压迫人民的工具,今是人精神的寄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