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无明”“我执”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无明”“我执”是...

如题所述

佛教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佛教说“无明”“我执”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无明”“我执”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心”概念与哲学中的“心”概念是不同的。在佛教的十二缘起理论中,无明被视为一切烦恼的根源。无明是指对佛教真理(四谛)的错误理解,即缺乏智慧。它与渴爱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某些佛教经典中,无明被描述为与五蕴相关的过去烦恼,特别是因为无明在引发烦恼中的作用最为强烈。在唯识宗的观点中,无明是能引发生果种子的“能引支”,特别是与第六意识相关的痴,它能够引发善恶行为。
“我执”又称“我见”,通常被视为无明的同义词。它可以分为人我执和法我执,也可以根据产生的原因分为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
1. 人我执:这是指凡夫对五蕴假合的人身有常一主宰的“我体”的执着,这种执着导致烦恼的产生,如贪嗔痴等,进而束缚有情于三界六道中,障碍涅槃的实现。
2. 法我执:这是指凡夫未能认识到法的空性,不了解五蕴等法是由因缘而生,如幻象一般,却固执地认为法有实性。
3. 分别我执:这是后天形成的我执,源于个人的分别力或错误教导。菩萨在达到根本无分别智时可以断除它。
4. 俱生我执:这是天生具有的我执,源于过去世的业习。菩萨在修道过程中,通过多次修习无分别智,逐渐断除它。
这些我执是无法被任何世间智慧所克服的,只有通过三乘无漏圣道的观智(即根本智和后得无漏智)才能被克服。克服人我执意味着达到“人空智”,克服法我执意味着达到“法空智”。克服人我执的阶段,对于二乘来说是在见道位以上,对于渐悟菩萨来说是在回心后的生空无漏位;克服法我执的阶段是菩萨在初地以上的法空无漏位。尽管二乘人断除了人我执并实现了人空,但他们并未断除法我执,正如《菩提心论》所说:“二乘之人虽破人执,犹有法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