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他们的关系

如题所述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构成了不同的意识层次,它们仿佛地壳的不同层次一样,存在于人的心理结构之中。意识,即自觉,是指人们能够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它处于心理结构的表层,负责感知外界环境和刺激,并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前意识,又称为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潜意识的中间地带。它包含了那些尚未进入意识,但可以通过回忆或召唤而被想起的内容。前意识不仅连接意识和潜意识,而且起到一种“检查”的作用,阻止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内容进入前意识,更不用说意识层面。
潜意识,也称为无意识,是指受到压抑的、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它存在于意识和前意识之下。潜意识代表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是人类行为的内驱力,包括原始冲动、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与本能相关的各种欲望。尽管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与社会理性不容,但它并未被消灭,而是不断地在暗中活动,寻求满足。
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弗洛伊德在分析人格结构时提出的概念。本我包含所有本能的驱动力,追求即时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行事。本我中的内容永远是无意识的。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负责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御和中介的职能,按照现实原则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满足。自我的心理能量大部分用于控制和压制本我。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使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而马车夫负责引导马的方向。自我需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可能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弗洛伊德曾言:“本我在哪里,自我就应该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夹在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之间,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的冲突。
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弗洛伊德认为,只有当这三个“我”和谐相处,保持平衡时,人才能健康发展。当三者发生冲突时,人们可能会怀疑“这一个我是不是我”?或者内心存在不同的声音对话:“做得?做不得?”或者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感到痛苦?或者因为某个突然而来的邪恶念头而感到恐惧?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时间过长或冲突严重,可能导致神经症状的产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