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越剧起源于嵊县(今嵊州市)农村,早期称为绍兴戏,后改称越剧。它善于表现细腻的思想感情,以爱情和家庭题材为主。
2. 绍剧,又称绍兴大班、绍兴乱弹,兴起于清康熙、乾隆年间,音乐与唱腔激昂高亢、粗犷豪放。
3. 绍兴莲花落是绍兴说唱艺术,始于清末,以绍兴方言土语为主,传统书目有《闹稽山》、《游江南》等。
4. 社戏是旧时绍兴城乡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
5. 目莲戏是旧时绍兴民间为祈安,以中元节(农历七月半)为鬼节时所演的戏。
6. 迎神赛会是旧时庙、祠遍设,繁衍出各类庙会,为祈福消灾,一般庙会仅祭祀及演社戏酬神。
7. 绍兴师爷始于明而盛于清,有"无绍不成衙"之说,有"刑名师爷"、"书启师爷"等分工。
8. 吃讲茶是旧时,绍兴的茶店既是市民吃茶听说唱的娱乐场所,又是民间交流信息的地方。
9. 乌大网是旧时,绍兴境内可放养鱼类的"荡面"达4000余公顷,约700多个渔区,俗称"渔荡"。
10. 纠会是绍兴民间自发的带有互助性的金融交往行为。
11. 堂众田是绍兴一种有益于族人的习俗,全族共有的田产,有祭田(祠堂田)、义田、学田等,俗称"堂众田"。
12. 修桥铺路造凉亭是历来是绍兴民间的公益活动。
13. 育婴堂是由慈善会社设立的育婴机构,专门收养被弃或家族无力抚养的婴儿。
14. 凌霄社是一种自发组织的施医、施药的民间慈善机构。
15. 书法节是绍兴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纪念书圣王羲之而举办的节日。
16. 王星记纸扇是绍兴制扇历史久远,至明代,绍兴制扇工艺已甚精致。
17. 金不换毛笔是早年绍兴卜鹤汀笔庄生产的小楷毛笔中的精品。
18. 绍兴花边是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
19. 绍兴乌毡帽是绍兴民间常用帽,以羊毛制成,内外乌黑,故名。
20. 绍兴丝绸是中国较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地方之一。
21. 绍兴锡箔是俗称?箔,据传始于明初洪武年间,先由"罪人"制造。
22. 越瓷是绍兴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成熟于东汉,兴盛于唐。
23. 绍兴老酒是中国名酒中最古老的黄酒品种,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