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重庆首条城轨快线预计2026年通车

如题所述

  ▲6月8日,在铜璧线铜梁站至铜梁新城站区间,建设者正在进行桥梁施工建设,目前该段雏形初现。记者罗斌摄  打造“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实现主城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6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交通开投铁路集团获悉,我市正加快城轨快线、市域(郊)铁路建设,城轨快线15号线一期和市域(郊)铁路璧铜线建成通车后,九曲河东站到两江影视城、T3航站楼站,分别只需34分钟和18分钟;铜梁到璧山、到重庆东站分别只需28分钟和45分钟。
  九曲河东站到两江影视城
  全程单程只需34分钟
  城轨快线15号线一期起于九曲河东站,终点为两江影视城。
  6月8日上午,重庆日报记者在西南政法大学校园——15号线一期施工现场西南政法大学站看到,施工四周的围挡上方喷淋系统全部开启降尘,一股股细雾洒向工地;3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绑钢筋。
  “我们正在进行车站设备区围护桩施工,目前111根钻孔灌注桩已全部完成,预计年底车站就可进入盾构机掘进开挖阶段。”负责承建的中国中铁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南政法大学站为暗挖地下二层岛式站,位于宝圣大道与金兴大道下穿道正下方地块内,车站沿宝圣大道南北向敷设,共设两个出入口,均通向西南政法大学校园。
  不仅西南政法大学站在加快推进,当天上午,记者在全线进展最快的T3航站楼站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施工通道和车站正线开挖。
  ▲6月8日,15号线一期西南政法大学站现场,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记者罗斌摄
  “为减少施工对周边区域的影响,我们全部采用非爆机械开挖和盾构施工。”中铁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15号线一期T3航站楼站位于T3A停车楼正下方,是15号线一期与26号线共建的地下两层暗挖双岛四线车站,下穿既有10号线主体结构,是全线车站控制性工程。
  “目前全线正加快推进,全线1000多名施工人员,进场机械设备154台。”交通开投铁路集团建设管理部部长周宴成表示。自今年3月开工以来,截至目前,项目已经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已累计开工工点24个。
  15号线全线为曾家至两江影视城,是横向联系西、中、东三大槽谷北部的东西向城轨快线,最高运行时速140公里/小时。其中一期工程起于九曲河东站,终点为两江影视城站,线路长约39公里,平均站间距2.94公里,设车站14座,换乘站7座。
  这14座车站分别是九曲河东站,重光站、龙安路站、金童路站、果塘路站、西南政法大学站、宝圣湖站、绣湖路站、T3航站楼站、龙骏大道站、两江大道站、复盛站、现代大道站、两江影视城站。其中换乘站7座,即重光站与5号线、金童路站与3号线、宝圣湖站与9号线、T3航站楼站与10号线、龙骏大道站与8号线、两江大道站与20号线、复盛站与4号线可实现便捷换乘。
  据介绍,15号线一期控制性工程为龙安路站、果塘路站、宝圣湖站、绣湖路站、铜锣山隧道、两江大道站。其中铜锣山隧道全长4021米,期间穿越断层破碎带、岩溶区、富水区、采空区等不良地层,施工技术难度大。因车站埋深深,复合式TBM开挖直径为8.8米,开挖断面大,区间沉降、变形控制难度大。部分线路与在建地铁4号线存在交叉施工,与运营高铁复盛站接驳,变形控制要求高。
  15号线一期建成后,将串联起照母山片区、爱琴海商圈、汽博城片区、两路城区、空港新区、龙兴园区、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功能区,连接起江北国际机场、复盛高铁站两大交通枢纽。
  璧铜线全面启动建设
  建成后璧山到铜梁只需28分钟
  一排一字形桥墩高高矗立着,顶部施工人员正在架设T梁,这是6月8日下午,重庆日报记者在璧铜线铜梁站至铜梁新城站看到的一幕。
  “这是璧铜线先期开工点,长1.758公里,均为高架线路,正进行铜梁站至铜梁新城站区间桥梁施工建设。”交通开投铁路集团总工程师王猛表示,璧铜线今年已全面启动建设,全线建成后,铜梁到璧山、到重庆东站分别只需28分钟和45分钟。
  据负责承建的中铁十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铜梁站至铜梁新城站区间土建工程完成80%,下部结构已基本完工,进入上部梁体结构施工阶段,全线160多人正全力奋战,区间有望2021年12月竣工。
  据介绍,璧铜线主体工程全长37.35公里,设车站9座,起于铜梁西站,经铜梁站、铜梁新城站、蒲吕站、大路站、青龙湖站、河边站、黛山大道站,终点至璧山区璧山站。目前,全线控制性工程云雾山隧道长5.8公里,已经完成进口、斜井临建工作。
  “未来,从铜梁坐璧铜线到中心城区更加便捷。”王猛表示,璧铜线采用设计时速140公里/小时、25千伏交流制式的城轨快线车辆,在璧山站与规划的城轨快线27号线贯通运营,可直达重庆东站;在璧山站还与地铁1号线同台换乘。
  “璧铜线对畅通重庆中心城区与璧山、铜梁两区交通出行,推动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具有重要意义。”王猛称。
  15号线二期与27号线
  有望年内开建
  年内城轨快线15号线二期与27号线有望开建,均有望2026年建成通车。
  15号线一期九曲河东站至两江影视城段今年已经开工,二期曾家至九曲河东段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开建前的准备工作。全线设11座站,2026年全线建成后,将成为东部槽谷进入中心城区的一条快速通道,实现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交通快速转换。
  ▲6月8日,15号线一期T3航站楼站,工人正在进行施工通道及正线开挖。记者罗斌摄
  27号线项目全长51.789公里,为东西向轨道快线。线路西起璧山站,向东穿缙云山后,经虎溪站、大学城南站、寨山坪站至西永站,后穿中梁山至磁器口站、沙坪坝站,出站后折向东南经石桥铺站、大坪西站至重庆站,后折向南下穿长江至后堡站、南坪站,再折东穿铜锣山,经广福大道站至重庆东站、终点为重庆东站。全线设车站14座,采用城轨快线车,最高运行速度140公里/小时,目前交通开投铁路集团正全力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相关链接>>>
  高铁、城际铁路、城轨快线、城市轨道区别
  高铁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为国家高速客运通道;
  城际铁路设计速度为200-250公里/小时,为区域客运通道;
  市域快轨:设计速度为140-160公里/小时,承担主城都市区中长距离商务、通勤的快速联系需求。
  城市轨道:设计速度为80-100公里/小时,承担中心城区内部大运量城市交通需求。
  城轨快线是轨道交通的“主动脉”,主要连接城市主中心、副中心、内外组团中心、对外门户枢纽等重要城市功能节点。城轨普线是轨道交通的“毛细血管”,承担中心城区内部大运量公共交通需求,两者功能互补。
  一般来说,干线/城际铁路主要是服务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之间的旅行出行。城轨普线主要是服务中心城区内通勤出行的大容量公共交通,服务半径一般在40公里内,站间距1公里到2公里。
  城轨快线为通勤出行提供快速、大容量、公交化服务的新型快速轨道交通方式,站间距大、通常约3公里。与城轨普线相比,运行速度高,且与市域快轨贯通运营,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有机衔接,实现多点换乘。
  城轨快线采用AC25KV交流供电模式,可适应大站间距、高速度要求;采用越行线设置、大站快车等多种灵活的行车组织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